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蘭
(橫縣職業教育中心 廣西橫縣 530300)
“工匠精神”是指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追求完美和極致、視技術為藝術的職業追求,勤奮踏實、樂業敬崗的精神品質。根據酒店行業人才需求的素養要求,酒店行業的工匠精神可以概括為“樂業敬崗”“精益求精”“卓越創新”。將工匠精神教育貫穿于中職教育的全過程不僅能培育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增強學生職場競爭力,也將提升職業教育的競爭力、影響力,這樣才能讓職業教育得到更加廣泛的認可與青睞。
中職學校酒店專業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應該是一項長期、全面、慢慢滲透的工作。因此,教師根據學生和學校的具體情況將工匠精神滲透到中職學校酒店專業教育教學中,其次校企雙方應當將工匠精神的培養滲透到中職學校酒店專業的基礎課程、課外拓展課程和實訓課程等多個領域,努力培養出適合酒店行業崗位所要求高素質高素養的行業人才,以推動酒店行業科學健康發展。
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需要載體,需要借助課程教育教學的過程。因此,工匠精神的培養并不是某一門課就可以解決的,而是需要將酒店工匠精神融入到中職學校酒店專業的各類課程活動中,并形成中職學校酒店專業工匠精神的課程體系。學生工匠精神培養的重點課程是核心課程,主要是學生職業素養塑造、核心職業技能培養密切相關的課程,其中要以專業技術課程和實踐實操課程兩大塊的重點課程為重中之重。例如,通過校企合作開設專題講座、經驗交流、參與課程模塊教學、提供課程實踐指導等方式,企業與學校一起對酒店專業學生工匠精神進行培養。專業基礎課是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匠精神培養也需要滲透到專業基礎課,酒店專業的基礎課理論知識多而泛,導致學生聽不懂、不想看、不想學,久而久之就會覺得專業基礎課沒有用,如何讓學生想學呢?以《飯店管理概論》這門基礎課為例,這門課學習的目的是了解飯店的管理,內容涉及面很廣,在沒有實施工匠精神培養前,學生對這門課厭學,主要是學生沒有上進心,通過工匠精神的培養,學生的學習情緒提高不少,課堂不再是老師講,而是師生互動,學生主動學習。所以,在酒店專業課程體系中滲透工匠精神,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酒店專業的教學改革,除了知識與技能,還應該加入精神的培養,故,工匠精神的滲透應該是教學改革的重點。滲透工匠精神不應只是理論上的滲透,而是滲透到學生服務理念、職業品質、職業技能等方面,這些方面可以快速實現應用的教學內容。同時,針對學生所處的不同學習階段,有針對性地選擇工匠精神培養的內容,比如在一年級的時候,側重培養學生對酒店專業的認同感,需要在形象設計、酒店溝通服務、飯店概論等課程中反復修煉,培養學生的職業形象,不斷灌輸酒店服務理念;在二年級,則側重于培養學生熟練的酒店技能,增強學生未來從事酒店行業的信心,可以在餐飲服務、客房服務、前廳服務等核心課程中將基礎管理理論與酒店服務流程、服務規范相結合,讓學生了解為什么做,為誰做,做什么,嚴格把握酒店服務規范,認真引導學生在酒店服務中吃苦耐勞,追求細節,精益求精,卓越創新;三年級實習前則側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端正職業態度,培養良好的職業習慣,當學生真正面對客人的時候,在良好的制度范圍內,在酒店前輩的指導下,借助于同事身體力行的示范以及學校所學到的知識案例,加上現實的真實場景,在實踐實操中學習體會酒店工匠精神對自己工作狀態的影響力,并且在工作中逐步形成樂崗敬業、精益求精,卓越創新的酒店工匠精神。
酒店服務行業人才缺失,而中職學校酒店專業近年來招生都不理想,因此,培養酒店行業需要的人才迫在眉睫。酒店服務工作是一門人與人的交往藝術課程,所以,酒店專業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領域不應該僅限于專業課程,還應該滲透到第二課堂,多設計一些融入工匠精神的職業教育活動。
比如說可以尋找職業偶像,起到酒店行業榜樣作用。日常生活中,很多中職學生心中都會有偶像,教師在和學生交流中時發現,現在的學生并沒有因為顏值而去喜歡一個偶像,而是被偶像身上的某種所認可的優秀品質所吸引,所以在職業教育領域也可以替學生尋找心中的偶像,而這些偶像最好的人選就是選擇酒店專業人士,尤其是學校內優秀的校友,以他們為學習的好榜樣。酒店專業可以通過舉辦講座或者開展校友交流,將酒店行業中取得優異成績的人才請回學校,請他們講講其發展歷程,分享一下樂崗敬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職業精神如何鑄就了他們的成功。
此外還可以配備學業導師,發揮引導作用。這幾年,中職酒店專業的招生很不理想,這個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學生對酒店專業的了解程度和認可度不高,為了能夠正確地引導學生對酒店專業的認識,學校除了在班級配班主任之外,還應該給每一個班級配一個專業的老師擔任學生的導師,負責對學生職業規劃、酒店專業的學習、酒店就業擇業等方面進行專業的指導,學校還應該對導師進行考核和有一定的激勵獎勵制度,學生導師應該對不同年級的同學開展針對性的指導,比如高一側重對學生專業知識、酒店職業規劃等方面的指導,高二的時候側重于學生專業技能、職業品質方面的指導,高三實習前側重于學生實習信任、心態調整、就業擇業等方面的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酒店專業,樹立正確的職業觀,適應職業的發展。
另外,還可以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學校需要強化校外實訓基地,借助合作酒店的資源,為學生提供各種實踐機會。比如酒店提供的勤工儉學崗位可以優先提供給酒店專業的學生去實踐,酒店舉辦的各種大型會議、宴會接待,尤其是一些高規格的接待活動可以吸引學校酒店專業優秀學生參加,還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酒店行業舉辦的各類職業大賽和員工活動,引導學生多關注行業動態和發展趨勢等;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不同層次的專業技能競賽,對于激發學生創新精神,追求卓越,提升學生專業技能水平具有很強的激勵作用,學生除了可以參加酒店內的職業技能比賽、校內的專業競賽外,還可以努力爭取參加市級、區級、國賽等。學校也可以與合作酒店一起設計各類專業技能比賽,或者與其企業員工合作比賽,以擴大學生參與專業競賽的面,通過合作酒店贊助,比如說經費、競賽獎勵、提供技術指導,擔任比賽評委等多種方式參與到專業競賽中,讓學生有更多的接觸和交流,讓學生更好地體會什么叫專業水平,什么是優秀工匠。
中職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一環,其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在實訓實踐中培養中職學生較強的專業技能。而工匠精神的滲透就能充分發揮中職學生的技能特長,把技能特長培養與工匠精神塑造融為一體,通過實訓實踐項目來推動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古人有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學中,首先通過實訓項目的策劃入手,把學生對酒店管理的整個實踐項目以文本的形式記錄下。其次通過帶領學生進入實訓實踐酒店,進行實訓實踐,并與實訓項目文本進行對照,發現問題進行修改并進一步實施。再次,通過把酒店管理專業人員對實訓實踐項目提出合理化建議,并結合實訓項目策劃進行整改。最后繼續在實訓項目中實施并找到相應問題。這一系列的實訓實踐過程,不僅將課堂學習的內容轉化為實操能力,而且通過這種精益求精、勇于實踐的做法來塑造中職學生的工匠精神,從而引導學生在實訓實踐中滲透工匠精神。在學生企業實踐環節,首先是學校要有駐廠老師,駐廠老師主要是對學生思想教育,學生日常管理與企業的對接等。其次是合作企業的人員對學生的職業技能教育,企業人員把企業文化和理念輸入給學生,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并把在學生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反饋到駐廠老師,便于今后的教學。由此一來,學生在實踐環節,逐步滲透吃苦耐勞、樂于敬業的工匠精神。
如何知道酒店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水平怎樣,課程考核的導向作用很重要,必須創新評價機制。將工匠精神融入課程的評價模式中,科學設計考核模式,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學習,促進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程學習之中,避免敷衍的情況發生。在課程考核中按照項目教學,將工匠精神納入課程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并根據教學目標設計考核標準,職業道德、職業品質、職業能力各占相應的比例,體現以考核杠桿撬動工匠精神的作用。
通過學校和企業深度合作,學校老師與酒店企業的師傅聯手,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專業素養為目標,將酒店專業設置與酒店行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酒店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酒店崗位工作過程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在實踐中讓學生更加近距離地體驗和感受酒店工匠精神,并且以自身的實踐活動相結合,讓學生從角色上轉換,從學生轉換到酒店職業人身份,真實的體驗酒店行業崗位所需,真正成為工匠精神的踐行者和傳承者,而且“工匠精神”的培養,有利于促進中職教師的科研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工匠精神”的培養,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從而提升企業對于學生和對學校的認可度,促進校企合作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