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翔
(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溫州 325000)
隨著信息化網絡化的發展,信息技術幾乎涉及了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和行業的各個領域。教育行業關乎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和未來職業規劃,所以在對信息技術的利用上自然是不會落后的。教師要學會利用這個網絡大平臺,不僅要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也要改善班級的管理制度。從改善課堂的學習氛圍做起,加強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結合,讓課程也變得網絡化和信息化,緊跟時代的步伐,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從改善課堂氛圍做起,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積極性[1]。
信息化教學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最大的差別在于信息化和網絡化。這也是此教學方式最大的特點,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在線上進行學習,避免了傳統課堂的呆板,強硬的管理模式,在授課方式上教師通過網絡講解,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主觀思考能力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在不違反課堂紀律的情況對課堂知識也可提出異議。
從教學內容來說,教師可以從書本中跳脫出來整合和利用網絡教育的數學知識進行授課,拓寬了學生的數學知識面,在面對難點和重點時可以有明確的劃分。從教學評價中也可以看出高職數學信息化的應用發展了多元化的評價模式,教師在對學生做出期末評價時不僅僅從學生的成績出發,而是將日常的課堂表現和到課率也納入評價的標準之中,將單一的評價方式變得越來越靈活和人性化。
任何形式的數學教學評價的目的無一例外都是為了學生更好的發展,但是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和片面性,單單考察成績不能針對性地讓學生認識自己的不足,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信息化的教學評價方式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做出了最充分的考量。教師也要運用好信息化平臺,在改善教學評價時運用循序漸進的方法讓學生漸漸適應并融入,教師可以通過直播簽到的方式讓學生按時上課,在網絡課堂上也要注意課堂管理和遵守課堂紀律,通過簽到的方式代替點名,不僅節省了課堂管理時間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時間。
除了將上課率納入評價體系中,教師也可以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討論納入教學評價中,在課堂中,教師要積極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展開積極的討論和思考,避免呆板,枯燥的上課方式,教師在課上可以隨時解答學生的問題,讓學生及時查缺補漏。因為網絡課堂不像實體課堂一樣,教師和學生同在一個空間中,網絡課堂實現了教師與學生的分離,教師在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時,可以根據學生上課的時長和查看課程資源的進度條來檢驗學生的課堂情況,也可以通過查看學生的學習記錄來判斷學生的學習態度。
教師要注意在對學生的成績做出測評時一定要合理分配課后練習、階段性測驗和期末成績的占分比。將日常的成績也相應地納入綜合測評和教學評價中,教師一定要打破進行教學評價的慣性思維,要用專業的教學態度對待學生的綜合測評,教師想要從根本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不僅要從期末測評抓起,更應該注意學生學習的點點滴滴,讓學生在任何有效的考試考察中都能做到認真,仔細。讓學生通過教學測評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針對性對數學知識點進行改錯和學習促進學生綜合發展。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不僅可以檢測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可以最大程度體現出學生的日常表現和學習態度,讓學生及時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針對性做出改正。
教師在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時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訴求來進行授課。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特色課堂來保持學生的課堂專注力,在課堂進行之前要讓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工作,對于相關數學難點做好標記,在上課時教師可以與學生互換角色,學生依次進行知識點的講解,教師在課前對于數學知識模塊做好劃分,讓學生都參與到講課的體驗中。
讓學生參與授課的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預習,不只是對于知識的預習停留在表面,學生通過互換角色進行授課,可以及時察覺出自己預習的不足之處,在教師進行知識點講解時可以提高學生的關注度和注意力。教師在利用信息化教學方式進行數學授課時可以借鑒其他學科的授課方式,讓學生做到耳眼手并行,增加實踐性的課堂互動,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動手能力;對于數學難點如數學公式和推理運算,教師可以利用學校資源以及網絡資源對學生進行實體演練和操作,直觀地表現推理過程和演變過程,讓學生不只是通過聽講的方式來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在演練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相應對學生進行提問和練習,增加學生聽課的興趣和注意力[2]。
在網絡課堂中,其他同學也可以參與到答疑解惑的過程中指出某位學生不正確的解題思路,通過在網絡課堂中的討論,加強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改善學生不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課上做隨堂練習及時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并及時做出反饋。在設置網絡課程時,教師可以在每節知識點后面穿插隨堂練習題,在課程講完之后練習題隨即彈到學生學習的頁面,讓學生做到對數學知識點的鞏固與思考。
網絡化的課堂不僅可以體現出學生在課堂中學習情況和學習表現,對于學生課后的表現和練習檢測也起到了很好的觀察作用。教師在授課完成之后,可以在線設置課后練習,對于課后練習的線上檢測設置答題的有效期限,讓學生完成之后能夠在線提交,教師通過設置課后題的有效期,可以看出學生對于知識的積極性和渴求度。在課上學生與學生可以交流學習心得和對數學知識學習的學習經驗,通過多人討論和交流及時反思自己的不足,讓學生做到共同進步共同成長[3]。學生在做完課后練習之后讓學生及時提交自我評價表,通過對自我評價讓學生加深對自己數學缺陷的認識;教師的及時反饋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信心和積極性。教師也可在網絡課堂中開展數學考試,讓學生在做完習題和檢查完畢之后在線提交,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提交的時間來估量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
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和所有學生都處在一個空間中,有些學生把握不好自己的答題時間和檢查時間,會出現答不完題等盲目跟風交卷的情況,網絡課程的設置可以友好地避免此情況的出現,因為學生都在不同的地點和空間中,避免了跟風交卷的現象,也鍛煉了學生對于答題時間的把握能力,對于不同題型的應對能力。學生在答完題之后可以自行搜索標準答案,給予學生適當的學習壓力,讓學生將壓力轉化為學習動力,教師注意在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驗和測評時一定要按照合理的方式進行[4]。
綜上所述,高職數學課程與信息網絡化課堂模式相結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實體課堂進行課堂管理的難度。同時也增加了學生課程的參與度和學習氣氛。通過信息化的教學,高職數學教師可以利用網絡上的數學資源并將其進行歸類整理傳達給學生,避免了書本教學的模式化和固定化,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可以發散思維;吸收具體知識點。同時在教學評價上,高職數學信息化教學改革也拓寬了對學生教學評價的渠道。讓教師不只是通過成績來了解學生,更多的是通過日常表現和學習態度等方面來綜合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高職數學通過信息化教學的改革讓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和生動,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了學生有效的學習,也是我國教育事業前進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