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曉夢,張秋菊
(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053100)
山楂又名紅果、山里紅,原產我國,也是我國特有的樹種之一,栽培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山楂的適應性強,耐寒抗風,結果早,產量高,壽命長。近年來山楂樹在我縣得到大面積推廣,山楂栽培向集約化進了一步。現將山楂樹的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較傳統的辦法是先進行播種,培育砧木,然后嫁接栽培。在夏秋季多采用“T”形芽接和帶木質芽接,春季用劈接、插皮接或腹切接等方法,成活率均較高。近年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通過嫩枝扦插和組織培養育苗獲得成功,為山楂快速育苗開辟了新途徑。
山楂對環境要求不嚴,年平均氣溫4.7~17 ℃的地區都能發展;對光照有要求,每天光照要在5~7 h 以上;對土壤適應性較強,山地、丘陵和平原均可栽植,喜中性及微酸性土壤,栽到鹽堿地上表現黃化。
栽植時期一般秋栽、春栽均可。秋栽在秋季落葉后至土壤封凍前完成,成活率高。在冬季嚴寒干早多風的地區,以春季土壤解凍后至萌芽前栽植為好。
山楂是具有自花結實和單性結實能力的樹種,但異花授粉能提高坐果率,并增加產量。選授粉樹時,要參考已有的經驗進行組合,如用小山為大金星授粉,其坐果率可高達45.5%~64.5%,而用其他栽培品種為大金星授粉,坐果率沒有明顯的提高。
近年來山楂大面積豐產技術的開發和幼樹密植早果、早豐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績,這些都是在土壤改良和加強肥水管理的基礎上取得的。一般遵循秋施基肥,并結合壓草、壓綠肥。其次追肥,在河北燕山地區每年進行2~3 次,第1 次在萌芽后至開花前,第2次在7 月中旬,第3 次在8 月下旬。再次是噴肥。在河北6-8 月,葉面噴0.3%~0.5%的尿素加0.2%~0.3%的磷酸二氫鉀,也可達到豐產的目的。
雖然山楂抗旱能力強,但在特殊干早的年份及土質較差的條件下也會受到干旱的影響。春天澆水、初夏澆水均可顯著增產。此外,每次施肥后均應灌水,入冬前澆凍水,夏季則根據降水情況適當灌水。
山楂各個樹齡修剪技術不同,一般山楂幼樹整形修剪的原則是“低干矮冠,疏散分層,多留輔養,控制偏冠”。根據生長特點確定,樹形多采用疏散分層形、自然圓頭形或自然開心形。山楂樹大部分新梢只有一次生長,如延長枝長度在30 cm 以下,頂芽飽滿,可不短截,先行緩放,待其轉旺后再截。
初果期的山楂樹生長仍然較旺,此時以長果枝結果為主,對各級骨干枝的延長仍應適當短截,以保持從屬關系和平衡樹勢。對密擠的輔養枝疏除或回縮將其改造成大型結果枝組。利用粗壯枝繼續培養各類枝組,疏除密擠的細弱枝。
山楂進入盛果期后,增產潛力很大,但若管理不當時,極易出現樹冠郁閉、內膛光禿、枝條下垂及大小年現象。此期要本著“通風透光、復壯母枝”的原則修剪。骨干枝及大中枝的修剪要保證內膛光照和枝組生長勢力。偏密的大中枝條可部分疏除,部分回縮。大枝前端下垂時,可輕度回縮,根據角度和方向,選留側向或斜上的分枝帶頭。樹冠過高時,可落頭開心至較小的分枝上。結果枝組的修剪以培養強壯的結果母枝為主要目標,調整枝組密度,疏除細弱營養枝及細弱結果母枝。對生長過旺的徒長枝,應疏去過密、過長而不充實的部分,余者進行短截或緩放,培養結果枝組。
山楂樹的主要蟲害有白小、桃小、蘋小、梨小及桃蛀螟等食心蟲類;梨網蝽、梨蝽象、葉蟬、蚜蟲、介殼蟲及葉螨等刺吸式口器類害蟲;金緣吉丁蟲、天牛等蛀干害蟲;梨星毛蟲、舟蛾、刺蛾、粉蝶、金龜子等食葉食芽害蟲。主要病害有褐腐病、銹病、白粉病等。以農業防治和物理防治為基礎,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蟲害發生的規律,合理的使用化學防治技術,有效控制病蟲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