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輝
(中國地質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 100102)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是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的重要舉措和關鍵環節之一。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緊緊貼近生產經營一線,直接面對基層廣大群眾。其建設質量水平如何,關系到戰斗堡壘作用的發揮和企業經營改革發展的持久穩健。新的時代條件下,中央在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的基礎上,專門制定了《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1]這些黨內法規,為推進加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的原則和保障。但在貫徹落實中,也有一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和重視。
一是站位明顯提高,但用力有所不均。黨中央明確提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近年來,國有企業普遍提高政治站位,通過深入廣泛的理論學習、專題教育、使命引領、強化擔當等舉措,全力推動黨的建設與經營發展兩融合、兩促進;廣大一線黨員干部群眾在基層黨組織帶領下,形成了齊心用力抓轉型、抓調整、抓改革和穩經營、穩增長、穩發展共識與合力,“兩個一以貫之”的要求在國有企業持續深化,對經營發展的作用得到突出體現,為國有企業“六個重要力量”的使命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但是,一些企業單位不夠持之以恒,在取得一點有小變化、小進步之后就淺嘗輒止,認為現在比前提升很多了,基層黨組織已經應建而建、應設而設,放松了緊抓大抓長抓的勁頭;一些單位偏重于抓“點”而忽視了抓“面”,熱衷于培養幾個先進,側重于樹立幾個樣板,致使基層黨組織建設水平參差不齊;還有一些企業單位因面臨經營困難、效益不好等現實問題,忙著想方設法脫困,不能很好地對基層黨組織建設進行系統籌劃和投入更大更多的力量。
二是責任逐級明確,但壓力傳導不夠。近年來,各級各個國有企業在推進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中,不斷探索總結出一些經驗成果,制定了各級黨組織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實施了領導班子黨建聯系點制度,加強重點專項工作督導、對口定點幫建、黨建紀檢經營聯合檢查考評,將基層黨建工作情況作為業績考核評定的一項硬指標、改變了以前“唯經濟效益論”的片面做法,把黨建責任由“軟尺子”變成“硬杠杠”。但是,也有的企業單位因為領導自身抓黨建的經驗方法積累不足,研究不夠,出現指導不得力、督導抓不實的現象;有的因為基層黨務力量不足,專職干部較少,缺乏系統培訓,存在操作不得法、落實不到位的問題;這些“壓力傳導不夠”的現象和問題,說明抓基層黨組織建設還欠缺“釘釘子”的勁道,沒有完全擰緊抓責任落實的“螺絲釘”。
三是創新意識增強,但活力發散不足。近年來,各基層黨組織能夠結合企業生產經營的重大任務實際,積極創新基層黨建活動形式和內容,使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模范帶頭作用顯現在生產勞動一線上,閃現在加班加點崗位上,展現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但是在平常情況下,一些基層黨組織在開展學習教育、組織生活、思想談心等工作中,往往會有兩種偏頗的做法:要么是流于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陳舊做法,讓“程式化”沖消了“鮮活性”,難以激發大家的興趣,參與度和關注度有時不高;要么是搞一些華而不實的形式主義,繁冗煩瑣,令大家厭倦,挫傷積極性。如果這些“活力發散不足”的現象和問題得不到解決,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提質增效升級就會受到較大影響和制約。
綜上,正如“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一樣,國有企業推進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任務也永遠在路上,正在進行時,還必須抓緊“急行軍”。黨建工作和企業發展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必須把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強根筑魂的固本之策,著重把握好以下幾點,確保在工作實踐中“走心走深”,與經營融合“做細做實”。[2]
一是要以兩個條例為遵循。對于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來說,《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和《中國共產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兩個黨內法規,是貫徹落實各項工作的行動指南。在遵循兩個條例的前提下,各級要找準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服務生產經營,把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打造成堅強戰斗堡壘。這就要求,我們各級黨組織尤其是領導干部、黨建工作主要責任人率先帶頭學習領會掌握兩個條例的全面內容和主要精神,做到統攬全局、指導有方;同時要帶動廣大基層黨員干部熟悉牢記兩個條例的具體規定和各項要求,在統一思想認識、明確目標任務、積極服從配合開展工作上形成合力,從而確保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在兩個條例的軌道上正確有序運行。
二是要以標規建設求提升。近年來,國有企業以基本組織、基本制度、基本隊伍“三基”建設為重點,深入推進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工作。這一有效舉措和活動載體,可通過培養典型、樹立樣板為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立起標桿。就筆者所在企業來講,近年來企業按照“一年抓短板強弱項、兩年抓鞏固促提升、三年抓深化上水平”的總體思路,制定了《基層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工作手冊》《企業基層黨支部工作實施細則》《企業基層黨組織工作經常性督查指導意見》《企業基層黨建工作一本通》等4個規范性的配套制度文件,樹立了6個支部重點培養典型,為基層黨組織工作提供了有效指導,明確了抓什么、怎么抓、按哪些標準要求規范抓等問題,簡要明白易操作。其中需要把握和注意的問題是,一方面,務必抓好先進典型、樣板示范的經驗總結與推廣,防止只抓“點”不抓“面”,而要做到點上開花,面上結果;另一方面,務必在深入持久鞏固提升上見實效、求長效,防止熱熱鬧鬧爭一時,雨過天晴地皮干,而要做到潤物細無聲,花開花常在。
三是要以集中整治補短板。新時代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雖然取得新進步,但也只是一個新起步,不能因為取得了進步而忽視自身存在的短板。因此,抓好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集中整治工作非常重要和必要,企業必須認真深入持久抓好落實。這項工作能否有進展、有成效,關鍵要在以下三個環節上用力發力:首先,排查摸底要掌握真情。在這個環節上,企業要對所屬的基層黨組織進行一次全面體檢和分析排隊,將存在的短板弱項全部抖落出來,區分共性問題是什么,個性問題有哪些;要找準造成這些短板弱項的歷史原因、現實原因、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然后據此采取整體統籌與一企一策相結合的方式,梳理任務清單,科學制定整改方案。其次,集中整治要拿出真招。在這個環節上,企業要堅持上下聯動、跟蹤督導、定點負責和加強交流,采取掛賬銷號的方式方法,一一推進整改和清理,確保有進展、有提升。最后,評估驗收要確保真效。在這個環節上,企業做到有頭有尾、有始有終,確保善作善成、善始善終;針對評估驗收不合格、整改效果不明顯、工作推進不力的,要及時展開“回頭看”,補好“復習課”,確保一抓到底、一以貫之。
四是要以深度融合促發展。國有企業的基層黨組織建設是一項系統工作,根植于經營發展之中,其生命力也彰顯在經營發展之中。面對新時代全面推進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要把黨建工作成效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企業就必須不斷探索黨建工作要求與企業治理結構相統一、黨的組織領導與企業改革發展工作相融合的新路徑、新舉措,確保基層黨組織建設在促進企業提升經營、發展主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實現做強做優做大的目標。國有企業要把推進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著力點,集中到凝聚一線廣大黨員干部職工的智慧和力量上來,切實把發展責任放在心上,把創新使命扛在肩上,把各項任務目標要求落實到行動上,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