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手上拿著一本紅色的小本本,你們猜猜,這是什么?
相信大家都見過,而且家里都有一本,它就是《中國共產黨章程》,可你們知道它的故事嗎?
第一部《中國共產黨章程》已經成為了紅色文物,完整保留至今。
故事發生在99年前,一個悶熱潮濕的夏日里,12位青年黨員秘密參加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起草了11份文件,其中便有首部《中國共產黨章程》,在大會上經過表決,順利通過!
1927年,由于工作關系,有位叫張人亞的中共黨員接觸并保管了一批黨內文件。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的一晚,四處靜悄悄……張人亞沒打招呼地推開家中大門!
“兒……”老父親十分驚喜。
張人亞疾步上前,把一大包文件徑直塞到父親懷里,一再強調他要好好保管。
誰又曾想到,這么匆忙的一次見面,竟然是父子倆最后一次相見,道別的話都未曾好好說,老父親就再也打聽不到兒子的下落了。
這包文件,是兒子的托付,要怎么完成?最后,家里人想了個辦法,聲稱張人亞在“四一二”中身亡,借此,在長山崗上挖了一個墳,里面放個空棺材,把這批文件放進去了。
墓碑上,張人亞的父親本想刻兒子的本名“張靜泉”三個字,但為了穩妥,只好刪去“靜”字,以“泉張公墓”之名埋藏了兒子的秘密。
二十多年過去了,張人亞成了他父親的唯一牽掛。
他老人家四處輾轉,登尋人啟事,托組織關系去找,用盡一切辦法去尋子,他只是想再一次見到自己的兒子,然后把空墳里的秘密親手交還到兒子的手中!
他甚至都不知道這些文件意味著什么,只想把兒子的這份執著堅守到底。
他想到,兒子是中國共產黨員,那這些文件應該交還給中國共產黨,于是乎,他把棺材里的所有文件取出,交給上海有關部門。
這批時隔24年重見天日的文件,竟是《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大會決議案》,還有中國共產黨第一部黨章,文本彌足珍貴,成為了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如今,《中國共產黨章程》歷經了17次修改,在這些歲月里,中國共產黨領導著一代代中國人奮勇前行,走到了建黨的第一個“一百年”,也走到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見證了在共產黨領導下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與變化,我們見證了疫情之下井然有序抗擊疫情的國人,我們見證了全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見證過后,我多想把我現在所感受到的驕傲與自豪告訴下一代人!但我知道,通過雙手創造出來的,才是最讓人銘記于心的。
相信在未來,在黨史的書頁里,我們青年一代也會陸續加入成為我們的力量,共同為“第二個百年”目標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