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菓
編者按:哪里有危險,哪里最困難,哪里就有共產黨員。11月初,我市出現新冠疫情本地確診病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市委、市政府有力有序的指揮調度下,廣大“白衣天使”火速集結,奔赴疫情防控一線,用辛苦付出換來群眾安寧。本期“黨建探索”推出專題報道,講述9名黨員的“疫”線故事,用一個個“逆行者”的鏡頭,呈現全市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學史力行”的火熱實踐,倡議和引導全市黨員干部進一步守初心、擔使命,合力推動全市黨史學習教育縱深推進。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廣大基層黨員迅速投入疫情防控一線,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從快從嚴、精準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的實際行動,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與時間賽跑,當好疫情防控“偵察兵”
他們身居不同地域,卻有著相同的初心——守護群眾生命健康;他們有著不同年齡,卻有著相同的速度——重慶速度;他們有著不同姓氏,卻有著共同的名字——流調員(流行病學調查員)。他們與病毒奮力賽跑,與疫情傾力抗爭,當好疫情防控“偵察兵”。
鏡頭1:寒風中睡著的姑娘
渝北區疾控中心的“90后”流行病學調查員羅琳,因為熬了一個通宵,倚著花臺睡著了?!皠偛艑嵲跊]忍住,就……”當看到有媒體記者拍到她睡著的畫面,她很不好意思。羅琳利用流調任務的間隙瞇了幾分鐘,醒來又投入到工作中。
11月3日,重慶市疾控中心派出流調小組前往渝北區湖彩路53號附近調查,羅琳是其中一員。確診病例來自哪里,停留了哪些地方,去往了何處?這些,都需要流調員來“刨根問底”。
來到“確診病例3”曾就餐的地方,羅琳所在的流調小組在這里開始采樣工作。
“左手邊第二張桌子。”順著旁人手指的位置,羅琳拿出采集工具,餐桌表面、椅子、紙巾盒……每一樣可能被確診病例接觸過的物品她都一絲不茍地進行采樣。
其實,現場采集的,不單單是環境樣本,與確診病例接觸過的人員都屬于密切接觸者或次密切接觸者,他們的核酸樣本,也需要在現場完成采集。
“當時幾個人在店里?監控還在嗎?11點前還有哪些顧客就餐?”羅琳說,“信息詢問越仔細,對可能接觸確診病例的人群進行分析就會越精細。”
采樣和流調結束后,流調小組對現場進行全面消殺,小到紙巾盒,大到餐廳公共區域,不遺漏任何一個死角。
兩小時過去,羅琳和隊友們完成了該點位的流調工作。他們來不及休息,又要迅速趕回單位,從蛛絲馬跡中尋找更多關鍵信息,為阻斷疫情傳播制定下一步計劃。
鏡頭2:與病毒“極限競速”
“中醫院快檢發現一名發熱病人,有疑似新冠肺炎癥狀……”11月2日上午10點,長壽區疾控中心副主任雷群建接到電話報告。
隨即,雷群建帶上兩名同事,驅車趕往區中醫院了解情況。
“您好,請回憶一下,最近幾天都去了哪里……”
一到患者處,他們就急切地詢問關鍵問題。得知發熱病人與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有過接觸,雷群建立即上報長壽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并協調區疾控中心與區人民醫院對發熱病人進行“雙核”檢查。
3小時后,發熱病人基本核心信息流調完成,雷群建又匆匆返回區疾控中心,從蛛絲馬跡中尋找關鍵信息,盡快形成調查報告,給出初步結論,以便采取下一步措施。11月2日下午3點,發熱病人“雙核”結果顯示為陽性,雷群建帶領團隊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流行病學調查中。
這幾天,雷群建帶領30名流調員,分成5組奔赴各點開展流調。由于密切追蹤的人數不斷增加,整個流調隊伍一直高負荷運轉?!坝械年爢T一天要去三四個地方,困了就伏在桌上小憩一會,餓了就吃泡面、啃面包。遇到難啃的‘骨頭’,一個隊員沒完成,就換其他隊員繼續上。”談及艱辛與堅守,雷群建的眼眶濕潤了。
“作為一名黨員,在關鍵時刻,站出來、沖上去,全力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崩兹航ㄕf。
鏡頭3:危險區域的“逆行者”
連續工作30多個小時,九龍坡區疾控中心的張鵬只睡了不到10分鐘,因為他肩負著轄區內流行病學調查和組織核酸檢測的重任。
11月2日,重慶市九龍坡區報告1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號病例”李某居住的九龍街道,立即成為各部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區域。
3日凌晨2點,張鵬來到李某居住的小區樓棟,拿著提前調取的小區電梯監控錄像,挨家挨戶敲門走訪。
“不好意思這么晚打擾,請問您近期是不是坐了電梯?”張鵬拿出監控錄像請住戶仔細辨認。
盡管深夜被“叫醒”,但住戶們都很配合?!爸x謝你們,這么晚了還在工作。”一名20多歲的年輕住戶,耐心配合調查后說。
這句簡短的話,讓張鵬和同事感到特別暖心。
凌晨3點半,張鵬排查結束,回到區疾控中心。剛想趴在桌子上打會兒瞌睡,又接到了到九龍坡區皇庭廣場組織核酸檢測的任務。于是,他打起精神,做起了前期準備工作……
“他們的奉獻確保新增的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流調工作在24小時內完成,以最快時間隔離管控密切接觸者和次密切接觸者,最大程度阻斷疫情傳播的途徑和鏈條?!笔行l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組織185支流調隊伍,392名專業骨干,強化流調追蹤排查,截至11月7日14時,已累計追蹤到在渝密接1228人、次密接8282人,均已落實集中隔離措施?!?/p>
守護健康的“大白”熬成了“熊貓”
“請提前注冊登錄核酸檢測信息系統!”“鼻孔放松,堅持下!”……盡管夜色凝重,冷風瑟瑟,但各個核酸檢測點先鋒崗上的黨員依然堅守著崗位。
鏡頭4:臉頰上泛白的勒痕
11月3日早上7點,巴南區化龍路社區樂意園小區居民劉大媽,早早來到核酸檢測采樣點。這里,為她檢測的醫護人員,已徹夜未眠。
2日晚上近7點,剛下班的巴南區中醫院婦產科護士長尹亮接到命令,到醫院待命,隨時準備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
3日凌晨2點,尹亮隨隊來到魚洞街道第四小學臨時核酸檢測采樣點,開始核酸采樣工作。
“一直忙到現在,中午大家輪換去吃飯。不敢喝水,因為上廁所不方便。”尹亮說。
雖已快入冬,尹亮臉上卻布滿了汗珠,防護鏡上也蒙上了水霧。透過防護面罩看去,尹亮臉上滿滿的勒痕,被汗水浸染后,已經泛白了。
鏡頭5:抗疫一線的“夫妻檔”
“小伙子,這么晚不回家,媳婦兒沒意見嗎?”“不打緊,我媳婦兒也在這兒呢!”
2021年11月6日凌晨,重慶高新區西永街道富康新城核酸檢測點,一位排隊做核酸檢測的市民對高新區政務中心的疫情防控志愿者謝林宏開玩笑時,他回答。
原來,謝林宏的妻子張瑩和他一樣,都加入了重慶高新區疫情防控黨員突擊隊。11月5日上午,高新區黨工委發出了黨員突擊隊支援鎮街、園區、項目防疫工作的號召。接到通知后,謝林宏對妻子說:“考驗黨性的時候到了,今晚可能會通宵,你自己先回去吧?!钡珡埇摲瘩g道:“我也提交了入黨申請書,憑什么就你能去?”
最終,謝林宏沒能勸住妻子,他向母親打電話說明情況后,夫妻二人都穿上防護服,出現在富康新城核酸檢測點現場,開啟“連續戰斗”模式。
當天支援西永街道的政務小分隊35人中,一共有3對“夫妻檔”。在高新區,這樣的“夫妻檔”更是不勝枚舉。他們攜手抗疫,用這樣一種浪漫的方式,譜寫一曲曲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戀歌。
鏡頭6:綻放在抗疫一線的“紅色薔薇”
自11月2日兩江新區啟動疫情防控應急狀態以來,有一個緊張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兩江新區第二人民醫院預檢分診、各核酸采集點。那就是熱情似火、不懼嚴寒,悄然綻放在抗疫一線的“紅色薔薇”——歐紅艷。
從事護理工作已有22年的歐紅艷,先后獲得“兩江新區第二人民醫院2014年度先進個人”,2015、2016、2021年度“優秀護士長”榮譽。
近期,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歐紅艷再次主動請纓,擔任大規模核酸采集點、預檢分診、發熱門診護理組負責人,全面統籌、組織、安排院內院外核酸采集、預檢分診篩查、發熱病人應急管理工作,承接兩江新區上級部門安排的大規模全員核酸采集任務。
歐紅艷從11月2日上午7點一直忙碌至第二天凌晨2點,困了就在醫院休息室睡一會。曾有人問過她,你這么拼命值得嗎?她淡淡地回復:“作為一名中共黨員、護理工作者,我不上誰上?我不沖誰沖?聽從黨的號召,為了人民的健康,我義無反顧!”
在這寒冷的夜晚,為了做到“應檢盡檢、愿檢盡檢”,穿著防護服的“大白”們眾人拾柴,為這個疫情籠罩下的寒夜帶來了濃濃暖意。
隔離疫情不隔離愛
面對14天的隔離觀察期,隔離人員容易產生焦慮、害怕、抑郁、抱怨等負面情緒。針對這種情況,廣大黨員醫務工作者為他們提供個性化服務,以耐心細致的服務陪伴他們更好地度過這一特別的時期。一道隔離門將人與人的距離隔開,但隔離的是疫情,隔不斷的是溫情與大愛。
鏡頭7: 我就是您的24小時“管家”
“我年紀大了,不會連WIFI,怎么辦?”
“我在吃中藥,不吃蘿卜和海帶。”
“我胃不好,米飯要吃軟一點的?!?/p>
……
面對被隔離人員,面對層出不窮的瑣碎小事,九龍坡區宜尚酒店集中隔離點點長李正沒有一絲厭煩,而是每天認真接聽值班電話、關注隔離點服務群里各位隔離人員的需求,并進行匯總處理。
“每天,我們接到的個性化需求都會多達30余項。該集中隔離點被隔離人員中老年人居多,需要更多的照顧和關懷,他們的需求只要合理,我們都會想盡一切辦法滿足。”李正說。
“今天的飯菜太好吃了。”“今天的菜‘巴適’?!薄氨疽詾楦綦x的日子不好過,沒想到你們像家人一樣善待我,讓我有在家一樣的感覺?!北桓綦x人員王某感慨。
“盡管個性化服務會極大地增加工作量,但看到隔離人員的需求得到及時反饋和回應,還得到了一些‘挑剔’的隔離人員的好評,這讓我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作為一名黨員,我就是要做好被隔離人員的24小時‘管家’?!崩钫詈笳f道。
鏡頭8:請收下這份“疫情心理疏導指南”
“醫生,我感覺自己很焦慮,心情很糟糕,能不能給我開點藥緩解下?!比涨埃粋€深夜里,北碚區童家溪鎮居家隔離人員鄭先生感到心情煩躁,無法入睡,便給醫院打來電話。接到電話后,醫護人員對其提供一對一的心理服務,從專業角度出發開展心理疏導,將鄭先生的注意力從疫情隔離上轉移開,顯著降低了鄭先生的焦慮情緒。
為打贏“心理防疫戰”,北碚區童家溪鎮衛生院黨支部書記、院長江濤組織工作人員整理制作了一份“疫情心理疏導指南”,助力大家一起共渡難關。
“加強隔離人員情緒疏導、心理狀態跟蹤,做好人文關懷,只有真心付出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真心點贊?!苯瓭f道。
透過這9張基層黨員的臉龐,我們看到的是全市疫情防控“一盤棋”,各級步調一致,工作井然有序;看到的是上下一條心,有人統籌調度,有人沖鋒在前;看到的是全民一股勁,黨旗在“疫”線飄揚,黨徽熠熠生輝。
陽光總在風雨后。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重大的歷史進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災難之后,中華民族就是這樣在艱難困苦中歷練、成長起來的。”我們正在見證,英雄的山城兒女在抗疫斗爭中創造無愧時代的光榮。我們堅定相信,英雄的山城兒女必將在逐夢新征程中創造新的歷史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