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職業院校重在培養應用型人才,在學生的教育培養中注重學生技術能力的提高。但是,各個行業在專業技術上不斷升級,對技術型人才質量要求也有所提高,高等職業院校就要實施教育改革。當前多數的職業院校已經啟動了“1+X”證書制度,發揮該制度的指導作用進行人才培養,在職業教育進一步深化改革的過程中,人才評價機制也不斷完善,從而獲得良好的人才培養效果。文章著重研究“1+X”證書制度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策略。
[關鍵詞]“1+X”證書制度;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DOI]10.13939/j.cnki.zgsc.2021.31.127
1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經濟結構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各個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同時對人才質量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從原有的專業技術人才轉向專業復合型技能人才。高等職業院校是培養行業技能人才的基地,在人才培養中就要適應當前的行業環境,了解各個行業對人才的需求,以具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面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需要職業院校采取新的改革措施,啟動“1+X”證書制度成為眾多職業院校的選擇,以這種模式培養各個行業中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綜合能力更強,在職業崗位上對專業技術靈活運用。對于高等職業院校而言,發揮“1+X”證書制度的人才培養指導作用,促使職業教育改革多層次開展,并不斷深化,堪為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有效模式。
2“1+X”證書制度的內在含義
在“1+X”證書制度中,所謂的“1”,就是學歷證書,這是所有職業院校學生需要具備的;其中的“X”,是用于證明職業技能的各種等級證書。學生在高等職業院校學習,在規定的學制內達到學習目標,就可以獲得學歷證書。學生需要獲得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指學生經過學習之后接受考試和考核,已經掌握該證書所對應的職業要求的基本知識以及實踐操作能力,證書的作用是對這些能力予以證明。學生職業活動能力需要用證書來衡量。
“1+X”證書制度中,“1”和“X”存在共性,也有不同之處。兩者的共性是培養人才的職業素質,不同之處則是體現在綜合職業素養培養以及職業技術能力的培養上。不同的證書對人才培養有不同的要求。高等職業院校中,學歷證書要求培養職業素質較高的勞動者,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則要求培養具備較強實踐技能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1]。“1+X”證書制度是將學歷證書與證明職業技能的各種等級證書結合起來,促使高等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從多個角度發生轉變,這就對高等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提出更高的要求,配套制度也要進一步完善,同時對技能鑒定機構提出更高的要求。
3高等職業院校實施“1+X”證書制度的重要意義3.1對職業教育模式創新非常有利
高等職業院校打破原有的學歷證書制度,與證明職業技能的各種等級證書相結合,旨在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中國的高等職業院校在20世紀90年代啟動雙證書制度,逐漸發展為“1+X”證書制度,高等職業院校學生采用參與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的方式已經逐漸被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試取而代之。這不是簡單的證書替換,而是在人才培養方案上發生了改變,主要的目的是適應當前改革領域的人才需求。采用“1+X”證書制度人才培養模式,使學生對職業技能充分掌握、以對當前的產業環境更加適應,即便產業不斷升級,對人才的技術能力提出更多新的要求,人才在崗位上也具備良好的適應能力,對技術靈活運用。
“1+X”證書制度新模式中,將“1”和“X”結合起來,對人才的未來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的發展中,學歷證書是“敲門磚”,其可以用于證明學生的文化基礎,促使學生提高積極參與社會的意識,還要具備獨立自主發展的能力,使學生對社會環境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2]。高等職業院校承擔育人的職責,就要發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的指導作用,使學生有更高的就業本領,對其職業生涯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是對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重視,當人才進入到職業崗位中,就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所以,“1+X”證書制度對中國職業教育的深化改革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促使高等職業院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3.2對課程新體系的推進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1+X”證書制度的落實,對課程新體系的推進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崗位標準對接的速度加快。高等職業院校所構建的課程體系總是在不斷提高人才的職業能力,但是要真正的產生效果,必須采用實踐教學模式。按照國家出臺的職業教育改革方案,處于新時期,需要調整經濟產業結構,以為各個行業領域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近年來,經濟產業結構不斷發生變化,高等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中要與企業的崗位人才標準對接,對教學課程深化改革,并形成新的課程體系。
3.3幫助學生提高崗位競爭能力
中國的多數高等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中注重實踐教學,但是主要是從教師的教學角度而言,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對學生的職業技能等級嚴格要求,學生將規定的課程完成,通常就可以畢業,并獲得畢業證書。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理論知識更加重視,目的在于通過考試,以獲得學歷證書。由于學生沒有對實踐技術操作予以重視,不重視技術能力,當進入到工作崗位中,就會存在自身的職業能力不符合崗位要求的問題[3]。
實施“1+X” 證書制度,將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激發出來。發揮“1+X”證書制度的指導作用,學生對與自己專業相關的未來職業要求有所了解,基于此確定當前的學習目標,根據自己現有的學習情況對職業技術能力不斷完善,致力于考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高等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中發揮“1+X”證書制度的指導作用,即意味著校企合作模式打破傳統,以新的方式合作。學生在接受實訓的時候,學校所提供的平臺與實訓的內容相符合,使學生的技術能力進一步增強。實施“1+X” 證書制度,學生能夠將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術能力相結合,不僅學生的專業能力得到培養,綜合素養有所提高,學生的崗位競爭力大大增強。
4“1+X”證書制度下高等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4.1對人才培養方案予以調整,以滿足行業需求
高等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中實施“1+X”證書制度,需要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將專業學科與職業技能相結合。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與企業操作技能要求對接,將職業技能教育結合到專業學科教育當中,在課程標準中還要納入新的職業標準,積極引進新技術和新工藝,在課程標準中納入新規范,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突出職業技能證書,以在職業教育改革環境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4]。
4.2將課程結構與企業崗位標準對接
從目前的職業教育情況來看,采用實踐教學模式,但是并沒有與企業實際工作相結合。采用“1+X”證書制度,按照企業崗位標準新的課程體系建立起來,對課程標準不斷修訂,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方面的內容融入其中,對學校與企業的合作進一步深化,促使學生技術能力在實習訓練的過程中對接崗位標準,對真實的工作情境進行模擬,使校企實訓所產生的差距縮小,理論與實踐無縫對接,促使人才培養質量得到提高。
4.3提高教師職業水平
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師要不斷積累企業實踐經驗,在職業技術能力方面要加大技能培訓力度。教師建立專業理論體系,對于技術操作的細節要高度關注。對校企合作進一步深化,建立與企業崗位標準相符合的實習實訓基地,教師先進入到企業中接受頂崗實訓,使教師的技能操作水平有所提高,最終服務于高職院校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5結論
通過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確,中國的高等職業教育改革中,“1+X”證書制度是重要的戰略方針,指導職業院校采用正確的人才培養模式。處于“1+X”證書制度背景下,高等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中要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為核心開展,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術能力,根據各個行業的人才質量要求對人才培養方案做出相應的調整,以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適應當前的經濟結構環境,對行業發展中產生的各種變化及時做出反應,對自身也能夠做出調整。高等職業院校普遍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對課程體系不斷完善,將課程標準與崗位標準對接,讓教師有機會到企業中頂崗實習,促使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有所提高。中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因為“1+X”證書制度的落實,促使高等職業院校能夠及時發現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對社會的制度化改革更加適應。隨著新的人才培養機制建立起來,高等職業院校、教師以及學生對“1+X”證書制度都要積極響應,以促進高等職業教育快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君,田勇,姚引.基于“1+X”證書制度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調查與分析[G].全國科研理論學術研究成果匯編(五),2020.
[2]余景波,高娜娜,孫麗.1+X證書制度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探析[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14-18.
[3]唐妍.高職院校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研究——以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51(8):117.
[4]殷正坤,艾娟.基于“1+X證書制度”下高職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20(4):173-174.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1+X’證書制度背景下商科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研究”(項目編號:B-a/2020/03/08)。
[作者簡介]湯筱嫻(1982—),女,漢族,江蘇淮安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金融管理、保險與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