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天嬌
(武漢音樂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 湖北武漢 430000)
2020年的新冠疫情,給傳統的線下授課方式帶來了巨大挑戰,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全民上網課”成為了教學主流方式。許多學校基于學生實際情況,積極探索智慧課堂建設,建立了多媒體網絡技術輔助的英語教學、測試和評價新模式,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主動探索能力得到充分有效的鍛煉和提升。隨著師生返校和疫情防控常態化,探索將多媒體網絡技術有效融入初中英語教學全過程,建設智慧課堂,實現線上線下有機融合,對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
2018年教育部公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構建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智慧課堂是以“互聯網+”的思維方式和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課堂。其實質是通過對學生動態學習數據采集分析,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搭建師生即時交互的平臺,從而實現教學決策數據化、評價反饋即時化、交流互動立體化、資源推送智能化,促進全體學生實現符合個性化成長規律的智慧發展。智慧課堂的“智慧”不僅在于物理空間和教育教學設備的智能化,更在于通過網絡空間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多樣性、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和學習輔導的針對性。
傳統教學課堂上教師主要依據教學課件面對面地向全班學生按照統一標準授課,仍然是以教師和課本為中心。對于初中生,尤其是較低年級學生,如何培養其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是英語教學的重點之一。在智慧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輔助工具將形式多樣的教學素材和情景語境向學生進行展示,學生也可以在多媒體輔助工具的引導下對文字資料、圖像資料以及微視頻等資料進行主動學習和討論,極大地提升了初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體驗感和參與感,從被動的“要我學”轉變為“我想學”和“我要學”,學生從知識的被動接收者,轉變為主動學習者,老師從知識的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的引導者,從而體現了學生在英語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在移動互聯網及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獲取大量豐富的教學資源和信息,如許多優質網絡公開課、微視頻等。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大綱和不同章節的教學內容,從網上學習優秀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課程資源,進行加工和整合,合理提取并設計教學素材,根據課程教學目標和學生興趣點,提高教學效果。通過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共享和共同進步。
在智慧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教學軟件,實現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從而提升指導幫扶的針對性和精準性。以利用雨課堂開展人教版英語九年級Unit 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教學為例,該單元主要是向學生講述不同國家的禮儀習俗。課前,教師可以通過雨課堂將前期收集的不同國家禮儀習俗的圖片、視頻等資料作為預習內容發布給學生,學生通過網絡教學資源進行提前預習,遇到不懂的內容可以在相應知識區點擊“不懂”按鈕來標記反饋,也可以在討論區交流自己遇到的問題尋求解答,教學軟件也會記錄預習過程,生成學習數據。課上,教師建立線上班級,與線下課堂同步開展教學,學生可以按照不同國家禮儀進行分組,共同討論完成學習任務。教師隨時發布測試題,設置答題時間,學生完成后雨課堂可立即分析答題情況,呈現可視化數據。課后,教師可依據所收集的學習數據按學習小組發布個性化作業,并根據作答情況提供針對性地輔導。通過線上、線下交流互動,教師可以創設一個活潑、輕松的學習氛圍,以學生為中心讓其自由討論交流,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展示自我、提升自我。
由于智慧課堂對物理空間和儀器設備的要求比傳統課堂更加嚴格,整體建設所需要投入的費用相對較高。目前在初級中學,智慧課堂建設的普及率還比較低,許多學校的智慧教室通常是作為學生課程體驗教學使用,無論是從數量而言還是時間而言都無法滿足學生需求。
智慧課堂帶給初中英語教學的便利是多方面的,但也對教師自身能力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從海量的網絡資源中如何檢索到符合教學要求的教學資源,以及多媒體設備和軟件的操作和使用等。同時,教師和學生對其使用也比較片面,主要集中在英語聽力和閱讀等練習中,在口語、寫作等方面的使用效能相對不足。
多媒體可以通過圖、文、聲、像、視頻等各個元素生動、形象地展現教學內容,從而激發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教師要積極熟悉、了解多媒體工具和方式,多利用視頻、音頻等形式多樣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趣味性和知識性相結合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通過互動平臺的搭建,讓不同知識背景和學習進度的同學都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自主開展學習和討論,而教師在這個平臺過程中要積極發揮引導作用,根據智慧課堂提供的學生學習行為數據,全面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制定個性化的學習指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