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國地規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汪園
現如今,環境問題變成了我國甚至世界非常重視的問題,針對自然環境的相關保護工作,我國采取了各種各樣的策略[1]。在自然保護區內,大量的林業資源是動物以及植物得以生存的重要基礎,因此為了提升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需要使用合理的策略來保護以及利用林業資源,保護區域內的動物以及植物品種,對區域內的生態平衡進行有效維持,進一步實現自然保護區的深入發展。
伴隨社會經濟的飛速提升,生態系統日漸脆弱,按照相關法律制度對自然保護區進行劃定,對獨特的自然生態系統進行保護,同時還要充分保護自然遺跡地點、稀有動物與生物,如此才可以盡快恢復生態環境,推動生態平衡,為環境保護打下基礎,有利于促進經濟以及生態的不斷發展,從而不斷提升國民經濟。自然保護區的劃定擁有重要的意義,其是為了落實環境保護、設置綠色屏障以及遏制環境污染的核心方法。
林業資源的保護以及利用是自然保護區工作的核心部分,因其具備大量的功能,可以產生優良的生態效益[2]。第一,有效保護林業資源,除了可以防止土地的過度沙化,減少水土流失,充分控制災害出現,同時還擁有改善空氣以及調節氣候的作用。第二,自然保護區的相關林業管理有助于改善外部環境以及保護區內生物。如今,我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還要考慮到環境因素,把生態建設和經濟建設全面結合起來,并且一定要采用獨特的保護方法,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以及策略,以更好地保護以及利用林業資源,如此就能夠產生極大的生態效益,進而促進經濟的深入發展,以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協調以及統一。
自然保護區的維護以及管理屬于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因為是非盈利性,需要有關部門實施撥款,廣泛存在建設管理資金欠缺的情況[3]。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資金支持不足、管理者就地取材,對自然保護區帶來了極大的破壞。保護區的生存條件不佳,會降低員工管理的主動性,維護以及保護的綜合效果不好。欠缺高科技的防疫以及救治設備,動物疫情預防以及治療工作不能順利開展,容易造成稀有動物以及植物的死亡。
受限于管理資金不足的漏洞,部分自然保護區開始探索對部分林業資源的商業開發活動,這些保護區和企業共同打造特色化旅游項目、開發部分優質景點等,以填補資金不足的漏洞。這些策略緩解了保護區的資金不足問題,同時也造成了部分問題,比如保護區為了獲取高額的利潤回報,通常以高價把部分景點進一步外包給旅游公司,但是,卻沒有制定對應的條款,導致這些公司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第一時間回籠資金,一般過度開發以及利用這些資源,而不重視對其的保護,欠缺一定的資源保護投入與設施,使得這些資源遭受嚴重的破壞,比如道路設施不完整、沒有科學規劃景區內的旅游線路,導致部分植被進一步受到人為破壞,對這一地區的生態完整性產生了影響[4]。此外,因為保護區的監管工作存在一系列的缺陷,使得部分不法分子通過獵殺稀有動物來牟取暴利,使得部分稀有動物,面臨愈發嚴重的生存挑戰。保護區內的過度開發情況,進一步削減了保護區的功能,導致區域內的生態環境遭受極大的損害,不利于自然保護區的深入發展。
林業資源擁有一定的觀賞價值,部分自然保護區為了有效緩解資金欠缺的問題,私下和公司實施合作,在自然保護區進一步開展活動,例如以其為依托設立旅游項目,其能夠填補管理資金欠缺的漏洞,然而商業開發一定會給保護區的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林業資源利用欠缺科學、有效規劃,存在過度開發與破壞生態系統的問題。此外,欠缺林業資源的保護意識,未落實有關法律宣傳,使得部分人頂風作案,偷伐樹木以及捕殺瀕臨動物。
在我國,國土、農業與林業等部門擁有管理林業資源的權限,然而這些部門之間卻欠缺聯動機制,欠缺統一化、合理化的管理標準,于是在林業資源的相關管理工作中,一般會存在多頭管理的問題,再加上對管理單位進行設置的時候,欠缺科學與統一的制度標準,通常導致管理機構的創建,存在職能以及權責交叉的情況,使得這些單位的執行力不佳,如果產生問題,還會存在相互推卸責任的情況,不利于管理質量的不斷提高。因而,為了更好地保護以及發展自然保護區里面的林業資源,我們需要使用策略來創建林業資源管理制度,明確權責關系,創建管理機構,提升保護區各部門的工作效率,推動林業資源的深入發展。
自然保護區的管理責任很重,在對保護區的具體范圍進行劃定后,能夠安排專人開展管理,同時保證資金投入的充足,如此才可以購買相關保護設備,優化林業保護的設施建設,進而使資源保護的綜合水平獲得提升[5]。除了國家向自然保護區實施撥款,地方財政也要設立專項資金。資金的合理分配對林業資源的保護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還應該明確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先進設備采購所占的資金比例,更好地利用保護區的管理資金。優化相關管理員的社會福利,如養老金以及醫保等,同時設置獎金、適當提升工資,調動相關管理員的工作主動性,使其在工作過程中更加認真、負責,開展精細化管理,涉及各方面,進而對林業資源進行合理保護,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生態平衡。
采用一系列策略強化宣傳力度,大力宣傳實施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的必要性,能夠利用互聯網平臺,把有關的知識通過動漫等方式,對有關人員實施普及,更好地提高有關人員的環保意識,使其掌握實施林業資源保護工作對于推動社會經濟深入發展、保護優良的生態環境的意義[6]。同時,對有關員工充分開展業務培訓,定期邀請有關的學者、專家實施培訓工作,提升其專業技術水平;明確崗位職責以及有關員工的責任與權力,將保護工作的關鍵內容凸顯出來,確定保護關鍵點,并且創建對應的監管制度,確保有關的工作要求可以落到實處,對于不認真工作的人員進行嚴厲查處,更好地提升管理者的責任感。
自然保護區重視林業資源,關注這一項目的保護工作。自然保護區的管理者在上崗之前要參與專業培訓,充分明確管理內容,學習關于保護區管理的法律以及法規,對林業資源的保護以及管理手冊進行印發,供全體管理者學習[7]。經過全面宣傳,提升管理者的責任心,在日常工作中主動參與到林業資源保護中來。此外,有關部門應該強化對人民群眾的宣傳,定期實施林業保護教育,組織觀看宣傳片,使群眾深入了解自然保護區,創建林業資源的保護意識,不偷盜或亂砍伐林木。對林業保護法進行學習,明確違背保護區規定所應擔負的嚴重后果,促使群眾全身心地投入到林業保護工作中去。林業管理部門進一步鼓勵公眾舉報嚴重破壞自然保護區的行為,并且對其提供獎勵。
為了充分提升保護區林業資源的保護作用,一方面要對標準化的規章制度與策略進行制定,以提升對當前資源的保護力度;另一方面,我們還應該在有效保護這些林業資源的前提下,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以更加合理以及高效地利用林業資源,推動有關產業和林業資源的結合發展,努力打造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對林業資源的核心價值進行發掘,使其在最大限度地施展自身生態效益的過程中,可以獲取良好的經濟效益,以此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8]。因此,我們需要開發林業資源,開展合理、科學的規劃,完善有關產業的經營模式,如進一步發展林下經濟,延伸林業產業內容,提升其經濟產出。值得重視的是,我們在開發以及利用林業資源的時候,必須要重視生態效益以及經濟效益之間平衡點的把握,使其可以在獲得合理保護的前提下,為我們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總而言之,林業資源作為自然保護區內的一個核心部分,對于保護區內的生態系統平衡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通過強化管理資金投入力度、重視林業資源保護工作、加強林業資源保護宣傳、制定合理的林業產業發展規劃等策略,在使林業資源充分施展生態效益的同時,也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推動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的深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