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國遠
(福建省莆田第二十四中學 福建莆田 351142)
數學知識和生活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高中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及推理能力的重要時期,有利于其創新及實踐能力的培養。數學學科的思維邏輯性較強,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加強對學生的指導,把學科育人的四個意識滲透到教學中,提升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數學學科對于學生的多方面能力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比如,思維以及創新能力,分析當前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和情況發現,很多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都會碰到不同的難題,但是大多數學生都選擇逃避,并未積極的面對和解決。為了提升學生的成績,促進其思維能力的發展,就需要讓學生在學習中積極的發現問題,正確的面對及解決問題。“主觀想象”是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中的一部分,基于此,教師要重視加強學生思維能力方面的培養,讓其在解決數學問題時,鍛煉問題的發現、探究、解決能力,逐漸轉變學生面對困難和問題的態度,提升其問題意識[1]。比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以及直視圖”時,教師就可結合實際,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在課堂教學初始,教師先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都有哪些幾何體?并觀察不同幾何體的三視圖,創設這樣的情境,能夠讓學生提出問題,培養其問題意識。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提出可以啟發學生的問題,比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及體積”時,教師可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平面圖形的體積以及表面積公式是什么?”,給學生留出時間探究,教師在學生思考時應合理的進行引導和啟發,幫助其分析及探究問題,學生在解決問題后會感到成就感,不僅可以掌握數學知識,還能夠鍛煉其思維以及實踐能力。
在數學學習中,除了要讓學生自主探究理解和掌握知識之外,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交流意識培養,促進其綜合能力的發展。通過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間的溝通交流,能夠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及掌握,鍛煉其數學能力[2]。比如,在學習“直線、圓的位置關系”時,教師可以基于“數學建模”這一學科核心素養內容基礎上,讓學生先預習,并將預習中的問題及時的記錄下來,在課堂教學中提出。在讓學生預習時,教師應該讓其自主探索,目的就是讓學生憑借自己的能力發現及記錄問題,明確自己不懂的地方,進而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在教師講解問題時更好的理解。很多學生在預習中都對“直線和圓之間存在位置關系”有困惑,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問題時,不能直接說明答案,而是要讓學生和教師或是學生間溝通,教師應正確的進行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交流對于學生數學實踐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積極促進作用,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學生交流意識的培養,以學生的問題為主,結合學生的特點做出啟發及引導,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可以得到發展,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這一意識具有重要的意義,人類的發展以及進步都離不開這一意識,所有的發明都是在反復的探索中實現的,所以,教師要認識到學生探索意識培養的重要意義,基于學科核心素養中的“邏輯推理”素養,加強學生這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積極的探索和解決學習中的困惑及問題[3]。新課程標準下,教師要轉變以往的角色,變成引導者,在講解課程重點知識時,還要對學生的自學能力實施培養,引導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比如,圍繞問題查找資料、合作交流等,讓學生體會知識以及問題的解決方法,逐漸形成良好的習慣。比如,在學習“三角函數的圖像和性質”時,教師就可通過單位圓的三角函數線,對正弦函數性質實施研究,結合學習過的內容,合理的引導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及探究意識,讓其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學生反思學習過的知識,培養其探索意識,比如,在學習“算法和程序框圖 ”時,教師可以基于課本中的內容導入算法的含義,利用多媒體展示算法的過程,讓學生思考算法形成過程,并反思學習過的知識,創作出正確的算法過程。對于學生提交的算法,教師要總結問題,讓學生分析思考產生問題的原因,引導學生養成問題的發現、探究習慣,這不僅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具有積極影響,還可以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數學分析”是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中的一部分,教師在對學生這一意識進行培養時,應該加強其觀察及分析數據的能力。數據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數學學科中都有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數據,能夠讓學生更好的評價學習的效率及成果。比如,教師公開學生的考試成績之后,可以讓學生總結自己的問題,比如,哪些問題不應該錯、哪些知識沒有掌握好等,總結形成成績數據報告,學生結合數據,能夠評價自己的學習情況,并積極的進行反思,明確自己學習中的優缺點,有針對性的查缺補漏,及時的改變教學方法和策略等,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
綜上所述,數學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數學學科的育人四個意識是合理、必要的,四個意識主要有探究、問題、交流以及評價意識,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該基于核心素養的基礎上,加強學生這方面意識的培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促進其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