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浩瀚蒼茫的宇宙無不吸引著人類,我華夏民族也踏踏實實踩著腳印,一步步探尋宇宙的奧秘。從勇于創新的先輩萬戶到敢于嘗試的航天員楊利偉,從無人飛船到載人飛船,從艙內活動到艙外作業,一次次的技術突破,無不標志著我國航天技術的進步與創新,無不彰顯出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無不蘊含著強大的中國力量。
“啊,老漂亮了!”一聲夾帶東北口音的贊嘆劃破天際。這是我國神舟十二號航天員劉伯明在出艙后對所見地球景象發出的感嘆。這一聲,牽動起國人一顆顆激昂的心。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身著我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先后成功出艙,并完成在機械臂上安裝腳限位器和艙外工作臺等工作。這預示著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又一飛躍。
在此之前,航天員們在空間站中已生活了半個月左右。當一張張伴有航天員生活背影的空間站合照被發布時,我被艙內的變革所震撼。航天員的身體素質有健身器材的守護,他們的營養有地球果蔬的保障,由先前累人的“站睡”到如今適人的“躺睡”,這些都是航天技術所綻放出來的光彩。
而這一切,都并非憑空出現,而是因為國人有夢想、有擔當、有強我中華的激情與熱血。
若不是有一輩輩科研人員的永不言敗、頑強拼搏,我們又何能見到航天征程高筑的壁壘?是他們,有敢于突破固化樊籬的勇氣,立下自主創新的決心,用行動告訴我們,唯“行”是不二選擇;是他們,相信充滿生命力的祖國,用盔甲武裝朝氣蓬勃的臉頰,用熱血與激情充斥國夢,將萬物生機的春天帶到中國。他們以科研強國為使命,只為強我中華。
若不是有一位位沉著勇敢的航天員,我們又何能窺見宇宙一斑?是他們,有敢于擔當的精神,有不計名利得失的決心,以探尋宇宙為使命,用飛天英雄的形象向我們展示,有國,有夢,有擔當。他們以飛天強國為使命,只為強我中華。
現如今的我們,有了豐厚的物質基礎,更應該時刻提醒自己,我們的血管流淌著奔涌的中國血,我們的心胸更應澎湃著同樣的豪情,以不滅之斗志,不盡之行動,秉創新之實,揚中國永駐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