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輝
(安徽省淮北衛生學校 安徽淮北 235000)
跳遠是體育課的必學技能,該項運動主要是通過人體在全速助跑以及靈活起跳,并且在空中進行科學的姿勢與動作,最后以雙腳落地距離計算的體育項目。所以在沒有技巧的前提下,將無法發揮學生自身的能量,跳遠的距離也會受到限制。通過系統的研究教師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幫助學生提升助跑與起跳點技巧。
助跑是跳遠運動的基礎,所以也可以理解為跳遠是通過助跑發展的結果。如果學生連基本的助跑技巧都不能靈活掌握,對于跳遠這項運動將無法發揮到極致。當大家在路邊行走看到一定寬度的壕溝時,通過一步很難邁過,所以人們通常要加上幾步助跑,才能使全身的力量集中發揮,從而越過壕溝。同理,當人們在駕駛汽車時,若想穿越同樣的坡度時,那么快速行駛的汽車一定會比慢速行駛的汽車要沖得要遠很多。這件實際生活案例,足以讓學生們信服,快速的助跑對提高跳遠成績有一定的積極影響作用[1]。
在跳遠中,助跑速度將直接影響跳遠的成績。跳遠助跑的核心內容就是使學生能夠擁有最快的助跑速度,是跳遠在進行前的關鍵點。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以及行為習慣,使其摸索合適的助跑姿勢與加速方法。下文將詳細介紹主要的助跑姿勢與加速方法:
1.助跑的起動姿勢
助跑最開始的起動姿勢將直接影響助跑的穩定性與準確性。助跑的起動姿勢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從靜止狀態開始,一般采用兩腿微曲、兩足左右平行站立的“半蹲式”,或兩腿前后分立的“站立式”起動姿勢。另一種是走幾步或走跳步結合踩上第一個標志點,行進間開始的起動。這種方式,前三步的步幅和速度變化較小,有利于提高助跑的準確性。第二種方法,助跑則比較自然,動作比較放松。但由于是動態,每次踩上標志的位置和速度不易控制,對準確踏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可以針對這兩種方法進行實際演習
2.助跑的加速方式
助跑的加速方式也分為兩種:一種是積極加速,一種是逐漸加速。積極加速方式是從助胞一開始就跑得很積極。步頻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上,這種加速方式能較早地擺脫靜止狀態,并獲得較高的助跑速度。其特點是助跑開始幾步的步長較短,步頻較快,上體前傾也較大。這種助跑方式適合于絕對速度較快的運動員。但因助跑動作緊張,起跳的準確性差,所以世界優秀運動員很少采用這種方法。逐漸加速方式一般是在加大步長或保持步長的基礎上提高步頻。這種加速時間較長,加速過程比較均勻平穩。所以,跑的動作比較輕松、自然。起跳的準確性較好,每次試跳成績也較穩定。國家許多優秀運動員都會采用這種方式[2]。
起跳主要的目的是使學生在保持一定的水平速度情況下,能夠充分發揮出自身最大的力量進行能量的爆發。在跳遠開始時使其擁有最大可能的垂直速度,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做到起跳時動作干凈利索、并且動作規范,最重要的一點時間必須要短,一定要保證起跳迅速。進而更好與助跑完美結合,幫助學生提升跳遠成績。以下針對教師在中職體育課堂中對學生進行跳遠訓練所開展的具體措施以及總結出的教學經驗:
1.由于中職院校體育教學環境的局限性,可以先對學生開展短距離的訓練。騰空步擺動腿著地,隨之迅速轉入助跑跳成騰空步,重復練習。對于這一過程最重要的是來回切換,在練習速度由慢到快,動作幅度由小到大的過程。起跳方向向前,上體保持正直。起跳要求“三快”——起跳前步頻快、著地快、起跳速度快。起跳在保證“三快”的前提下,注意力集中在擺動動作上,尤其是擺動腿,所以教師在這里可以給學生繼續標準式的示范。隨著擺腿速度、幅度和力量的加大,騰空步的高度和遠度相應加大,對學生進行系統化的要求。
2.也是通過短距離的訓練,組織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站立式起跑,在聽到教師“跑”的口令后,迅速起跑,鍛煉學生的反應速度以及其跑步速度。跑動中聽到信號時,必須及時、正確地用起跳腿進行起跳,教師觀察學生的起跳是否及時,并且做到動作正確。教師督促學生自覺地嚴格要求自身,在快跑中聽信號起跳。讓中職學生清楚這種形式的訓練,能夠直觀反映出學生的反應能力以及對教學傳授的起跳技巧掌握程度的機會[3]。
根據上述文章所得,跳遠運動對學生的技術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教師在體育課堂中進一步引導與傳授,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助跑以及起跳等相關技巧,幫助學生提高跳遠成績。鍛煉學生的身心發展,促進體育課堂的高效教學,并且其他教育學校也能將跳遠運動進行普及,使跳遠技巧有更深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