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萍
(莊浪縣水洛學區 甘肅平涼 744699)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不斷弱化,但現階段,小學教育體系中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成為核心教育內容,各學科教學活動的開展也應當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載體,心理健康教育在其他學者中的滲透也成了基本趨勢。通過分析可以發現,無論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其他學科中的滲透,還是滲透價值的發揮都不簡單,多種因素的綜合性影響更加不容小覷。大多數學科教師對學科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并不了解,鑒于此,探尋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策略十分必要。
新冠肺炎疫情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學滲透具有重要意義,其不僅有助于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構建,同時也能大為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1]。新冠疫情對小學教育,以及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產生了很大影響,單純借助心理健康教育課進行心理健康引導帶有一定局限性。為此,各學科教學中都應當進行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教育滲透,語文、數學等學科教學也應當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載體。后疫情時代,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與作用越發顯著,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要與學科教學更好聯系在一起,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價值也需要更好地發揮出來。對于小學學校與各學科教師而言,其應當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進行更多思考。
新冠疫情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學滲透中,學科教師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作為學科教學活動的發起者和驅動者,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學科教學中的認識是否全面,是否具備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積極性等都是較為顯著的影響因素[2]。從實際上看,很多學科教師更為關注的是疫情期間如何將現象與線下教學有效銜接在一起,如何盡快回復常規教學秩序與節奏,如何在短時間內提升整體教學有效性。學科教師大多關注于本學科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對學科教學中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知識的融合并不了解,部分教師也并不關注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知識的融合。這一情形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滲透狀況自然較差,絕大多數學科教學活動的開展也無法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載體。
在小學階段各學科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深度與廣度的進一步提升較為困難,即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學的滲透是一種淺層次滲透。從形式上看,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學之間產生了一定聯系,在滲透深度與廣度不足時,學科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很容易流于形式,學科教學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狀況也相對較差。語文、數學等學科教師雖然具有較為豐富的教學以及教學創新經驗,但大多較為缺乏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相關經驗,在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知識連接點的選取上往往十分茫然與被動。淺嘗輒止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并不可取,這種做法反而會導致整體教學顯得不倫不類。但從實際上看,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深度與廣度進一步提升具有很大難度,這也導致學科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價值無法充分凸顯出來。
新冠疫情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學的滲透中,學科教學為基礎的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相對較少,這也導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形式較為單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也無法有效凸顯出來[3]。語文、數學等學科教學中,學科知識具有不同的特點和差異,一般來說,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需要對這種特殊性與差異性予以較好兼顧,為了適應這種特殊性與差異性,開展一些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使得專項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兼具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學兩項基本功能較為可取。但從實際上看,學科教學為基礎的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數量較少,相應專項活動在開展上對教師提出了很多具體要求,諸如活動主題的選擇、活動內容的明確、活動環節的設置等都具有很大難度,部分教師也不愿意結合學科教學特征特點開展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新冠疫情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學滲透中,小學學校要對各學科教師進行有效的引導,強化其在學科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引導其認識到學科教學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學科教師具備了在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意識后,其應當結合學科知識體系的特點等進行相應嘗試。以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羅列疫情暴發至今的確診人數走勢、治愈人數走勢,幫助學生掌握后疫情時代疫情實際影響性大小的變化,通過進行數據上的比對,增長與減少人數的比對、計算,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防疫觀念,幫助學生克服疫情中過度恐懼的不良心理。通過增強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知識間的聯系,動態的教學過程也可以成為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引導的過程,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的基本形式。
新冠疫情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科教學中的滲透不應當成為一種淺層次滲透,對于教師而言,其應當聯系學科知識特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深度與廣度。特別是后疫情時代下,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內容需要成為學科教學中的基本內容。以小學語文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將“疫情”作為學科教學中的基本主題,聯系學科這一主題進行學科教學活動開展上的規劃。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基于“疫情”組織群文閱讀,提升疫情相關報道、文章在閱讀材料中的占比。寫作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選取一些疫情中先進事跡、先進人物創設相應寫作題目。聯系“疫情”這一主題,有針對性地向疫情下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靠攏后,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學之間的聯系能夠越發緊密,心理健康教育也能更好地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并發揮出應有的教育價值。
小學階段學科教學中可以定期開展富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并借助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有針對性地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放大學科教學這一心理健康教育載體的作用。例如,音樂教育中,教師可以選取一些“抗疫”相關的音樂曲目進行具體教學,通過學習這些正能量滿滿的音樂曲目對學生的音樂素養予以培養,并順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引導,幫助其克服疫情期間的恐懼心理。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可以聯系一些醫務人員無私奉獻的事跡進行德育教育,并在德育教育進程中,適度講解居家防疫相關醫療衛生知識,培養學生抗擊疫情、防范疫情的信心,引導學生擺正心態,從而在后疫情時代下更好地生活與學習。定期開展學科特色顯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后,教師也能積累更多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學滲透的經驗,這也能將學科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優勢更好地發揮出來。
小學學校應當引導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結合學科教學特點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科教學的融合嘗試,使得各學科教學都能夠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載體,為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形成提供有效支撐。學科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發起者和驅動者,其應當基于疫情影響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狀態保障作為基本的學科教學目標,并在教學設計與實際教學中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予以有效兼顧,確保學科教學過程可以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動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