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光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渭南 714000)
《美術鑒賞》這門課程是屬于藝術選修類課程,這門課程可以讓學生們了解到各種形式的美術內容。對提高學生們審美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們的創新以及實踐能力,更好地塑造學生們健全的人格。現階段,信息化教育改革已經成為了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信息技術,通俗地說就是利用信息科學一些相關的原理以及方法來對各種信息進行處理和應用,同時它的覆蓋面又相當的廣。將信息技術與《美術鑒賞》課程相結合指的是將信息技術的各項內容與《美術鑒賞》課程的內容有機地整合到一起,以此來實現《美術鑒賞》信息化教學的改革,最終達到這門課程提高學生們美術鑒賞能力的目標。《美術鑒賞》這門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它能夠利用美術給人們營造一定的視覺效果,可視性更強,正是因為這一特點,它與信息技術之間才會更加容易整合。《美術鑒賞》信息化教學改革能夠有效地促進這門課程一些教學方法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更好地契合學生們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美術鑒賞》這一門課程的開展一般都會集中在第一個學期和第二個學期,這就決定了它是學生們在剛入學之后就要接觸的一門藝術課程。由于學生們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所以他們一般會對藝術類課程采取一個忽視的態度,對一些藝術類課程缺乏必要的認識,很難能夠提升自己對于藝術的感知和理解。由于傳統教學模式存在著種種弊端,它很難能夠充分地激發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這就為提高學生們藝術素養的工作造成了眾多的困擾。因此,在信息化時代下,《美術鑒賞》這門課程的教學方式將會對教學效果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們能否擁有創造力。因此,將信息技術融入到《美術鑒賞》課程教學的改革中,促進《美術鑒賞》信息化教學改革,這對于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保障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美術鑒賞》這門課程理論與實踐是結合在一起的,在現階段《美術鑒賞》課程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教學模式比較落后而且考核評價方式也比較單一。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明白的一點是《美術鑒賞》這門課程并不是只帶領學生們欣賞,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們能夠自己繪制相關的作品,在此層面上對作品的內涵有一個更深的理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打破傳統的只欣賞不畫的局面,讓學生們親自動手參與進來。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揮這門課程對于促進學生們理解作品內涵的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基于師生互動的信息化教學模式,以此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
在當代,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一些教學理念和教育方式已經不能夠很好滿足當代課堂教學的一些要求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師就必須要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積極主動地探尋新的教學方式,充分認識到信息化教學方式的重要作用,將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緊密地融合到一起。《美術鑒賞》這門課程中可能會有大量的美術作品,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其中,就能夠將這些比較枯燥乏味的美術作品與一些文字音樂聯系到一起,讓原本枯燥無味的課程內容變得生動有趣起來,將原本的這些作品以一種新的方式展現給學生,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營造一種有趣的課堂氛圍,為課堂教學增添更多的活力。利用相關的信息技術來對教學手段進行改革,讓學生們逐漸地成為《美術鑒賞》課程教學的主體,更好地鍛煉學生們獨立自考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網絡上存在的種種形式,如公眾號、短視頻等比較符合學生們認知的方式來傳播《美術鑒賞》的相關內容,這樣就可以很好地將《美術鑒賞》課程中相關的內容與學生們的生活結合到一起,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美術鑒賞》中的相關內容。
例如在進行《人間生活》國內部分的教學時,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講述了我國在隋唐這一時代以后,美術作品逐漸開始朝著反映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向發展,在這一時期,出現了大量的反映人們日常生活的美術作品。因此,教師在教學剛開始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與之有關的音樂或者視頻,為學生們營造一種隋唐時期人們生活的情境,讓學生們的思想感情更容易地回到那時,這樣就能夠使學生們對這節課程充滿了期待,進而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在營造情境的這一過程中,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能夠得到充分地發揮。在相應的情境中學習,能夠使學生們更好地了解一些美術作品的內涵,在情境中進行思考,更有助于學生們對美術作品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提高學生們的美術素養。
教師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地發揮信息化技術的優勢,突破一些傳統教學資源的限制,利用信息化技術來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而有效地拓寬學生們的視野,促進學生們多角度地思考問題,最大程度地拓寬學生們的信息獲取途徑。在具體的操作中,把《美術鑒賞》課程標準作為基礎,利用好信息化技術建設《美術鑒賞》網上課程資源平臺,讓這一平臺能夠更好地為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提供服務。同時,還可以充分地利用學校的官方公眾號來向學生們傳播相關的美術鑒賞知識,定期發布一些優秀美術作品,以這種形式來輔助課堂教學。
例如《從傳統到現代》一課,其中的主要內容是講述了中國與西方現代美術的一些發展歷程,在對中國現代美術進行講授時,可以首先將中國近代的一些美術家分成不同的類別,如傳統型畫家以及融合性畫家等,同時還出現了新的畫種,在課本上每位畫家那一頁都會有一副,但是它的內容并不全面,所以也很難能夠具有代表性。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運用網絡技術來搜集畫家以及他們典型代表作的一些資料,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們能夠對中國近代畫家有一個更加清晰而又準確的認識。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充分地鼓勵學生們利用好自己手上的資源去搜集了解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美術內容,在課堂上增添交流互動的環節,給學生們足夠的時間來交流自己搜集獲得的各類美術資料,通過這種方式,拓寬了《美術鑒賞》課堂教學信息來源的渠道,讓《美術鑒賞》課程教學變得更加充實,更好地促進《美術鑒賞》信息化改革與實踐。
作為師生之間聯系工具的信息化技術,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加高效快捷地學習,讓學生們在不斷互相交流,互相激勵的過程中學習,它能夠為教師和學生們之間搭建一個交流的橋梁,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更多的自主性權利。更方便了教師與學生們之間的交流溝通,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們運用靈活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地利用信息化的技術來對教學過程中師生的主次性進行調整,逐步確立學生們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這樣做能夠有效地減弱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對老師的過多依賴,促進學生們的動手能力與思維能力相結合。
例如在《原始人的創造》這一節課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們展示原始的美術作品,并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來對其進行分類,將其分成不同的種類并羅列好,然后教師再向學生們展示不同的美術作品,再讓學生們進行討論和分析,每一個美術作品都屬于哪一個類型,并讓學生們展示交流的結果,最后教師再對所有的結果進行匯總,并將每一個美術作品都歸集到它應屬于的分類中。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地促進師生的雙邊交流,激發學生們的積極性,進而提高本節課的質量。
利用信息化技術帶來的眾多優勢,打破時間以及空間的限制,將優秀的課堂活動以及課堂內容引入到教學活動中,以此來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課堂評價的活動中,建立更加完善的全方面考核體系,讓學生們能夠更加明確自己學習的目標,為學生們的交流提供一個平臺,讓學生們能夠突破思維的限制來進行學習和交流。
總而言之,在現代社會,信息化技術已經在社會上各個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當然《美術鑒賞》課程教學這一方面也不例外。因此,學校以及教師要利用好信息化技術帶來的便利,更好地促進《美術鑒賞》信息化教學改革與實踐,提高《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