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鳴
(常熟高新園中等專業學校 江蘇常熟 215500)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信息技術迅速發展,同時也為教學創新提供新思路。在中職電子電工專業課程中融合信息技術,可以實現基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與電子電工技術相融具體指在電子電工課程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用數字化教學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進而是提高課堂效率。實現電子電工課程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可以完善傳統的教學模式。一部分電子電工基礎理論相對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信息技術的引入可以很好地改善這一現狀,將抽象的內容以聲音、圖像、動畫等方式呈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充分理解掌握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成果。[1]除此之外,電子電工專業課程具有較強實踐性,課程安排中的實踐操作內容較多,受課堂教學時間以及學校教學條件等因素限制,一部分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操作不能在課堂上實現,僅依靠教師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無法滿足學生需求,針對此情況,引入信息技術可以將實踐操作內容以動畫等形式為學生展示,讓學生對實際操作有所了解,以此來提升教學質量。
傳統的電子電工教學課堂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在教學中,教師多采用知識灌輸的教學方式,教授學生基礎理論以及實踐操作,沒有做到教學理念與時俱進,同時,教學方式得不到更新,學生在這種環境下,難以產生學習興致。為更好地將信息技術融入電子電工專業教學,首先應落實理念的整合,更新教學觀念。教師意識到信息技術與電子電工技術相融的重要性,認識到信息技術可以提高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并積極完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另外,教師在教學中應視學生為課堂主體,以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以及綜合能力培養為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調動學生的學習意識,重視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先進的教學理念能夠推進教學發展,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指導。[2]
多數中職院校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意識,又因電子電工專業集抽象理論與實踐于一體,進而導致很多學生很難對傳統電子電工專業課程提起興趣,學生難以提升相應的電子電工專業技能。為保證電子電工課程教學有效進行,可利用信息技術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還應對電子電工技術教學課程進行合理設置,及時調整教學內容,進而充分落實信息技術與電子電工課程的融合。這就要求專業課教師在教學中以因材施教原則為根本,依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開展信息化教學,使得課堂教學在培養學生知識理論以及實踐培養的基礎上,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將學生的目光吸引到課堂教學中,加深學生的理解。通過信息媒體技術可以使學生的目光不再局限于板書、課本,聲音圖像等數字信息的展現,可以激起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當下的很多學校在管理教學資源方面還不夠完善,很多都是追求教學資源的多樣性和多樣化,但是卻疏于管理和優化,這樣的情況下就容易出現新教學資源上傳到平臺上,沒有明確的分類和管理情況下導致混亂,當學生需要查詢和下載的時候無法準確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資源。大部分學校都是將教學資源堆積起來,不夠清晰化,無法高效獲得。還有一些學校直接購買一批教學資源上傳存放,低效且浪費率太高。
就目前電子電工教學來講,中職院校中的信息技術教學資源以及電子電工教學資源非常豐富,教師應將教學資源進行整理,篩選促進教學的內容,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工作,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的關鍵在于將其數字化,為教學提供方便,并打好堅實基礎。值得一提的是,針對相關的教學資源應進行統一管理,使相關信息以此得到擴充,實現教師之間的資源共享,進而提高整體教學質量。[3]
為更好實現電子電工專業課程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有必要創新教數學方式,提升學生探究意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綜合素養。例如,在實際教學中,將探究性的教學方式作為新型教學方法,合理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使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理解,同時這種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以及探究意識,在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創新教學模式的同時,教師積極應研究教學案例,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并結合學生的學習進展,及時更新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好地進行電子電工專業學習。此外,合作學習模式也可以引入到信息化電子電工課堂教學,其目的在于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教師提出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問題,將學生進行分組,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討,學生將自己的看法與其他同學的見解進行對比,通過共同探討,得出最終結果。[4]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做好指導工作,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及時講解,糾正學生不正確的觀點。這樣一來,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主動加入課堂,在提高學生知識掌握、實踐操作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教師可以更好地進行電子電工教學。[5]
傳統的評價主要從學生的期末成績入手,沒有注重對學生進行多方面測評,使學生難以找到學習漏洞,易導致學生不平衡發展。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積課堂極性、作業完成情況等入手,對學生進行多方面評價,幫助學生找到自身問題,監督其改正。這樣一來,有利于學生多方面的提升,對學生日后的學習發展有良好的引導作用。
對于評價方面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來對待,對于評價機制不斷進行補充和創新,評價的意思是在某一時期或者時間段的評價標準,所以評價標準是在一定的時間內適用。通過評價,評價者和被評價者能很好掌握評價的標準要點,在具體的評價實踐中要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改善。當下的課堂教學評估方式還需要不斷進行完善和調整,結合當下的教學現狀,突出時代性特點。當下的很多評價方式都要隨著學習內容的變化而進行完善和改變,隨著各地區各學校教育發展需求的不斷提升,各個學科的評估標準也應該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變。
科技的進步推動信息技術發展,中職院校應跟上社會的發展步伐,將信息技術與電子電工專業課程相融合,側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對課堂質量的提升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