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享
(盤錦職業技術學院 遼寧盤錦 124000)
隨著近些年來我國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不同層次高校之間生源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在高考結束后,很多高校都開始進行積極的招生宣傳工作。為提高招生工作的有效性,招生宣傳已經成為地方高校招生工作的重點。很多地方高校為了更好地展開招生宣傳工作,采取了多種宣傳模式,但仍然沒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其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建立完善的招生工作原則和招生策略,在整體工作上仍有很多欠缺。這就需要學校招生辦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進行完善,以提高學校的生源質量,進而為本校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有效的招生宣傳不但能夠給學校帶來好的生源,而且也是向社會宣傳本校的良好方式。一般來說,招生宣傳工作都是在考生考試結束之后進行的。首先,在宣傳時間上,高校如果在考生已經開始填報相關志愿時才開始進行宣傳,就達不到很好的效果。在高考剛剛結束之后這一時期,家長和學生都希望對高考志愿有更多的了解,這是最佳的宣傳時期。學校在這一時期開展招生活動,能夠達到較好的效果。其次,在宣傳地點上,大多數高校的宣傳工作都是在校內開展的。宣傳人員要在校內選擇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方開展宣傳工作,而且要準備一些有特色的宣傳材料,更加科學、全面地介紹地方高校的辦學質量和特色,使考生和家長能夠更加詳細地了解學校中的各種基本情況,以便于他們在填報志愿時考慮。[1]
高校在開展招生宣傳工作的時候,必須按照實際介紹學校的情況,不能虛報學校的情況,才能使雙方能夠平等地相互選擇。一些地方高校為了招到更多、更優秀的學生,而進行一些虛假的宣傳,讓學生在真正入校之后,對學校產生極大的不滿。這對學生的發展來說是不利的。因此,學校在開展招生工作的過程中,要實事求是地介紹學校的情況。這是吸引優質生源最基本的原則。地方高校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可以適當進行優化,強調本校的優勢,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爭奪優質生源,為本校在未來的招生中樹立良好的形象。這是吸引生源的有效策略。
地方高校的宣傳工作是一個指導和幫助學生的過程,也就是說,能夠為考生和家長起到服務的作用。學校招生辦要對考生或家長存在的疑問進行解答,不能在這個過程中要求他們,更不能強制考生填報相關的志愿,而是要遵從學生的意愿,對招生工作進行合理地宣傳。另外,學校工作人員在招生宣傳的過程中,肯定會與其他學校的工作人員進行接觸,這時要善于學習其他學校的招生方式,而不能對同類院校進行詆毀。詆毀同行不但不能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而且還會影響自己學校的聲譽。因此,地方高校在開展宣傳工作時要本著指導和幫助的原則,為學生及家長解答疑難。這樣才能讓他們加深對本校的印象,吸引更多優秀人才。
招生宣傳工作不僅僅是專門的招生人員的任務,也是學校所有教職員工的義務。學校招生工作單單靠招生人員的力量,畢竟力量單薄,難以取得較大的成就。其主要還依靠全體教職工的大力宣傳。一方面,招生人員在中學開展宣傳活動時,可以邀請在該中學畢業的在校學生一同進行宣傳。在校學生在學校已經生活和學習了一段時間,對學校的了解更加深入,從他們的親身經歷出發,對考生和家長進行宣傳,會更加具有說服力。考生和家長也可以通過這些學生的表現更加深入地了解該校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進而考慮是否要報考本校。另一方面,專業教師也要積極參與招生宣傳工作。教師的素質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代表著學校的形象。因此,在招生過程中,如果教師積極參與,就可以使考生和家長通過與教師的有效溝通,對學校的各方面進行深入了解。[2]
目前,各個地方高校都有完善的宣傳方案。這些宣傳方案雖然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整體性,但是缺乏獨樹一幟的新奇感。招生工作面對的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如果想要引起他們的注意,就要精心地策劃宣傳方案和宣傳資料。目前,很多學校的宣傳資料都有其辦學規模和就業狀況,其它內容卻非常缺乏。為了更加有效地吸引考生的注意力,學校可以設計更加多樣化的宣傳方式,如組織高中生來校參觀,或者拍攝相關的視頻上傳到本校網站上。這樣就比單純的文字介紹更具有吸引力。除此之外,在宣傳的過程中,學校也可以穿插一些本校學生的情景劇或歌舞表演,吸引更多考生關注本校的信息,了解本校的辦校特色,以便他們在報考中加以考慮。在招生過程中,學校招生辦要從考生的興趣點出發進行相應的宣傳,有針對性地把握考生關注的重點,使他們對學校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例如,教師利用網絡熱詞、流行語體宣傳學校的風貌,可以拉近與考生之間的距離,吸引考生的目光,進而獲得考生的青睞。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考生和家長在實地考察之后,也會在網上查找學校的信息。因此,高校也要在網絡上開展一些的宣傳活動,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化招生模式。首先,高校可以在本校官網上設置相應的答疑板塊,對考生和家長有疑問的地方進行解答,使官網更加具有個性化和針對性。其次,高校也要在網絡上開展院內教育效果和生活方式的宣傳工作,通過網絡宣傳,使更多的考生和家長關注本校。例如,學校可以通過QQ群或者微信群的方式,讓考生加入相關群,由學長學姐對考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學校的人氣,也能夠使招生宣傳工作在一段時間內獲得較好的傳播效果。另外,在網絡時代背景下,考生和家長獲得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多。這些信息可能有關于學校的負面新聞或者不真實的新聞。對于這些負面信息,學校也要對此進行合理的規避,并設置專門的官方答疑群,讓專業人士進行合理的解釋,避免給學校帶來不良的影響。[3]
高校積極利用校友能夠提高宣傳的親和力和可信度。一方面,學校發揮在校校友的作用,讓他們能夠在自己所在的中學進行相應的宣傳,以自己的親身經歷進行引導。另一方面,學校也可以選擇一些在社會上有一定知名度的離校校友在網絡上或者現場進行宣傳。這樣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活動。此外,學校也要與當地的中學開展交流和學習活動,如邀請優秀的中學生到高校進行學習和觀摩活動,開展演講賽或者體育比賽等,中學生就可以從這些活動中更多地了解地方高校的教學和生活狀況。這樣,高校的宣傳工作就真正深入了中學生的內部,考生在報考的時候自然就能想到該校。
總而言之,地方高校的招生宣傳工作涉及的內容非常多,需要高校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更需要全校師生的廣泛參與。高校招生宣傳工作也要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傳播手段相結合,為學校爭取到更多的優質生源,使學校的正常運行得到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