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鋼鐵集團金鼎實業有限公司 李連新
新時期在進行企業思政工作的過程中,最應該放在首要目標位置的就是工作的實效性。所謂的實效性,指的是鋼鐵企業進行的各種思政教育工作能夠真正發揮出的帶動企業職工不斷向前的效用。思政工作的實效性不僅僅是工作執行者對于當前所付出努力的一種成果反思,更是企業相關人員對于未來思政工作努力方向的一種確定。在鋼鐵企業的思政工作落實過程中,相關人員應該將日常的思政工作與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結合起來,以思政工作的實效去帶動企業職工參與生產經營活動的積極性,最終真正達到提升思政工作實效性的目的。
雖然我們一直在探討傳統思政工作模式中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說思政教育工作的落實不夠到位的問題,很多企業中思政工作已經成為一種形式上的存在,過多的理論性以及面子工程式的思政教育活動并沒有為企業帶來實際的利益增長,反而使得員工對思政工作產生了一種刻板印象。但這些都不意味著要去全盤否定傳統的思政工作模式,其中還是有一些值得保留、借鑒的經驗的,尤其是一些歷史的經驗教訓更應該以其為借鑒,才能有助于后期思政工作的更順利開展。因此,當前我們在探討鋼鐵企業思政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真正要立足的出發點是對企業的思政工作模式進行創新,也就是在保留原本工作模式的優點的基礎上,對相應的工作方式,工作方法,活動的組織等進行創新,使得新的思政工作能夠更適應企業的日常生產活動并為其發揮出應有的力量。
隨著國家經濟以及相關生產政策的轉變,目前鋼鐵企業基本是向著低碳生產的模式在轉變的,這意味著傳統的一些鋼鐵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技術或者是工藝,在新的生產形式下已經不能再繼續使用,必須要對其進行技術方面的改造,在滿足生產需求的同時,還必須要符合低碳環保的綠色需求。隨著這種生產技術的改革,很多崗位上的職工原本掌握的技術可能就無法繼續使用了,需要及時地去學習新的生產技能,才能跟著時代的發展提升自我崗位能力,才能與企業一起共同進步。
鋼鐵企業的后勤保障部門肩負著合理組織分配企業資源的職責,而人力就是企業中最為主要的一種資源,在當前“資源”已經無法滿足企業戰略發展需求的情況下,后勤保障部門要安排相應的活動來幫助提升這些人力資源的價值,應組織相應的技術培訓活動,使職工的崗位技能得到更新發展,既確保了職工自身的可塑性以及高價值性,也能夠使得整個企業的生產效率變得更高,對于企業與職工都是極為有利的。而思政工作的落實也可從職工技能培訓這方面入手,通過相應的活動,積極鼓勵職工不斷提升自身崗位職能,讓思政工作的成果真正落實到企業的生產中。
崗位技能與崗位意識是不同的,崗位技能更多地指的是職工已經具備的能力,是一種對其工作成效的預期,在理想狀態下,職工的崗位技能能夠高效率地轉化為實際的生產成果。但在這種轉化的過程中,其效率一定程度上是會受到職工崗位意識的影響的。崗位意識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層面的,崗位意味著責任,意味著擔當。這種意識會表現在其工作態度以及崗位,技能上,是提升生產效率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因此,新時期要提升企業思政工作的有效性,提升員工的崗位意識也是非常重要的努力方向之一。員工的崗位意識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說員工對當前崗位工作的滿意度,對于自身當前崗位薪酬的滿意度,對于崗位的勝任能力,對于崗位的期待,對于崗位工作的認可度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到其崗位意識。鋼鐵企業后勤部門在幫助落實思政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從員工的角度出發,將其日常生活與其所在的崗位充分結合起來,使其對當前所處的崗位產生更多的認可,也幫助其從當前崗位中收獲更多的物質以及精神上的滿足感,提升其崗位意識,獲得更好思政工作成效的同時,幫助企業的生產效率變得更高。
企業傳統的思政工作中還是有非常值得借鑒的寶貴經驗的,比如說,過去企業在進行思政工作時都喜歡在優秀的員工中選擇一二作為榜樣來帶動其他職工進行學習,這種思想上的導向引領對于思政工作的成果是有著極大的助益的,因此這樣正向的工作方式是需要得到大力保留的。再比如說,過去思政工作在進行過程中可能會組織非常多的文娛活動去豐富職工的工作后生活,幫助職工得到精神與身體的雙重放松。但在當前市場經濟導向下,鋼鐵企業的日常生產更多受到經濟利益的驅動,會更注重生產任務的完成度,在職工生活方面的關注度可能會不如以往,造成職工之間的關系不如過去那般和諧。尤其是對于鋼鐵企業來說,一般職工人數比較多,很多職工很可能工作好幾年還沒有相互熟悉,單憑上班很難將所有職工力量凝聚在一起。因此在提升企業思政工作實效性的過程中,需要對歷史已經證明的,切實可用寶貴經驗進行充分借鑒,通過思政工作建立正向的職工思想文化引領,凝聚企業員工向心力,才能幫助企業獲得更好發展。
所謂的現實環境指的是當前職工生存的企業環境、社會經濟環境、網絡環境等等,比如說,當前商品經濟為主流的社會環境會使得職工的日常工作不再如過去那般安逸,競爭性會更強一些,職工的生活以及工作都會因此有所改變。再比如說,新時期職工從網絡以及社會各方面所接觸到的信息會增加很多,職工對于自身的合法權益相較于以往會有更多的關注,與此同時外界聲音的干擾也容易造成職工心緒上的浮動,使其更容易被利益驅使。因此說,新時期要提升企業思政工作實效性,還需要充分考慮到現實環境的需求,所組織的思政教育活動必須要能夠與之相契合,贏得職工的認可,才能獲得更有效的作用。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當前的思政工作還是不斷組織職工聽取各種思政教育的報告,那么是很難激起職工的工作熱情的。
企業思政工作的重點對象是企業中的青年職工們,他們是企業生產的主力軍,在思政工作的過程中,必須采取合適的措施來幫助這些青年職工盡快成長起來。企業可以在思政工作的過程中為職工創造一種爭優爭進的氛圍,不斷激發職工不服輸,勇于爭先的干勁,并使之成為一種企業文化,不斷鼓勵一代代青年職工。比如說,可以定期組織職工參與技能大賽比拼活動,激發職工向上的欲望,也間接幫助企業職工的生產水準獲得總體提升。企業還可以定期組織員工去進行野外的拓展訓練活動,在團體行動中職工之間可以變得更加團結,也有助于員工建立起對于企業的歸屬感。
新時期,企業員工所面臨的壓力是極大的,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方面,可使用一些物質去進行自我補償,改善生活條件或者有能力購買自己喜歡的物品來釋放自身壓力。除了物質方面,職工可能還會有一些精神方面的訴求,比如說,職工可能會想要企業提供培訓學習的機會,以便于獲得更多的職場安全感。企業在開展思政工作的過程中需要重視企業職工的合理訴求,盡可能地為職工創造條件,使其這些需求可以得到應有的滿足。如此,職工在生產工作中的投入才能更加“心甘情愿”,企業也才能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前文中也說到了,關于在職工中樹立楷模這種相對傳統的思政工作方式,在新時期的相關工作中也是不能丟棄的。企業中年輕一點的職工在可塑性上是非常強的,通過樹立職工楷模,將榜樣的力量發揮到極致,能夠最大程度上激發年輕職工內心深處的奮斗之情,對于其形成更好的崗位意識是有著非常不錯的作用的。除此之外,還需要建立企業內部的互助小組,新人帶舊人,相互幫助,共同努力,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都給予企業職工足夠的力量扶持,職工更容易因此產生對企業的歸屬感,整個企業的工作氛圍也會更積極向上。
新時期要提升企業思政工作的實效性應該立足于企業職工的實際需求,以促進企業生產效益為根本目的,借鑒歷史的有效經驗,以社會環境以及企業未來發展為導向,最終構建更受職工歡迎也更能為企業發展謀利益的新型思政工作模式,真正發揮出其對于企業發展的助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