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紅琴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劉集鎮張集礦小學 江蘇徐州 221147)
小學語文作為中國漢語基礎的開篇學習階段,在每個人學習生涯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教師在小學語文課教學時,除了幫助小學生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1]還要發展小學生的各項基礎能力,幫助學生健全正確的學習觀,養成良好的學習心態。綜合性學習可以很好地實現教學要求,聯合小學生對各方面能力需求,開展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
小學語文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是語言基礎能力和綜合性能力的啟蒙學科。新課程改革及標準的出臺后,小學語文也面臨新的教學變革。其中,既有值得深究發展進步的一方面,也存在一些需要做出改變的傳統理念和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教師,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新事物充滿了熱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盡量避免“強行灌輸”,而是采用更加靈活的教學方法,將課堂還給學生,實現“寓教于樂”。另一方面是學生。小學生心智尚不成熟,自制力較弱,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較差,在學習小學語文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喪失學習積極性。反復枯燥的練習也加劇了學生的厭學心理,這是目前教育的一大難點問題。
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蘊含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是一代代人必修的傳承知識。語文也是一門需要長時間學習和積累的學科,小學語文是學生的啟蒙階段。教育應當重視小學語文的教育和培養,這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和個人成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論述。
語文是一門融匯了從古至今文化精粹的基礎學科,體現了多種古老的哲學和文明思想,其內容非常豐富,值得傳承。[2]小學生在接觸語文的時候能感受到什么叫做“腹有詩書氣自華”。古往今來的文人佳作,晦澀經典的古詩詞句,無一不體現了我國文化的深度,學生在學習和傳頌過程中也能增加一定的文化底蘊。
中國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發展根基,是我們的精神支柱。如今我國越來越強大,中國文化已走向世界。現在許多學生崇尚外來文化,對我國古老文明精神文化不夠重視。語文學科能夠讓學生了解一定程度的傳統文化,讓學生接觸到中華民族文化瑰寶,感悟華夏文明的偉大之處,從而提升民族自豪感。
語文的學習會考察到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這些能力是伴隨著學生的終身。尤其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能夠展現一個人的學識和素質,語文學習中會涉及到一些寫作素材、文法,這對學生寫作表達能力的培養有很大幫助。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這些素材能夠為學生今后的寫作帶來更大的提升空間。
語文綜合性學習能夠調動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讓學生在積極的教學氛圍中自發的去學習知識,從而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提高語文綜合性學習能力。綜合性的知識也能讓學生從中取長補短,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和優勢,更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上的補足。
綜合性學習經常會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策略,在小組合作進行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提高協作交流的能力,從而培養合作意識。合作意識伴隨學生終生,不僅僅是在學校里,在未來的社會生活里,學生也需要運用到與人溝通、交流,合作的能力及技巧。這種積極的合作意識是學生應當具備的。
隨著教育的信息化,學生在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信息收集、處理的問題。此時,信息意識則尤為關鍵。信息化教學下的綜合性學習策略能夠讓學生自主的收集、處理、利用、反饋信息,以充分提高學生的信息意識。
在開展綜合性學習的教學上,教師要做的第一步是確定綜合性學習的主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了熱情,才能更好地配合教師完成接下來的教學安排。教師運用信息化進行教學,能夠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多媒體技術的展現能夠讓學生耳目一新,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3]例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課文2第二課“傳統節日”的教學中,可以將傳統節日作為綜合性學習的主題。然后,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現從網上搜集的各種關于節日的圖文影視資料,讓學生從中選擇喜愛的節日。教師可以適當提出問題進行引導:“你們最喜歡的節日是什么?為什么?”在問題驅動的方式下,學生能夠快速進入教學氛圍,從而跟著教師的節奏走。教師還可以根據“傳統節日”進行學習分類,如節日的習俗、節日的食物等等,讓學生自主思考、查閱資料,尋找答案,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教師在確定綜合性學習的主題后,可以開展一些互動環節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充分進行學習。小組合作是綜合性學習中一種常見的學習策略,它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讓學生積極主動進行交流,一起合作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關于動物的課文時,可以開展一場關于動物的小組合作互動環節。第四單元一共學習了《貓》《母雞》《白鵝》三篇課文。教師可以提出一個題目:“從這些課文中總結動物們的特點,如外貌、叫聲,習性等”,讓學生分組完成解答。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快速的認識自身在團隊中的優勢和劣勢,從而取長補短,與小組成員取得共同進步。小學生們能夠在團隊合作中鍛煉自身的協作交流意識,在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發展自身的能力。
綜合性學習活動最關鍵的一點是成果的匯報。學習中的任何一件事過程很重要,但結果和反思更為關鍵。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當向學生表明學習成果的重要性,讓學生在綜合性學習中時刻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成果展示一方面能夠建立學生的學習信心,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得到學習反饋,審視自己。例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習作“縮寫故事”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綜合性學習后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有效評價。綜合性學習的成果旨在讓學生互相促進進步,啟發思維,共同進步。
總之,語文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基礎學科,通過綜合性學習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保證小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通過信息化技術和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良好輕松的教學氛圍下促進自身的學習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