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建筑大學建筑城規學院 張朔
近幾年來,由于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導致我國老年人人口比重的不斷升高,養老問題成為我們社會發展進程中又一凸顯的問題。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選擇社區養老成了人們越來越普遍接受和認可的養老方式,但同時,養老社區所存在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這些問題,在某種程度上都影響著養老社區的發展。將康復性景觀的設計理念應用于養老社區,是針對養老社區所存在的問題而提出來的一種策略,有待于研究和發展。
康復性景觀(Healing Landscape)也被稱作“康復花園”或者“康復醫療花園”,是屬于園林設計的一種[1]。“康復”這個詞是由英文單詞“Healing”翻譯而來,這個名詞來自西方。
康復性景觀是在自然的基礎上結合人工的環境,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對景觀元素進行合理設計和應用,不僅能夠加強使用者與景觀元素的良好互動,恢復身心健康,舒緩壓力,還可以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一舉多得[2]。
康復性景觀與常規景觀在服務人群,參與方式等方面一定區別,在服務人群方面,常規景觀以青年人群為主的健康群體,而康復性景觀則是以老年人群為主;在參與方式方面,常規景觀以觀賞體驗為主,而康復性景觀則以感知操作為主[3];
養老社區通常是指綜合性的為老年人服務的居住活動空間,集合了居住,餐飲,醫療娛樂文化學習等各種功能的養老場所[4],是針對中國社會轉型期針對在21世紀上半葉所面臨的巨大老齡化問題所提出的一種新型養老方式[5]。
1.人性化不足與情感空間缺失
養老社區的服務對象是老年人,應該是環境宜人,充滿人性化的場所。但是現在大多數的養老社區僅僅作為一個老年人群居生活的場所而存在。對于老年人群心理需求以及關懷的缺失,導致老年人在社區中尋找不到溫馨感和存在感,這對于心靈和身體已經很脆弱的老年人無疑是痛苦的[6]。
2.健身活動區置不合理且缺乏康復性
健身活動區是社區內老年人活動較為頻繁的場地之一,地理位置的選擇,健身器材的種類及舒適性跟場地的利用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我們現在常見的老年社區里面的健身活動區,大多數場地的位置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且場地內的設施擺放,健身器材的種類以及彼此之間的搭配都存在著不合理性[7]。活動場地地面鋪裝和小品的設計缺少康復功效的體現。
3.體驗感的不足
現在養老社區雖然大多數具備審美,公共活動,休閑游憩等多種功能,但是很少關注到老年人對于空間的感受。研究表明:對感知能力下降和身體機能衰退的老年人,通過系統的合理的感官刺激和園藝活動等相關訓練,身體機能能夠達到一定程度的恢復[8]。現在養老社區內體驗空間的缺乏,使老年人很難與自然建立有機的聯系,老年人群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的發揮[9]。
由于長年生活在城市中,使得老年人不僅具有城市社區的居住特征,而且具有自身的獨特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超過65歲,身體狀況,器官功能以及新陳代謝等能力都在下降,如:視力,聽力,肢體運動能力等等[10],這些正常的生理狀況給老年人帶來焦慮感,孤獨感和落寞感。因此要以老年人的生理特征為基點出發,為他們提供更多人性化,可視化的感知方式來幫助他們緩解焦慮,舒緩身心。除此之外,由于老年人因體質變弱而對溫度更加敏感,且高溫對于老年人的傷害是致命的,所以需要加強休憩納涼的功能,來為老年人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生活環境[11]。
將老年人的心理需求進行分類,大致分為以下幾種[12]:
首先是安全需求:老年人隨著身體機能的衰弱,使他們在生活中極易受到傷害。因此老年人對于活動空間安全性需求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是交往需求:老年人在退休以后,由于生活環境從工作單位轉變到了家庭,難免會出現不適應。老年人的交際圈也隨著退休而逐漸地變小,因此老年人極度渴望與人交往來緩解內心的孤獨;最后是美感需求:人類對于美的追求貫穿一生,即便到了老年也希望與時代共同進步,保持一定的審美水平和陶冶自身的情操。
康復有兩個重要的特點,一個是操作性的,另一個是敏感性的。正是由于感知和操作空間的整合,老年人社區的景觀才具有康復功能。感官刺激具有較強的治療功能,能夠產生刺激,視覺,嗅覺和觸覺器官,刺激神經和增加的人口的靈敏度,使營養不良,慢性疾病患者有一個更好的治療效果[13]。適度的康復訓練能夠使老年人擺脫孤獨、抑郁等不受歡迎的狀態,對分心和身體康復都有積極的意義。
研究表明,在自然界中有很多植物可以釋放具有揮發性的因子,能夠促進人的身體健康,調節神經系統,血液循環系統,來預防疾病。植物的光電效應和尖端放電可增加空氣負離子濃度,有治療和保健功能[14]。在植物選擇方面除了選用具有康復保健作用的植物外,還應考慮到植物本土性和地域性,選擇當地樹種,不要選擇花粉,氣味能夠讓人產生頭暈,過敏等副作用的植物,重視對社區植物的養護,避免衰敗的跡象。在選擇景觀植物時,應優先選擇綠色植物,使老年人更好地融入自然。同時,要注意植物的組合,既要美觀,又要開發其使用價值。例如,為了保護老年人不受熱,避免噪音,應該選擇樹冠面積大,樹蔭較好的樹種。當然,合理的植物組合應該從整體的角度來控制,從老年人的需求出發,強調色彩的組合,以及相關活動的空間,根據老年人的需求來設計景觀。
細節的設計更能體現對老年人的關愛和體貼,也更容易打動人心,滲透情感的深處。在項目的時候,從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和內在需要出發,比如,對于大多數老年人來說,由于身體原因的移動性降低,需要輔助工具的幫助,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輔助設施的可達性、舒適性和適應性的設計是極其重要的。場地的高度差異可以創造一個地形,豐富場地的垂直層次結構,但不適用于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應盡量避免在老年人社區出現海拔差異,并在必要時提供平緩的斜坡[15]。不同材料、形狀和高度的扶手必須考慮老年人的日常行為,以及它們的使用偏好,使老年人在不經意間得到適度的鍛煉。
在今后的一段時間里,我們面臨著嚴重的養老問題。面對時代飛速的發展,迅速增加的老年人人口、日益擴張的城市、對于養老工作來說,我們并沒有太多的經驗,因此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不斷地探索養老產業的發展,突破固有的傳統模式,引入新鮮的理念與手法是我們應該格外注意的問題。而養老社區康復性景觀追求的是為老年人提供充滿人情味且可以提高健康水平的空間,讓老年人在養老社區中找到歸屬感、幸福感、舒適感和被尊重感。
養老社區康復性景觀涉及行為學,環境心理學以及風景園林學,植物學等多門學科和領域,它需要建筑師,規劃師,景觀設計師,以及社區內老年人,醫護人員,管理人員,醫生等共同協作完成。康復性景觀隨著時代的發展,結合當代老年人的現狀與需求,必將被廣泛地應用于養老社區景觀設計領域,這對風景園林學科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