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潘鳳霞,張月
(鄒平市中心醫院中醫科,山東 濱州 256212)
慢性糜爛性胃炎是臨床常見的且具有高危害性和高復發性的內科疾病,患者發病后會存在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出血現象,嚴重者甚至引發癌變,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1]。中醫學認為,慢性糜爛性胃炎發病的主要原因可能與患者過度勞累及飲食等密切相關。臨床治療慢性糜爛性胃炎疾病常用方法為西藥治療,但不良反應較多,且需長期用藥,達不到理想的治療效果[2-3]。左金丸加減治療屬于中醫治療范疇,已在臨床上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選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8例慢性糜爛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左金丸加減治療慢性糜爛性胃炎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8 例慢性糜爛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對比組與研究組,每組39 例。對比組男19 例,女20例;年齡21~69 歲,平均年齡(48.64±3.47)歲;病程2~14 個月,平均病程(9.24±1.33)個月。研究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20~70 歲,平均年齡(48.34±3.69)歲;病程3~15 個月,平均病程(10.08±1.29)個月。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確診為慢性糜爛性胃炎;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心、肝、腎臟等疾病者;存在認知障礙者;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過敏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對比組采用西醫治療,患者口服阿莫西林、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和櫞酸鉍鉀顆粒治療,阿莫西林(廣州白云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白云山制藥總廠,國藥準字H20067450,規格:0.5 g×24粒),每次0.5 g,每6~8小時1次,最大劑量<4 g;奧美拉唑腸溶膠囊(上海美優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4031,規格:20 mg×21粒),每次20 mg,每天l~2次;用藥2周后口服櫞酸鉍鉀顆粒(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國藥準字H10900084,規格:0.3 g×40片),每次0.3 g,每天4次。
研究組采用左金丸加減治療,藥方成分:黃連、瓦楞子各15 g;吳茱萸、木香各5 g,白術、砂仁各10 g,食欲不振者,添加神曲15 g;胃痛者,添加延胡索12 g;嘔吐惡心者,添加竹茹10 g,水煎服用,每天3次,兩組均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消失且經胃鏡檢查病灶消失;有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顯著緩解且經胃鏡檢查病灶明顯改善;無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及病灶無變化甚至加重??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②比較兩組用藥后臨床指標,包括胃炎癥狀消失時間、胃黏膜組織學恢復正常時間。③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包括頭暈、惡心及腹瀉。④采用SF-36 量表評估兩組生活質量[4],包括社會功能、生理機能、生理功能、活力、精神狀態5個方面,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⑤比較兩組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87%,明顯高于對比組的76.92%(P<0.05),見表1。
2.2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研究組胃炎癥狀消失時間、胃黏膜組織學恢復正常時間均短于對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d)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d)

表2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d)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d)
組別研究組對比組t值P值胃黏膜組織學恢復正常時間9.42±2.48 11.53±3.09 3.326 0.001例數39 39胃炎癥狀消失時間7.48±1.42 9.70±2.65 4.611 0.000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69%,低于對比組的28.2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4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研究組社會功能、生理機能、生理功能、活力、精神狀態評分均高于對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表4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組別研究組對比組t值P值例數39 39社會功能91.36±3.25 80.74±3.38 14.376 0.000生理機能92.07±3.45 83.69±3.26 11.025 0.000生理功能91.18±2.98 84.75±3.03 9.447 0.000活力94.52±3.65 85.69±3.74 10.552 0.000精神狀態95.21±2.28 88.98±2.54 11.399 0.000
2.5 兩組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總滿意度為100.00%,明顯高于對比組的82.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滿意度比較[n(%)]Table 5 Comparison of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慢性糜爛性胃炎在臨床中又稱之為痘疹狀胃炎,患者發病后主要臨床表現為飯后飽脹、無規律性腹痛及消化不良等。目前,慢性糜爛性胃炎主要發病原因尚未明確,臨床治療該病時主要以消除患者胃部炎癥及糾正胃部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為主[5-6]。以往,臨床常采用常規西藥三聯藥物治療慢性糜爛性胃炎疾病,患者用藥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加之該病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長期服用會降低患者治療依從性,對其心理造成一定傷害,不利于患者康復。
中醫認為,慢性糜爛性胃炎屬于胃痞范圍,認為該病的主要發病原因與脾胃不和、肝失疏泄及飲食不節等密切相關,在治療該病過程中,主要遵循和胃理氣、理氣止痛、清熱化濕的原則。
左金丸出自于《丹溪心法》卷一,在中醫范圍內屬于一種瀉火劑,該藥方具有瀉肝火、行濕、開痞結的臨床效果,主治肝火犯胃、漕雜吞酸、嘔吐脅痛、筋疝痞結、霍亂轉筋[7]。左金丸藥方中黃連和吳茱萸均屬于君藥,吳茱萸可入肝脾胃經,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同時還具有降逆止咳的作用,更能制酸止痛[8]。配合伍苦寒之黃連能起肝胃同治的作用,使肝臟郁氣得解,胃氣得降;木香和砂仁為臣藥,木香性溫味苦,能進入患者脾胃膽經,該藥物的香氣具備醒脾的作用,不但具有行氣健脾的功效,同時可舒肝利膽,通暢氣機從而達到止痛效果。瓦楞子具有制酸止痛的作用,臨床中該為藥物常用于治療肝胃不和疾病,白術可入脾胃經,是補氣健脾的良藥[9]。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87%,明顯高于對比組的76.9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胃炎癥狀消失時間、胃黏膜組織學恢復正常時間均短于對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69%,低于對比組的28.2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社會功能、生理機能、生理功能、活力、精神狀態評分均高于對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總滿意度為100.00%,明顯高于對比組的82.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安麗等[10]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左金丸加減治療慢性糜爛性胃炎疾病的臨床效果顯著,患者接受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較短,且安全性高,患者生活質量顯著改善,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