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秋鳳
(廣西賀州市平桂區自然資源局 廣西賀平 542800)
土地資源的良好開發、整合、利用,能夠使城鎮和鄉村間的資源配置更加合理,能夠將鄉村振興與城鎮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能夠提高鄉村土地價值及農業效益,能夠有效降低鄉村與城鎮的貧富差距,能夠實現鄉村農業發展現代化、鄉村生活現代化,能夠加快城鄉融合發展。
城鄉融合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縮小城鄉貧富差距,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共同富裕。城鄉融合發展是指減少農村和城市的差異化,突破原有城鄉發展桎梏,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城鄉融合發展能夠將城鎮成功的發展經驗應用于鄉村振興,能夠通過城鎮帶動鄉村發展,形成城鄉資源互補,促進城鄉全面融合共同發展;城鄉融合發展能夠將鄉村人員引入城鎮市場,有效釋放鄉村活力,實現工業發展促進農業發展現代化。促進城鎮城鄉融合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提高鄉村土地利用效率,盤活鄉村用地,保障鄉村人民的土地權益[1]。
土地資源利用效率是指土地資源使用的過程中,土地所產生利益相對土地使用成本,以最低的土地成本獲得最大的資源收益是人們所期望的。提高鄉村土地資源利用效率是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有效手段,重點優化土地資源配置,統一城鄉建設用地市場制度與環境,實現城鄉土地同價同權,能夠有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提高鄉村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包含降低耕地成本、豐富農作物品種、增加耕地產值、減少閑置宅基地資源、開發荒地資源等多種手段,有效解決鄉村人民的土地問題,能夠保障鄉村人民基本生活權益,保障鄉村農民市民化權益,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發展。
城鄉土地統一市場制度有利于鄉村集體建設用地在市場的合理流通,有效提高了農民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傳統土地市場上農村用地與城市用地價格相差較大,部分進城務工農民即使售賣農村承包地、宅基地,也無法實現在城市扎根,因此進城務工農民普遍閑置農村宅基地、出租種植地,導致大量土地資源浪費或土地資源產值較低。而在城鄉土地統一市場制度下,有效降低了市場對鄉村用地的歧視,農民可以按照統一市場價格交易土地使用權,使得農民有足夠的資金用于城市安家落戶,有利于農民市民化發展。當農民逐漸向城市轉移之后,可以將鄉村宅基地回收改建為農家樂、民宿、生活體驗館、文化館等場所,減少鄉村宅基地的閑置率,有效提高鄉村人民生活體驗。另外當大量農民轉讓耕地使用權后,鄉村土地大戶可以合理豐富農作物種類,可以實現大面積機械化種植,有效降低耕地人力資源成本,提高耕地產值效益,促進鄉村振興發展[2]。值得注意的是鄉村土地交易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國家土地資源相關法律,政府職能部門要有效掌控鄉村土地的性質不能變,積極吸引企業投資鄉村建設與發展,保障鄉村土地資源的合理使用,保障國家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更有效,高效實現鄉村振興,保障鄉村發展的可持續性。
城鄉融合發展有利于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要解決的問題是鄉村人、鄉村地的問題,農民以地為生、以地養老,因此在促進城鄉融合、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時,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農民自身意愿,要保障農民土地基本權益,進而實現對農民土地的綜合整治。例如凸顯農民在土地綜合整治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對于部分不能或不愿進城務工的農民,要積極培養農民的農耕技術、農耕機械的使用能力,積極培養農民土地資源意識,鼓勵農民自主創新、開發土地資源,進而實現對鄉村土地資源的綜合整治;對于進城務工農民,要積極了解農民的耕地、宅基地出售意愿,制定合理的土地交易補償制度,既能解決繼承務工農民的后顧之憂,使進城務工農民安心落戶城市發展,又能避免鄉村土地資源閑置、荒廢,有利于鄉村土地資源的規模化發展[3]。
鄉村振興發展過程中,尊重鄉村生態環境,合理開發利用鄉村土地資源,有利于城鄉融合發展。可以依據鄉村地域特色,包含土地質量、氣候溫度、地理環境等因素,積極引進適合鄉村環境的植物,豐富鄉村耕地植物品類,可以兼顧植物欣賞價值、食用價值及藥用價值,既能有效增加鄉村土地產值效益,又能發展鄉村特色旅游。在提高鄉村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的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不能為了盡快實現振興鄉村發展而忽視鄉村生態環境,相反的要更加尊重鄉村生態環境,合理荒地開發,保障鄉村耕地面積、森林面積,避免土地資源不合理的開發使用,避免土地所有制性質的改變,保障農民土地權益的基礎上振興農村建設,保障鄉村發展的持續穩定。另外通過植樹造林、修建水渠等方式改善鄉村耕地質量,營造良好的鄉村土地資源環境,既能實現鄉村環境的優化,又能提高鄉村耕地資源的農作物產值。
綜上所述,提高鄉村土地資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城鄉融合發展,有利于鄉村振興發展,有利于實現我國人民共同富裕。農民以地為生、以地養老,因此鄉村振興發展的重點是要保障農民的土地權益,尊重農民意愿,結合鄉村特色,豐富鄉村土地農產品的種類并挖掘其欣賞價值,豐富鄉村宅基地的使用途徑,進而提高鄉村土地資源利用效率,解決進城務工農民的后顧之憂,促進城鄉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