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戰軍
近年來,甘肅省蘭州市圍繞“擴資源、促公平、提質量”發展思路,著眼“建設區域教育中心”的發展定位,堅持“以學校為本、以教師為本、以學生為本”發展理念,深入實踐“一體化辦學”,著力推動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為新時代基礎教育的高質量發展貢獻蘭州智慧。
堅持教育優先,以“一體化”破解優質資源不足的難題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外來流動人口激增、“二孩政策”以及原有教育布局結構的先天性弊端等疊加因素的影響,大量生源向我市城區學校聚集,尤其是義務教育在城鄉之間、區縣之間、校際之間教育發展水平較大,“城市擠、鄉鎮弱、農村空”,“上學難、上好學難”成了老百姓心中的一大痛點。我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策略,以促進教育發展就是關注民生大計的發展理念,不斷加大教育投入保障,為辦好老百姓上學不求人的教育而持續努力。
全社會關心支持教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發展,成立了市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市上主要領導定期走訪調研基層學校,專題聽取、研究解決制約教育發展的瓶頸問題,市直相關部門和區縣黨委政府積極配合教育工作,在教育用地劃撥、學校項目規劃、建設資金統籌、優質教育資源引進、住宅小區學校配建、“同工同酬”聘用教師、教育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政策保障和條件支持,營造了全社會關心支持教育的濃厚氛圍。
教育資源擴容提質。為解決城區基礎教育資源不足問題,2016年以來,我們堅持科學統籌,創造了教育事業發展的蘭州速度,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和能力提升、全面改薄、教育資源供給行動計劃、省市屬職業學校“出城入園”移交辦學、引進名校辦分校等重大項目順利完成,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195所,新增各學段學位11.01萬個。籌建了蘭州實驗幼兒園新區分園、蘭煉一小新區分校、蘭州十一中新區分校、蘭州六十一中新區分校、科學院中小學高新區分校、蘭州三十三中高新區分校、蘭州二中雁灘分校、蘭州五十一中九洲分校北京實驗二小蘭州分校、北京八中蘭州分校等,以“名校辦分?!睘橹饕J剑嫱七M“一體化辦學”實踐。
師資隊伍不斷壯大。近年來,我市完善拓展教師補充機制,不斷擴大的高素質師資隊伍培養,通過人才引進、公費師范生、公考招考、特崗教師等途徑,共補充中小學教師4000余名,尤其是2018年開始,為緩解我市公辦中小學校教師緊缺問題,我市創新用人機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中小學聘用制教師,在工資福利、職稱晉升、社會保險等方面與在崗在編教師同等對待。三年來,全市共招錄聘用制教師2661名,極大的緩解了城區因消除大班額、擴容增量、高中課程改革等帶來的師資緊缺問題,全市教師的學歷結構、院校結構、職稱結構、學科結構進一步優化,為全市推動“一體化辦學”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破立并舉,以“一體化辦學”優化教育“和諧”生態
2016年,市委市政府實施“一體化辦學”專項行動,每年投入150萬專項資金,通過聯校辦學、集團化辦學、聯片辦學三種模式(涵蓋市區縣各類型、各層次學校),整合擴大優質教育資源,逐步形成了強弱聯合、片區互動、集團管理的辦學格局。
聯校辦學:以城區優質學校為牽頭學校,其他學校為分校,加掛總校分校校牌??傂PiL由牽頭學校校長擔任,分校設立執行校長。辦學體在人財物高度統一的基礎上,以“一套班子、多個校區、統一管理、資源共享”的模式運行,總校校長統一領導辦學體各項工作。
集團化辦學:由1所優質學校牽頭選擇2-4所相對就近的潛力學校組建教育集團。教育集團實行管理委員會制度和集團總校制度。牽頭學校作為集團總校,總校校長擔任管理委員會主任,管理委員會統籌謀劃、統一部署集團內部各學校教育質量提高、教師專業發展、學生素養培養、辦學品質提升等工作。
聯校辦學:以1所優質學校為牽頭學校,相對就近的幾所同類型學校作為成員,組成聯片辦學體。牽頭學校校長擔任片區長,整體領導、統一協調、全面推進片區內學校辦學品質的全面提升。各成員學校在片區長的指導下,通過課程共建、師資互派、研訓聯動、捆綁評價、文化建設、質量共進等一系列強有力措施,增強片區共同體的發展力。
經過五年的發展,我市主城區共成立“一體化辦學”聯合體63個,涉及中小學(幼兒園)193所,優質教育資源基本覆蓋主城區各個學校。
深度融合,以“一體化辦學”拉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實施“一體化辦學”并不是優質教育資源的單向性輸出,更不是削峰填谷,為實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在保持自身特色基礎上,在實踐中,我們不斷探索成員之間融合發展之路,實現“一體化”辦學效益最大化。
一是核心價值“求融合”。依托優質學校牽頭實施“一體化辦學”,需要成員校在育人理念、發展方向、學校文化、價值訴求上達到高度一致,如此才能實現辦學體內部的深度融合,提高各成員校的凝聚力。為此,我市各個辦學體由總?;驙款^學校會同成員單位,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及發展愿景,制定一體化辦學章程、中長期發展規劃,優化內部管理結構,理順相互關系,強化決策執行,健全監督保障機制,構建起了以共同愿景為靈魂、以制度體系為規范、以規則程序為保障的一體化運行機制。
二是完善機制“做融合”。推進優質學校管理機制拓展輸出,促進成員校借鑒、共享、吸納、融合管理經驗和辦學品質,結合各自實際,提高校本運行機制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是一體化辦學的應有之義。實踐中,我市聯校辦學體校本部統籌部署,建立了統一招生、統一管理、統一課程、統一評價的深度融合管理機制;集團化辦學總校統籌安排,整合優質資源,各成員學校全方位良性互動,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共享;聯片辦學體片區牽頭學校統籌推進,培育大教研、大項目、大培訓的共同體發展模式,以區域為單元促進同類學校優質均衡。
三是師資交流“促融合”?!耙惑w化辦學”不僅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是師資隊伍的深度融合。我們打破學校概念,一體化辦學體內教師統一調配,按需選派;干部交流掛職,定期輪崗。對于距離較遠的分校,總校選派骨干教師到分校任教,推薦分校新教師到總校跟師跟班學習。部分緊缺性學科教師在一體化內部實行走教制,跨校代課。我市辦學體內干部、教師交流互動達到了教職工總數的15%。
四是研訓互動“深融合”。學校教科研水平直接決定了一個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我們在教學計劃制定、課程設置、教學評估、常規檢查、教研活動、質量評估、學生評價、考試檢測等方面協調一致,統一標準,統一要求。所有開展的評課、評教、賽課、教學觀摩、對外交流、合作學習、運動會、科技節、夏令營等教育教學活動以辦學體為單位統一進行,每項活動參與人員盡可能覆蓋辦學體內所有師生。
五是統一考評“實融合”。考核評價具有重要的診斷、研判、指引、促進的作用。全市各一體化辦學體實施捆綁式考評,對集團化辦學體和聯片辦學體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其中集團化辦學體考核占30%、成員學校自身考核70%;聯片學體考核占15%、成員學校自身考核85%。每年開展一次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各學校評優選先的重要依據。
“一體化辦學”成為我市促進均衡、實現公平、打造品質、提升質量的“法寶”。截至目前,我市大班額和超大班額全部消除,所有區縣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評估驗收,并向優質均衡邁進。我市完善招生制度改革,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辦法,嚴格控制跨片擇校,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縣域、城鄉、校際間共享?!耙惑w化辦學”機制日趨成熟,抱團取暖優勢日漸凸顯。如我市城關區水車園教育集團通過實施管理、隊伍、課程、研訓一體化,成員校內涵水平共同提升,長期困擾水車園小學的入學壓力問題也得以緩解。蘭州三十三中和高新區分校堅持“六個統一”,兩校資源優勢得以互補,辦學品質得到了全社會認可。
展望未來,以信息化托舉“一體化辦學”升級版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基本內涵和顯著特征,是信息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建設學習型社會,構建以智慧教育為核心的區域教育新生態,已經成為我市智慧教育發展的根本要求和總體趨勢。目前,我市城鄉間教育發展仍存在較大差距,區域教育發展不均衡狀況仍較為突出。智慧教育將是解決區域教育不均衡這一問題的高效新途徑,智慧教育示范區的創建將助力西部和全國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也是我市未來打造“一體化辦學”2.0版的重要抓手。
蘭州市智慧教育示范區建設將立足于蘭州教育發展的基礎性優勢,聚焦蘭州市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的痛點難點問題,探索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持的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模式和體制機制創新,通過完善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智能技術應用、提高師生信息素養、提升教育治理水平的舉措,著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加快教、學、研共同體建設,著力推動全市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同時,為其他具有相同特征的區域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