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濤
(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獨店鎮中心小學 甘肅平涼 744402)
核心素養作為新課改的主要任務,為小學的數學教學提供了新的方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核心素養的培養下,要求小學教師發展學生的數學抽象邏輯思維、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等能力,以此來促進學生的數學能力提升,促進學生的數學全面發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學生是課堂的學習者,是課堂的主人,是課堂的中心,而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因此教學應該全面以學生為主,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站在學生發展的角度看待問題,因此傳統的理論性的灌輸式的講解方式是不可取的。教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積極地為學生講解自主學習方法,以此來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全面、有效地發展和成長。
小學階段是學生各項能力發展的關鍵階段,也是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階段,而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今后學習和生活中所要依賴的重要能力,為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勢在必行。另外,在小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有助于提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并為之奮斗和自勉,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可以產生十分積極的影響。因而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終身學習發展的需要,[1]是學生今后成長為一個優秀的全面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對于現代學生來說,素質教育越發深入人心。在素質教育中,明確提出了加強學生自主學習實踐,傳授學生自主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自主學的思想,由此可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和提高是現代學生接受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培育學生堅韌不拔的求學意志的重要前提。[1]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可以知道,在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為教學的第一步。小學生的學習自制力較為低下,而數學是一門難度較大,邏輯思維較強的學科,因而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在課堂中保持高度的集中力,教學活動才能夠順利開展。可以說,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構建了良好的學習環境,進而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2]為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融入游戲元素、生活元素,利用多媒體等現代設備,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果。以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材內容為例,在講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識點的時候,主要的學習內容為認識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邊長的計算方法,為此,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給學生介紹一些生活中的四邊形的相關應用,然后引導學生發現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構成特點,并利用多媒體動畫給學生演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組成,然后引導學生自主鉆研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長計算公式。這樣的方式,讓教學內容貼近生活實際,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會主動進行自主探究創新,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高和發展也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發展,主要在于要引發學生思考,而思考來源于設疑,[3]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問題,促進學生思考,引發學生主動學習。在以往的教學中,授課教學主要為灌輸式的教學,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很少,因而學生只知道教學的內容,而不知道如何利用所學習的內容解決問題。為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多提出問題,多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能夠做到一題多解,一法解多題。以人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材內容為例,在講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內容時,主要教學內容為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相關特征,找到四邊形圖形之間的相關聯系。為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提出以下幾個問題:平行四邊形可以由幾個三角形構成?所學習到的平行四邊形的特征有哪些?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共同點是什么,有何區別?等,以此來讓學生思考。另外,在涉及練習的時候,教師可以進行題型歸納,教導學生解決問題的辦法,以此來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解決相關的難題,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發展,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促進學生今后的數學發展。
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來說,其核心在于增加學生的數學知識,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因此,在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需要積極地組織學生進行動手實踐學習,以此來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在教學的過程中,動手實踐操作可以幫助學生將抽象化的知識點簡單化,讓學生能夠沉浸在自主探究的快樂之中,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圖形的構建和想象能力。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材內容為例,在講解“多邊形的面積”的時候,其主要的教學內容為要求學生掌握多邊形面積的相關計算方法。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備紙張、剪刀、直尺、鉛筆等,讓學生按照自身的想法來剪出四邊形,然后依據自身的四邊形,自主鉆研四邊形面積的相關計算方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圖形的想象能力、自主探究學習能力,進而讓學生能夠有效地進行學習。
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傳授學生自主學習技巧,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傳授學生自主學習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讓學生的自主學習具有邏輯性、條理性,進而為學生減輕數學的學習壓力,讓學生能夠更加合理、科學地進行學習。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從預習、學習、復習、目標、計劃等幾個角度出發,為學生講解自主學習方法。例如:要建樹立目標意識,確立大目標和小目標,逐步完成小目標來攻克大目標。又如,在預習和復習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微課等多媒體,自主進行查漏補缺。再如在制訂計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時間線來安排學習計劃,從而科學地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應用,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
在教學的過程中,評價機制是十分重要的,是學生進行歸納和反思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有效措施。在教學過程中構建教學評價機制,可以全面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能夠在評價的過程中認識到自身的學習情況,對于缺點可以及時、有效地進行改正,對于優點可以繼續保持。為此,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采取多樣的評價方法,多角度、全面地對學生展開評價,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采用鼓勵的話語,起到激勵的作用,注重學生的差異情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這樣才能發揮評價機制的最大作用,也能夠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歸納和反思,進而完善自主學習過程,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總之,在核心素養的視角下,通過小學的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基于現代教學發展的一種教學實踐,有效地滿足了學生對現代課堂的學習需求,有效地實踐了新課改的要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了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發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依據教學情況進行反思和總結,不斷地創新教學方式,以此來保障教學靈活度,進而穩步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有效的成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