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蘭
(莊浪縣水洛學區 甘肅平涼 744699)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其疫情下心理健康教育受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社會、學校、教師、家長也十分看重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及作用的有效發揮。新時期,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關鍵在于有效拓展教育內容,結合疫情背景拓展教育內容,從而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但從實際看,很多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如何拓展,以及教育內容拓展后如何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了解。鑒于此,探尋出新時期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點內容,以及具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十分必要。
新冠肺炎疫情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拓展的緊迫感不斷增強,這也是適應實際教育需要在教育層面進行有效調整與優化的必然要求[1]。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拓展之所以備受關注,與其具有的重要性密切相關。有效拓展相應教育內容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符合疫情影響下教育實際的重要條件。此外,相應教育內容的拓展與豐富也是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能夠進一步提升的重要保障。從具體的邏輯關系上看,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能夠保障新時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正確,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拓展也能夠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更好地發揮。因此,無論是站在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提升,還是站在學生更好地成長與發展的角度看,新冠肺炎疫情下相應教育內容都要較好地拓展。對于小學學校與心理健康教師而言,其也應當對相應教學內容的拓展進行深入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拓展中,恐懼心理克服的內容需要成為重點內容之一[2]??謶质侵溉藗冊诿媾R某種危險情境,企圖擺脫而又無能為力時所產生的擔驚受怕的一種強烈壓抑情緒體驗。作為一種負面心理,其需要得到行為主體的較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下,社會上存在著十分明顯的恐慌情緒。小學生群體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容易受到各種謠言的影響,部分家長為了更好地約束子女也不同程度地夸大疫情影響。因此,新冠肺炎疫情下,很多小學生都帶有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對疾病的恐懼,對集體學習與生活的恐懼等不僅不利于其正常學習與生活,也容易誘發其他不良心理。因此,恐懼心理克服的內容需要成為新冠肺炎疫情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點內容。在進行具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拓展時,教師也要關注恐懼心理克服相關內容的引入。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拓展中,教師也要注重心理壓力緩解相關內容的引入,有助于學生心理壓力緩解的內容也應當成為新時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內容。通過對部分小學生的心理狀態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在恐懼心理等多種復雜心理與因素的影響下,疫情下的小學生心理壓力往往加大,且心理壓力來源并不相同。心理壓力長時間處于較高水平時,小學生的心理狀態、生理狀態均相對較差,且在校學習與生活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作用便在于緩解小學生心理壓力,幫助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因此,心理壓力如何緩解,健康心理狀態如何引導的內容需要成為新時期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基本內容。從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拓展與豐富的角度看,教師也應當注重心理壓力緩解相關內容的引入,并基于新的教育內容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上的調整。
新冠肺炎對于個體生命健康具有十分嚴重的威脅,即便是國內疫情已經得到了較為良好的控制,但大多數小學生對新冠肺炎疫情缺乏完整認識,其也并未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一部分小學生的個人健康習慣相對較差,思想意識層面也未對健康與防疫形成系統性認知。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看,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十分重要,這也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拓展中,正確健康理念樹立的內容需要成為核心內容。正確健康理念樹立的內容中應當包含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具體影響,以及新冠肺炎嚴重性等內容,同時也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與醫療衛生教育內容的有效融合。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中正確健康理念樹立的內容十分單薄,與正確健康理念樹立相關的內容也十分稀少,這也使得疫情下心理健康教育中正確健康理念樹立內容的拓展具有很大難度。
新冠肺炎疫情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效拓展和豐富后,教師應當更為關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3]??謶中睦砜朔热莸耐卣怪校處熆梢砸劳写髷祿_解讀疫情影響,以及政府在抗擊疫情上取得的具體突破,幫助小學生更為系統、客觀地認識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例如,教師可以羅列新冠肺炎治愈人數,以及青少年感染新冠肺炎疫情的比例,借此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小學生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過度恐懼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中,消除恐懼最好的教育策略便是聯系實際案例,引導學生正視客觀事實,對客觀事實形成透徹的認識后,小學生也可以直面恐懼心理。這一狀態下,依托大數據正確解讀疫情以及疫情的影響,讓學生可以認識到后疫情時代與疫情影響下的差異也是相應教育內容拓展后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這對于提升學生恐懼心理克服效率也有很大幫助。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了心理壓力緩解相關內容后,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應當專項拓展活動緩解學生心理壓力,確保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狀態正常。例如,教師可以開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團隊建設活動,諸如編演一些與抗擊疫情相關,與居家防護相關的情景劇,讓學生在相對輕松與快樂的氛圍中了解一些防疫知識,這對于學生心理壓力的緩解有很大幫助。后疫情時代下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其他教育很容易導致學生學習壓力的增加,學習壓力也容易轉化為具體的心理壓力。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學生心理壓力緩解相關內容需要成為主要的內容,但引入相關內容僅僅是一個基礎,科學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將動態的教育進程作為學生心理壓力緩解進程十分可取。為此,教師可以基于情境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的綜合運用,開展一些趣味性更強,整體氛圍更為輕松的心理健康教育拓展活動,借此更好地緩解學生心理壓力。
正確的健康理念樹立內容有效引入下,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出教育引導者這一角色的作用,科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要摒棄以往的教育策略,避免機械性地講解教育內容或知識,而是要通過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在問答式互動中進行相應知識的傳遞與講解,讓學生能夠對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健康理念”形成更為透徹的了解。例如,教師可以結合一些防疫相關公益視頻、科普視頻,從健康與正確防疫的角度講解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將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與醫療衛生教育內容有效聯系在一起。設置一些正確防疫相關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判斷并提供對應指導等教育策略同樣可取,在有效的問答互動與引導中,教師也能更為有效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
新冠肺炎疫情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產生的影響需要被較好地兼顧,除了給予心理健康教育足夠重視外,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拓展與豐富也要得到應有關注。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發起者和驅動者,其一方面要基于疫情影響進行教育內容的有效組織,另一方面則要根據重點教學內容有效組織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通過科學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教育活動的調整與優化,更為有效地凸顯出特殊情形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避免這一特殊的教育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