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秀麗
(太原市衛生學校 山西太原 030012)
中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主要是培養學生的醫學影像技術能力,使其在實際工作中能依托于自身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臨床操作能力完成相關工作。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各種應用新技術的新型設備層出不窮,醫療系統中各項醫療設施的更新升級速度也非常快,只有積極地應用新型醫療設備才能切實地提升綜合醫療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但在此背景下,對醫療設備的操作人員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對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教師來說,只有不斷優化自身教授手段,培養學生聯系理論與實際的能力,才能顯著地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才能更好地幫助其獲得職業發展。
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核心是讓學生在實際工作中輔助臨床提供含有最大信息量的高質量圖像,幫助臨床醫生更清晰地了解病人的病癥,從而制定更加科學的康復計劃和手段。醫學影像學具有非常明顯的獨立特征,在學科中不同程度地涉及了醫學、工程學、物理學等多個學科,是理、工、醫結合的產物。在實際工作中,操作人員不僅要充分了解相關醫學專業知識,還要了解設備的各項技能,能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并且充分運用設備的檢測、拍照功能,既能從事技能檢查操作,又能對相關疾病進行診斷。對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學生來說,不僅要使自身的學習能滿足以上要求,還要培養自身的影像技術,若不能為醫生提供高質量、清晰的影像片,會對臨床醫生的診斷帶來影響,甚至會造成誤診或漏診的情況。在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教學大綱中詳細地要求了實驗課的占比,體現出該專業多學科交叉和涉及知識面廣的特點,將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臨床課進行有效的連接,直接影響后期的臨床實習效果[1]。
在醫療機構當中,醫學影像學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對臨床醫生的診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但是在中職衛校的教學中卻存在較多難點,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以下幾點原因:第一,該專業涉及的影像技術種類較多,不同種類的影像技術具有各自的應用范圍和成像原理,但中職衛校普遍存在課時較少的問題,教師需要在非常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大量知識的傳授,課程的設置為教師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第二,中等職業學校的招生對象為初中畢業生和具有相同學力的社會人員,但普遍成績不太理想,學生的學習素養與普通高中相比具有很大短板,為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講解難度系數很高的專業醫學知識,對學生來說,學習難度很高[2]。
由于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實踐性很強,教師在安排課程學時,應保障總的實踐學時占總學時的50%以上。醫學影像技術教學學時少、內容多,一直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一大難點,如何在有效的時間為學生傳授更多的專業知識一直是備受專業教師關注的重要問題。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課堂教育都是以教師講解、學生聽講的方式進行,單方面的理論灌輸不僅讓教師對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不甚了解,并且由于理論知識難度大、枯燥性強,很難全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或者會出現學生理論考試分數很高,但是臨床操作能力很弱的現象,動手能力差,理論與實際脫節嚴重[3]。通過提高實踐學時的占比,讓學生在實踐中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通過實踐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印象;并且在實踐中還能加強學生與教師的互動頻率,讓教師更清晰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其能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及時調整教學方式與教學進度。同時,通過實踐操作,還能加強對學生的吸引力,讓學生更好地跟隨教師的授課節奏學習;通過實踐引發學生的深度思考,發現自身在實踐中存在的不足;在與教師的互動中及時解決問題,適當的互動能使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吸收知識[4]。
實踐是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必要要求,課堂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實踐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在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后,在自身的指導下鼓勵學生上機操作。但在學生的實踐操作過程中,教師應全程陪同,并密切關注學生的操作方式,及時糾正學生在操作中出現的問題,加強學生的印象,從而提升教學的整體質量[5]。
中等職業院校也應積極探索和大型醫院建立長期穩定的深度合作,共同建立見習基地,讓學生在理論學習的間隙有更多的機會進行臨床操作,從而是教學質量更好。
綜上所述,醫學影像技術水平對臨床醫生的診斷產生直接的影響,尤其在醫學影像數字化發展的今天,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使其能在實際工作中充分發揮出影響設備的最大功能,為臨床醫生提供高質量的圖像是專業教師的最終教學目標。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了解本專業的學科特點,優化自身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才能為醫療系統輸送更多技術過關的專業人才,才能使我國醫療行業獲得更健康的長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