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德
【摘要】籃球運動作為一項普及性很強的集體性體育項目,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學校可以因校制宜,依托籃球特色活動助推快樂校園建設。本文結合學校依托籃球特色活動的探索和實踐,從興趣培養、機制建設、實施策略、取得成效等方面對這一主題展開探討。
【關鍵詞】籃球運動;快樂校園;特色活動
【中圖分類號】G623.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11—0047—02
早在20世紀90年代,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就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民族素質的軌道”“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1]近些年來,深入推進素質教育,落實教育部提出的“體育、藝術2+1項目”[2],建設快樂校園已經成為教育界的共識。尤其是各中小學都因校制宜,大力開展精彩紛呈的特色藝體活動,以特色藝體活動為依托努力創建快樂校園,讓校園煥發出了勃勃生機與無窮活力。
在眾多的藝體特色活動之中,籃球特色活動無疑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在學校開展籃球特色活動,不僅能愉悅身心、強身健體,更重要的是籃球運動還可以助推快樂校園建設。下面,筆者就結合學校情況對這一主題進行探討。
一、“趣”字當頭——用興趣點燃學生對籃球運動的激情
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過:“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學生一旦對籃球運動產生濃厚興趣,開展籃球特色活動,創建快樂校園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學校可以通過專題講座、觀看視頻、欣賞賽事、參與籃球游戲、講述籃球明星奮斗故事、組織校園籃球挑戰賽等多種形式,讓學生了解籃球運動的歷史,懂得籃球比賽的規則,感受籃球文化的深厚底蘊,然后在參與籃球運動的過程中迸發激情,在走進籃球運動的過程中孕育愛好。
我校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小學,籃球運動一直都是學校最為普遍的體育運動項目,學生對籃球運動“情有獨鐘”,學校所在的鄉鎮也有著開展鄉村籃球運動的傳統,籃球運動氛圍濃厚。自學校布局調整以來,我校根據實際情況,將原本由學生自主開展,各班“小打小鬧”的校園籃球運動確定為學校的特色項目,并按照計劃、分步驟全面實施。因為基于學生興趣,適合學校實際,定位精準,“一石激起千層浪”,籃球特色活動很快便成了學校的主流運動。在此基礎上,學校因勢利導,廣泛開展了有關籃球運動發展史、籃球運動比賽規則常識的宣傳普及工作,還安排有籃球專長的體育教師指導學生觀看籃球專業賽事視頻,指導學生開展籃球訓練、籃球比賽、籃球游戲等,并設立了籃球知識宣傳櫥窗,在班級黑板報開辟了籃球知識角,這些舉措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籃球運動的濃厚興趣,學生自覺參加籃球特色活動的積極性顯著增強。
二、以“法”保障——讓制度為籃球運動保駕護航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使校園籃球特色活動持續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必須要用合理規范的學校制度為其保駕護航。開展籃球特色活動,學校要科學制定體育發展遠期規劃,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讓校園籃球特色活動真正做到“九有”,即“有教師、有教材、有計劃、有課表、有活動、有檢查、有展示、有保障、有考評”;在開展內容、活動形式、師資配備、組織實施、后勤保障、安全管理等方面要有強有力的保障措施;學校還要結合校情、學情制定可操作性強的具體活動方案,籃球運動的內容要根據校園籃球的特點、學生年齡、身心特點科學制定;還要安排專業教師編寫籃球特色活動校本教材,確保活動科學規范、有章可循、具有可持續性。
為了使籃球特色活動能發展為學校的品牌特色,我們在籃球特色活動啟動之初就重視制度建設、完善保障措施。學校將籃球特色活動納入學校的長遠規劃,確確實實做到了“九有”,籃球特色活動和學校的其他教育教學活動同部署、同啟動、同考評。學校依據活動方案組織實施,教師根據校本課程開展教學,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參與活動。如低年級重在奠定基礎,激發興趣,以籃球游戲(拍球、運球、傳球)為主;中年級重在提高技能,夯實基礎,以技能訓練(防守、進攻、投籃)為主;高年級重在發展特長,提升素養,以比賽(戰術訓練、班級對抗賽)為主。低、中、高三個年級循序漸進,就如同籃球運動中“三步上籃”一樣。學校還積極為籃球特色活動的開展搭建平臺,確保籃球特色活動有充足時間、有固定場所、有人員組織。因為有專業引領,學校籃球特色活動的開展有章可循,形成體系;因為有制度約束,學校的籃球特色活動變得井然有序,立見實效;因為有考核展示,學校的籃球特色活動更加積極主動,具有特色。
三、“玩”得開心——讓學生在籃球運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開展籃球特色活動,創建快樂校園,要讓學生玩得開心,在“玩”籃球的過程中愉悅身心、掌握技能、獲得提升。這就需要組織者不斷豐富“玩”籃球的內容、“玩”籃球的形式,如在校內、班級內設置籃球特色活動宣傳角、開展籃球知識競賽、制作籃球特色活動小報、撰寫我與籃球共成長的故事、花樣籃球展示等。要“玩”得開心,還得科學組織,即學校要在全員參與的基礎上組建班級籃球小隊、校園籃球隊,安排有專長的教師進行指導訓練,定期開展班級之間、學校之間的籃球對抗賽、籃球游戲活動、花式籃球展示、特色籃球操展演等交流活動。
為了讓學生玩得開心,學校規定開展籃球特色活動時全員參與,決不允許被其他教育教學活動所擠占;籃球訓練、籃球比賽不強制設限要求學生達標;學校、班級有統一活動,也會給學生留下自主玩籃球的時間,教師時常也會參與其中,使學生的熱情更加高漲。這種寬松的氛圍,讓學生的課業負擔得到很大緩解,身心得到了很好的放松。校園的課間、課余總會看到學生自由自在地拍球、運球、傳球、投籃、進攻、防守、打比賽、玩游戲……學生你追我趕,歡呼吶喊,玩得汗流浹背、興高采烈、不亦樂乎。
四、“樂”在其中——參與一項運動,讓快樂伴隨一生
“籃球運動,其樂無窮。”開展籃球特色活動要把快樂教育理念貫穿始終,寓教于樂,寓學于趣,充分體現這項運動的趣味性、游戲性。學校組織開展籃球特色活動就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快樂因子,讓籃球真正成為學生的健康之球、快樂之球、陽光之球和友誼之球,讓學校籃球場成為每一個學生終身向往的幸福樂園!
快樂籃球,釀造快樂!我們始終在籃球特色活動的組織實施中滲透“健康、快樂、友誼、陽光”為主要元素的快樂籃球理念。如學校讓體育教師和舞蹈教師以籃球運動基本動作為基礎創編了籃球特色操、在運動會中設置了趣味籃球項目、在大課間活動中植入了籃球游戲、在校園藝術節上安排了花樣籃球展示、在學生主題實踐作業中增加了籃球特色小報、在學校班級籃球比賽中設立了友誼風尚獎等等,這些做法都讓學校的籃球特色活動變得更活潑有趣,更具吸引力。
五、“和”諧發展——讓籃球特色活動引領快樂校園發展
籃球特色活動要與學校其他藝體活動相互促進,要與學校各項工作統籌兼顧,要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首先,學校積極推進籃球特色活動不能弱化學校其他藝體活動,而要以學校籃球特色活動為引領,帶動學校其他藝體活動、各項藝體活動和諧發展;其次,籃球特色活動應與學校其他工作相得益彰,協調共融,科學實現各學科之間、各任課教師之間、師生之間、家校之間和諧發展;再次,校園籃球特色活動開展要以學生的和諧發展、全面發展為本,要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和個性的張揚,致力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諧校園,快樂之源,和諧的校園就是快樂校園。
籃球特色活動雖然是全校的特色活動,但對于其他藝體活動項目,學校在組織開展上也絕不能“打折”,因為學校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是相輔相成的,學校“動”了起來,學生“活”了起來,學校藝體工作有了“抓手”,學生課余生活也就有了“依托”。
“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當學生在校園里積極參與籃球特色活動,經過不斷地堅持和提升,就能培養一項興趣愛好,發展和掌握一項體育運動技能,就會達到“以球促德、以球提智、以球健身、以球為樂”的目標。這樣學校的辦學特色才能進一步凸顯,校園才能更加健康和諧,快樂校園建設才能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Z].1993-02-13.
[2]教育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在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的通知》(教體藝廳〔2011〕4號文件)[Z].2011-04-26.
(本文系2019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以籃球特色活動助推快樂校園建設的實踐》的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GS[2019]GHB1756)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