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貞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漢濱高級中學 陜西安康 725000)
教育心理學理論認為,思考常常源于問題的提出。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如何就文本進行課堂提問,教師與學生思維碰撞的效果對學生的思維品質的培養起著關鍵性作用。如何讓閱讀課上的提問激發學生更加積極的思考,有效的思考,甚至深度性思考,筆者通過教學實踐,就如何運用提問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行相關探討。
面對繁重的教學任務和巨大的升學壓力,不少高中英語閱讀課堂過分強調詞匯和語法知識,忽視了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聯系,導致了閱讀教學只關注表層文本事實信息、應試為主、忽視主題語境和語篇意識、思維品質關注不夠等問題。不少教師在閱讀課上的提問設計彼此缺乏邏輯關聯,未能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提問問題忽視了語篇文本的內在邏輯和情感脈絡。有些提問僅限于文本顯性問題,沒有激發學生去讀懂作者的弦外之音。這些零散信息的提問無法讓學生在閱讀課上有深度的思考和批判性思考,更無法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 年版)》指出,思維品質的發展有助于提升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高中英語閱讀課上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學生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展開,而提問就是這些環節中最重要的閱讀教學策略。據研究調查,提問在英語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活動占20% 到40% 。“教師提問一方面能刺激學生參與課堂交流的欲望、保持并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能幫助學生調整輸出的語言,使其理解性更強。”[1](Richards &Lock-hart,1996:185)
筆者以必修五Unit1 John Snow defeats “King Cholera”閱讀教學為例,具體闡述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運用提問,在內容和意義的構建基礎上,提升學生的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更加側重提出邏輯思維培養的問題,以期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而這并不是說,在問題設計時一味追求難度,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設計問題鏈,問題由點、線、面發散,問題在深度、廣度和難度上逐漸升級。同時在提問中,要善于提出從理解性問題到應用性問題、從分析性問題到評價性問題等有層次的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由低階段向高階段穩步提升;同時,教師要啟發學生積極參與,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教師在提問過程中,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針對不同學習水平、不同性格的學生提出有差異的問題,以幫助他們主動完成知識和意義的建構。本篇閱讀課讀前針對文章標題: John Snow defeats “King Cholera”和圖片,設置三個問題:Who was John Snow? What was“King Cholera”? How did he defeat“King Cholera”? 以這三個問題為主線展開文章的閱讀。在閱讀過程中以這條主線引導學生提取事實性信息,并在閱讀中關注與John Snow 的actions 相關的關鍵詞,借助此去梳理John Snow 的研究步驟,培養學生邏輯思維。
閱讀前引導學生根據文章標題進行預測,并迅速提取背景信息。閱讀中的小組討論活動,為學生創設一個情景和與文本相似挑戰的任務——針對月河污染問題,制訂調查計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去分析和判斷問題,并得到相對應的方法和結論,將批判性思維順利遷移。閱讀后的小組活動呈現以后,學生有了切身體驗,就此追問學生:Is it easy for you to plan this investigation? You can imagine how hard it was for John Snow to do his research successfully.激發學生理解John Snow 堅定的科學精神。
在讀后活動中,教師就“漢陰月河”提問,引導學生理性分析月河存在的污染問題,可能原因和調查計劃,制訂出研究步驟。在小組活動中,繼續追問學生在研究中可以使用的方法,發散思維。在此活動中,學生因為有了之前課文中John Snow科學研究步驟的積累,這個讀后活動中思路清晰,由閱讀中的輸入再到實際生活問題中的輸出,體現了遷移和創新。
在閱讀教學提問環節,教師對于文章細節的提問,可以引導學生逐步建構閱讀篇章的細節及局部意義;教師對文章整體含義的提問,可引導學生逐步建構文章的整體篇章意義;教師不同的提問類型與方式還可以引導和幫助學生提升對不同閱讀技能的掌握。
顯而易見,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積極主動地思考,能極大地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閱讀前的提問,應該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引起學生對閱讀篇章的好奇和感知,抓住學生的興趣,或引出話題或組織學生預測,激活已知并分享已知;閱讀中,從篇章大意到段落大意,從整體到細節,指導學生閱讀方法,引導學生整體把握,細節思考;閱讀后分析,在找尋問題答案的過程中內化文本信息,深入理解文本含義。并就文章人物、故事、作者態度等進行討論,進一步激發學生思維,由淺層問題到深層問題,由文本顯性問題到文本隱形問題,再到文本超越性問題,以期達到意義的建構。學生在老師設置的提問過程中,思維一步步被引導和啟發,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追問,在這樣環環相扣中激發學生思維的創造力。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問題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教師提問可以鍛煉學生的敏捷性和靈活性,促進學生思維的復雜性,然后激發思維的創造性。以提高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問架起了學生語言與文本內容、學生思想與文本內涵之間的思維橋梁,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使英語學科素養落到實處。英語閱讀教學的本質是引發學生發展閱讀技能、提升思維品質。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多角度思考,設計出更有思維含量的問題,在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訓練過程中,進而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形成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