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珍
在我國,高中教育既是為了培養高層次人才作前期準備和競爭儲備,也是進一步夯實高中階段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因此,高中階段學生的培養目的是: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精神,樹立無產階級世界觀和人生觀,學好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具有健康體質,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初步掌握一些勞動技能,具有自覺的學習態度和自學能力,掌握現代社會所需的學習方法,具有創新的精神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主要技能。生物學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一切生物基礎知識的同時,展開對生命、對世界、對生物學的思考,培養生物方面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1高中生物見面課的意義
經過初中階段對生物學的啟蒙學習之后,在升入高中階段,生物科目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由副科逐漸變成為主科,其學習和考試也占據了一定的比重,所以在生物科目上,學習的內容也越來越復雜和繁瑣,初中階段的概念化的知識點演變成了深度的知識點研究和延伸。因此,很多學生對高中生物會先入為主感覺雜、亂、浮,對生物學產生莫名的擔憂。所以,在高中生物見面課的安排上,教師應從專業的角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分析生物科目的學習內容,教導學生掌握生物科目學習的方法,同時,把生物科目中的知識點代入進現實生活中,采用比喻、疑問、模仿等方法或方式闡述生物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和作用,聯系人體健康科學、力學、醫學等等相關聯的科學項目,分析生物學的重要性和廣泛性。
最終,高中生物見面課的目的和意義就是運用好生物教學的技術和藝術,使學生對生物學有概念性的認識,了解生物學在科學和現實生活中的緊密作用,啟發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掌握學好生物科目的學習方法,探索生物科目的包羅萬象,通過生物科目的學習來認識世界、認識生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切實掌握好高中生物科目的知識點。
2高中生物見面課的教學技術與藝術
2.1趣味化引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科目的興趣
學習興趣是維持學生不斷學習的內在動力,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生物學本身是一項非常有意思也非常生活化的科目,教師可以通過與生物學有關的諺語引入,用“胖子怕熱,瘦子怕撞”“一山不能容二虎”“大樹底下好乘涼”“虎父無犬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樹怕沒有皮,人怕不要臉”......這些耳熟能詳的諺語所反映的生物學知識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在網絡十分發達的當今時代,學習的輔助工具種類繁多,學習助力來源廣泛,只要有心和用心,都能獲得好的成果。在“見面課”上,教師要充分利用電子白板、PPT等現代化設備,制作生動有趣緊跟時代的課程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科目的興趣。
2.2理論聯系實際,展示生物學的實用性和實效性
生物學并不是死板和一成不變的,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例如,2020年開始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其病毒也是生物的一種,而2020年全球大爆發的病毒種類,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慢慢演變,其內在結構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因此相對應的疫苗的研發也隨著病毒的演變而進行針對性的改進,這就是生物學中典型的結構變化的案例。教師還可聯系學生生活,引導學生思考:糖尿病人為什么愛喝水?為什么糖尿病人的飲食要受到嚴格的限制?假如“克隆人”真的來了怎么辦?應該有“試管嬰兒”嗎?你想要一張屬于自己的基因“身份證”嗎?為什么現代生活中的污染越來越嚴重,漸漸影響到生物圈的穩定性?又如,在“穩態與環境”這一模塊的“人體生命活動的神經調節”學習時,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經常被運用在心理學、醫學上,人體的各種情緒,興奮、憤怒、高興、沮喪等,與神經活動或神經調節是什么關系?每一個不同性格和脾氣的人,為什么神經系統的感知能力不一樣,反應也不一樣?再如,在學習“光合作用”時,教師提出問題:光合作用是怎樣產生的?通過什么媒介產生?沒有太陽的時候或陰雨天會有光合作用產生嗎?跟人體的呼吸有什么聯系?結合日常生活,人們食用的酸奶如果出現漲袋現象,原因是什么?如果出現了酒味,原因又是什么呢?通過這些問題串導入,向學生展示了生物學的實用性和實效性,更能激起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2.3強調生物學科的實驗性和可操作性,激起學生對生物實驗的興趣
生物實驗課也是生物科目學習中重要的一部分,實驗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檢驗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啟發學生強化思維發展,因此,生物學的知識性與操作性同樣重要。高考生物學科的命題體現生物課程屬于科學課程的性質,它不僅是一個結論豐富的知識體系,也包括了人類認識自然界的一種特有的思維方式。高考試題最重要的選拔指標是推理能力,考查運用數學方法和數學思維的學習過程,強化建模和模型分析能力。生物學是理科,并非文科。“理科課程的學習應講理”,教師應按照理科的特點,運用適合理科的學習方法(如講證據、重推理、強調邏輯聯系)學習生物學,方能得心應手,收獲成功和喜悅。在“見面課”上,為了點燃學生學習生物學的渴望,教師可以通過圖片給學生展示一下高中階段將會親自操作的實驗,尤其是和生活密切相關的實驗,如選修1中利用傳統的發酵技術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這些實驗在家也可完成,教師在生物學科教學中滲透勞動意識,同時增進學生和家長的感情。
2.4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在“見面課”上,教師要告知學生高中生物在理科生參加普通高考時所占的分值,讓學生明白初中生物和高中生物的區別,要想上一個優質大學,生物學科一定要成為理科綜合中的優勢學科,如果物理或化學成績不太理想時,好的生物成績可以幫你在理科綜合上“力挽狂瀾”;如果其他兩科成績還不錯,那么好的生物成績可以為理科綜合“錦上添花”。學生只有在思想上重視了,才能在學習中更加有的放矢。為了使學生深入學習并為考試做好最基礎最扎實的準備工作,打好生物學的底子,教師在“見面課”上要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選出小組長、書記員、發言員、紀檢員、質檢員、禮儀員,明確組內分工,做到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同時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1)要“讀”。即課前首先“通讀”教材,完成學歷案的過程中繼續對教材進行“檢讀”和“研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鼓勵引導勇于面對自己的“不知”,主動尋求“解惑”。只有主動“求之”,充分預習,才能在課堂中隨時請教教師。
(2)要“思”。認真聽講,緊跟教師的節奏,積極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判斷、推理、聯系相結合。課后繪制思維導圖,及時復習課上所學。
(3)要“記”。課上認真在課本上做標記,及時補充筆記,課后要及時總結匯總知識點,理解記憶相關的知識點,充分吃透課本的內容,方能在應用時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并且,教師應要求學生準備錯題本和經典題目記錄本,主動復習,提高復習效率。
(4)要“問”。問包括設問、反問和明確疑問。在這個環節,小組成員之間要互幫互助,最好的學習來自于在交流溝通中的互相成就。
2.5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生物學科的信心和決心
高中生物學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覺得生物學內容過于具象化、概念化,每一節的知識點稍顯繁雜,需要記憶,因此會慢慢失去學習的信心。在見面課上,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生物學及對生物教師的信心,讓學生喜歡上自己。學生只有喜歡這個教師,才會更喜歡這個教師的課程,才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因此,教師要讓學生相信自己在教師的指導下和自己的堅持努力中,能夠學好這一門課程。學生只有堅定了學習的信心,才能在后續的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主動尋求幫助,主動尋找答案,主動解決問題。教師作為引導者、教育者,要適時給與學生堅定的信念,引導他們克服困難,享受學習的過程,養成持之以恒的學習習慣。
2.6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激起學生追求真理的興趣
生物學屬于科學,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科學。在面對一個科學問題時,不能照單全收,要有批判精神,有選擇性的相信。在“見面課”上,教師可以從社會上的一些流行現象導入,如曾經的“養生大師”張悟本、“神醫”胡萬林等名人、雞蛋返生孵小雞、吃芹菜能降血壓、吃綠豆治百病等一些偽科學的說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面對這些問題時,能運用生物學的科學思維,去辨別真偽,指導生活,從而激起學生進一步認真學習高中生物的興趣,激起學生追求真理的興趣,并且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指導學生形成相信科學、運用科學的生活方式。
3結語
高中生物學本質上是一門非常有趣實用和值得探索研究的課程,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興趣,樹立生物課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生堅持自主高效的學習生物科目,是高中生物見面課首要的目的和意義。見面課上的教學技術和藝術往往會決定學生與教師初步磨合的最初印象,對生物學的最初印象,因此,只有更好的做好高中生物見面課教學,才能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共同堅定生物學習的目標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博.中國普通高中培養目標研究[D].海口:海南師范大學,2017.
[2]王國平.高中生物“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對策研究—以瀏陽五中學生為例[D].長沙:湖南科技大學,2011.
[3]王艷紅.新課標下高中生物教學策略初探[N].黔西南日報,2021-07-10(004).
[4]范風云.如何讓學生對生物課產生興趣[J].文淵(中學版),2019,(1):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