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重慶交通事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重慶交通運輸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重慶市委黨建全媒體就重慶如何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戰略部署,以更大力度推動交通強市建設、加快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等相關問題,對重慶市交通局黨委書記、局長許仁安進行了專訪。
重慶市委黨建全媒體:目前,重慶交通發展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許仁安:近年來,重慶交通行業全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嚴格按照交通運輸部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大力實施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高鐵建設五年行動方案,堅決打贏交通脫貧攻堅戰,成功入選交通強國建設首批試點省市,成為全國唯一兼有陸港型、港口型的國家物流樞紐城市,成功創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全力推進交通運輸事業發展,實現了從“瓶頸制約”向“基本適應”的重大跨越。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不斷完善,實現80%區縣通鐵路、97%區縣通高速公路、75%區縣通航運,運輸機場100公里半徑覆蓋人口率達到95%,行政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車,村民小組100%通達,有力支撐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和“一區兩群”協調發展。運輸服務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眾出行幸福感、獲得感明顯增強。交通運輸建設現代化加快推進,安全智慧綠色發展水平明顯提高。交通行業治理能力持續增強,交通政務服務和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中歐班列(成渝)、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際運輸通道有效促進開放型經濟發展。交通運輸發展在重慶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發揮了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和服務性作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支撐。
重慶市委黨建全媒體:交通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對提高經濟競爭力、推動區域發展、增強民生福祉具有重要的支撐保障作用。未來重慶交通強市建設是怎樣一幅藍圖?
許仁安:10月12日,全市交通強市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加快建設交通強市已上升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層面,特別是陳敏爾書記明確指出,重慶要“行千里”,始于交通;“致廣大”,依靠交通。全市交通行業倍感振奮,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
重慶交通行業將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印發的《重慶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1—2035年)》,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建成發達的快速網、完善的干線網、廣泛的基礎網,基本形成“123出行交通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4個“1小時交通圈”、市域2小時暢行、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和“123快貨物流圈”(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基本建成,交通基礎設施高質量、現代化水平居全國前列,交通產業發展水平全國領先。
到本世紀中葉,重慶將全面建成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擁有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人享其行、貨優其流”的現代流通體系全面形成,交通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交通產業集群,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先進的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為全面建設交通強國當好“先行官”。
重慶市委黨建全媒體:著眼當下,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市,重慶構建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將出臺哪些政策保障?
許仁安:近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支持交通強市建設若干政策措施》,出臺了20條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七方面內容:健全交通強市規劃體系和銜接機制,加強交通建設資金保障和投融資政策支持,優化交通項目前期審批流程,加強交通項目建設用地等資源要素保障,推動交通建設、管理、養護、運輸高質量協調發展,支持智慧交通創新發展和支持完善交通行業法規標準體系。每一條支持政策,都是經過反復討論研究、多次征求意見的,都是務實管用的,必將更好地支撐交通強市建設扎實有力推進。
重慶市委黨建全媒體:10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公開發布。《規劃綱要》提出:構建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請問重慶將推出哪些舉措來構建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許仁安:一是共推《規劃綱要》落地見效。川渝兩省市交通運輸部門將共同推動《規劃綱要》落地落實,抓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統籌推進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等行業中長期專項規劃,推動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二是打造國際航空門戶樞紐。加快建設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及第四跑道,開工建設重慶新機場,推動形成“市內雙樞紐協同、成渝四大機場聯動”的機場格局,積極提升支線機場服務能級,拓展通用機場功能,合力打造輻射全球的世界級機場群。
三是共建軌道上的雙城經濟圈。深入實施高鐵建設五年行動方案,按照“五年全開工、十年全開通”目標,全力推進“米”字形高鐵網建設,加快實現1小時成渝雙核直連、3小時毗鄰省會互通、6小時北上廣深通達;科學謀劃川渝間城際鐵路網、重慶市域(郊)鐵路網、城市軌道網建設,努力建設現代化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
四是完善雙城經濟圈公路體系。加快推動“三環十八射多聯線”高速公路網建設,高標準提質改造成渝、渝遂等高速公路通道,實現成渝省際間“八車道”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加密升級干線公路網,暢通毗鄰地區“微循環”——“四好農村路”建設。
五是推動長江上游航運樞紐建設。加快暢通“一干兩支六線”航道主骨架,爭取國家盡早啟動三峽水運新通道建設,統籌推進支流航道成網。推動形成層次分明、功能互補的港口集群,建設長江上游港口聯盟。全力打造內河旅游碼頭標桿。
六是提升客貨運輸服務水平。構建便捷舒適的客運服務體系、經濟高效的現代物流體系、富有活力的智慧交通體系、低碳環保的綠色交通體系、安全可靠的平安交通體系、規范協同的現代治理體系,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基礎設施、運輸服務、行業治理一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