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劉夢影
應急管理能力衡量了地區在發生應急災害時的反應能力,特別是重大自然災害。我國鄉村地區洪澇災害、泥石流災害、森林火災等災害頻繁發生,這對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脅[1]。鄉村振興不僅僅是振興鄉村的經濟,還要全面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如何能夠在發生自然災害的第一時間里進行應急救援,將損失減至最低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十分重要,這是鄉村振興過程中基層應急管理部門需要做好的工作。
我國鄉村分布十分廣泛,并且各地區的文化差異與地理條件差異,這也使得基層應急管理工作落實的效果產生了差異[2]。總體來看,管理工作落實、應急管理制度、應急管理人員素養和應急管理宣傳都存在不足之處,這也導致很多地區的應急管理工作效果降低,極大影響了鄉村振興的全局發展。(1)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應急管理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但是在一些地區應急管理工作落實十分不到位,特別是災害預防措施準備不充分,導致災害發生的第一時間內救援人員無法獲得基本的物資補給,而災后又無法有序組織群眾轉移,從而造成了更大的損失。部分地區甚至在發生緊急事故后為了應對上級檢查才開始進行應急管理計劃制定[3]。此外,在發生應急事故后,一些責任人未能深入到一線指導工作,部分人員工作敷衍了事,導致事故造成的危害持續擴大,釀成了更大的悲劇。如果基礎的應急管理工作落實不夠理想,一旦出現災情,那么災情必然會嚴重沖擊農村,導致基層群眾生活受到影響,嚴重的話可能造成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2)應急管理制度不健全。在部分農村地區未建立完善的應急管理制度,由于應急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所以一些應急管理工作必然無法得到落實,導致農村地區受到的影響加大。應急管理制度為應急管理工作開展提供了基礎參照,是指導應急管理人員落實自身責任的重要內容,一些農村應急管理部門僅僅是制定了應急管理大綱,缺少完善的應急管理內容,在部分細節工作上存在不足,而這些細節工作往往決定了整個應急管理工作的成敗,為農村地區穩定發展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4]。在部分農村地區,應急管理制度落實情況也十分堪憂,雖然應急管理制度明確了相關責任人的職責,但是在發生事故后,這些責任人經常相互推卸責任,這也是基層應急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之一。(3)應急管理人員素養不足。應急管理工作的執行受應急管理人員能力的影響較大,如果應急管理人員缺乏專業素養,那么在落實應急管理工作時可能存在很多問題,進而導致農村應急管理工作出現漏洞。很多地區的應急管理人員都是由當地政府部門選派的非專業人士,這些人員缺少應急管理經驗,對于應急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與落實形式不夠了解,只能勝任一些簡單的應急管理工作,這是基層應急管理人員能力缺陷的最基本體現[5]。部分應急管理人員在思想意識上存在懈怠,認為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不高,他們認為農村地區很少出現重大災害,如果是一些輕微的災害也很容易解決,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應急管理宣傳工作和準備工作不夠到位,應急管理人員的這種認識使得農村應急管理工作出現了巨大的缺口,所以在發生重大災害時這些地區的應急管理工作往往也非常差。(4)應急管理宣傳不到位。應急管理工作是一項事關民生的重大工作,需要全民參與其中,只有全民樹立了應急意識,才能減少公共安全事故發生,在發生災害的第一時間作出正確地調整。一些基層地區在應急管理宣傳上存在缺失,很多群眾對于應急管理的內容并不了解,在發生災害時無法正確地進行應急避險,這也增加了農村地區的損失。例如,在發生火災時,如果火勢較小可以進行自主滅火,如果火勢較大,首先要進行逃生然后撥打火警電話進行救援,但是一些群眾在火災發生時為了保障財產安全而冒險,最終造成了更大的人員損失。應急管理宣傳是讓公眾掌握應急技巧的重要渠道,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公眾的損失,但是部分應急管理部門在宣傳工作上做出的努力十分有限,無法將宣傳工作做好,也增加了地方應急管理工作的缺口。
應急管理工作是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使得鄉村振興工作能夠持續穩定的進行下去,就需要將基層應急管理工作做好,深入到基層應急管理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去完善應急管理工作,切實將應急管理工作落實到具體的環節中,建設體系化的基層應急管理防控系統,針對地區常見的災情進行應急演練,使得民眾具備一定的應急能力,在發生災害損失后民眾能夠及時作出正確調整。
要想使得基層應急管理工作落實到位,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通過監督管理實現這一目標。基層應急管理部門應該針對自身應急管理工作的缺陷提出具體的應急管理監督措施,將管理和監督工作全面地落實下去,確保基層應急管理工作的合理性[7]。首先,明確各項應急管理工作內容,將責任落實到具體人身上,在監督管理中做好責任人監督工作,并定期要求責任人提交應急管理工作內容與成果,如果發現責任人玩忽職守,應該立即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公示;其次,做好巡檢工作,巡檢工作的作用是對應急管理人員形成約束,確保其能夠按照應急管理要求執行任務,進而杜絕人員玩忽職守的問題,這是推進應急管理工作深度落實的基礎;再次,建立獎懲制度,在監督管理中,如果一些人員工作不到位,根據工作情況進行懲罰,使其改正自身行為,如果一些人員表現良好,應該上報組織對其進行獎勵,這是提升基層應急管理人員積極性的重要方法;最后,對人員進行考核,監管的另一作用是考核基層應急管理人員的能力,監管可以折射出部分人員能力,進而判斷其是否可以勝任該項工作,如果其能力有限,則應將其調離崗位,如果能力優異可以對其進行重點培養。
基層地區應該完善應急管理制度,明確各項應急管理內容,要求應急管理人員能夠將自身責任落實到位,在建設應急管理制度時要結合農村地區災害類型和應急管理工作特點進行深化創新,打造符合農村特色的應急管理制度,進而推動應急管理工作進行。首先,要掌握農村地區常見的自然災害,并對這些自然災害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明確各等級災害的應急處理方法,確保發生災害后第一時間進行應急處理,減少災害損失;其次,針對地區應急管理缺陷完善制度,對于應急管理工作中的薄弱點進一步進行優化,立足將應急管理薄弱點補足,使得災害帶來的影響降低;最后,做好應急預防措施,預防措施能夠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地區要結合災害類型制定預防措施,并定期檢查災害預防設備,防止設備損壞無法用于應急工作之中。
為了推動基層應急管理工作開展,需要提升基層應急管理人員素養,這是做好基層應急管理工作的基礎。對于基層應急管理培養工作,應該從多個方面入手,強化人員素養提升工作。首先,人員要定期學習應急管理內容,基層應急管理部門可以開設應急管理課程,將常見的應急管理問題和應急管理處理措施等加入到課程內容中,在體系化的課程中為應急管理人員提供更多學習專業知識的機會,并引導其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在日常工作中;其次,進行人員交換,各地區可以采用人員交換的方法提升人員水平,由于地區應急管理工作存在差異,重點難點部分不同,采用人員交換能夠讓人員學到更多應急管理知識,并在實踐中提升自身應急管理能力;再次,組織人員參觀考察,基層應急管理部門可以組織人員到其他地區進行考察,學習其他地區應急管理工作的模式,這樣可以使得基層應急管理學到更多應急管理方法;最后,印發應急管理知識手冊,應急管理人員在空余時間可以通過手冊學習這些內容,并通過考試檢查人員學習情況,在應急管理手冊中將常見的應急管理方法進行說明,并將具體的處理措施寫清,應急管理如果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可以第一時間作出調整。
為了進一步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基層應急管理部門需要將應急管理宣傳工作做好,使得應急管理內容深入人心,通過基層民眾的力量共同抵抗災害。首先,到戶宣傳,應急管理人員需要到居民家中進行宣傳,將各項注意事項講解清楚,使其掌握更多應急處理方法,并定期組織關于應急處理方式的考核;其次,通過廣播宣傳,尤其是在一些災害頻發時期,基層應急管理部門需要通過喇叭、村村響等進行應急宣傳,使得民眾了解更多災害信息,并做好防控工作,如果發生災害,能夠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第三,通過手機短信宣傳,將應急管理內容編制成短信,然后發送到當地居民的手機中,使得居民進一步掌握應急管理知識;第四,通過網絡設備宣傳,例如微信、微博、抖音等都可以成為宣傳應急管理內容的工具,用戶通過這些軟件能夠了解更多有關于自然災害防控的方法,這有助于應急管理工作推行下去;最后,定期舉辦應急管理宣傳大會,通過現場演示的方法使得公眾掌握應急管理技巧,使得公眾學到更多應急管理方法,這對于落實基層應急管理工作起到了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基層應急管理工作的落實有助于基層做好災害防控工作,這是鄉村振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因此基層應急管理部門需要切實強化應急管理工作推行,通過制度、方法、人才、宣傳等工作的完善落實推動應急管理工作的開展,這有助于提升農村地區災害防控能力,推動農村地區穩定發展,確保鄉村地區發展的安全性,為鄉村復興工作貢獻出巨大的力量,使得農村地區能夠和諧穩定的發展,最終實現共同致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