陳 麗
(河北省康保縣第一中學 河北康保 076650)
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中,老師總是以學生成績的提高為最終教學目標,這就會導致學生只會考試而不會學以致用,會阻礙學生的發展。而新課改提出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老師在貫徹落實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過程中,就能夠逐步實現對學生的綜合性培養,這樣學生不僅會對化學學習有濃厚的興趣,還能夠讓學生將來更好適應社會的發展。所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為社會所需人才的培養奠定扎實基礎。但就實際的核心素養培育效果來看,并沒有取得很理想的效果[1]。因此,文章關于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教育意義。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老師通過對其影響因素以及意義的了解,能夠讓老師更全面的理解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對于老師核心素養培育的踐行意義重大[2]。
①缺乏核心素養的培育意識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老師先具有培養的意識,但從實際的教學來看,大部分老師仍沒有徹底從傳統的教學觀念中走出來,所以在實際教學中,仍存在重知識輕素養培養的問題,這不僅會導致課堂教學的質量越來越低下,學生的知識學習效果越來越差,還會導致老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的熱情越來越低。總之,老師缺乏核心素養培育意識,會給化學教學以及學生學習帶來一系列的不利問題。
②應試教育影響深遠
化學是高考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讓學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化學成績,仍是目前大多數老師教學的核心目標。在此種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學生會忽視學生學習以往的能力和素養發展,所以,在具體教學之中,為了快速讓學生的成績得到提高,老師就會沿用知識講解——題海練習——講題的枯燥模式,這除了會讓學生越來越厭煩之外,并無法對學生的學習帶來積極幫助。所以,在核心素養教育背景下,老師對自己教學的反思與全面革新十分必要。
①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保障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目標。而在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過程中,老師會主動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還會設計大量學生感興趣而又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趣味活動,這樣學生化學學習的積極性會不斷提高,這對于學生的高效學習十分有幫助。
②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在高中化學教學的開展過程中,老師在對學生各項化學素養培養的過程中,學生所掌握的化學知識以及技能都會越來越多,這不僅能夠讓學生接下來的深入學習越來越有效,還會使學生獲得綜合性的發展,最終能夠達成學生學習質量的持續提升目的。
要想真正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需要老師徹底轉變與新課改不相適應的教學觀念,樹立全新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這樣在每節課的化學教學中,才能夠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學習中,獲得越來越好的發展[3]。
在具體教學中,為了真正將以生為本教育理念貫穿化學教學中,老師課堂教學必須要十分契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求。比如在教學“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一課時,老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如合金是什么?合金的構成元素有哪些?生活中常見的金屬材料都有哪些?又分別由什么元素構成。在提出這些問題之后,老師不要著急去講解,而是要給學生預留充分的讀教材、獨立思考以及討論的機會,讓學生在自己努力下對問題進行解決。在這樣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會感受到自己的主體作用,還能夠讓學生感受化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并實現對學生的思維意識的培養,為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奠基。
在對高中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推理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關鍵的一點。而在具體的培養過程中,如果老師能夠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整合,那么就需要學生在具體的整合過程中,進行深層思維、證據推理等,不僅能夠達成理想的推理能力培養目的,還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這無論是對于學生的高效學習而言,還是對于學生未來的良好學習而言,都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在培養高中生化學核心素養的過程中,學生探究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也十分關鍵。而在具體的培養過程中,實驗教學發揮著獨特的作用,而且實驗教學也是高中化學教學的核心內容。因此,在具體的實驗教學開展過程中,老師要徹底走出傳統的實驗演示模式,而是要注重為學生設計一些探究類、實踐類的化學實驗,讓學生參與整個化學實驗的操作過程,在促使學生探究能力與實踐能力的提高過程中,促使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意義重大,老師需要先對自身的教學進行積極反思,從更新教學觀念、知識整合以及化學實驗教學等多方面,對學生的化學綜合能力和素養進行培養,促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