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醫科大學中山學院 王琪,尚小婷
思維方法即主客體相互作用在人的腦海中的認識過程。辯證思維方法是思維過程中唯物辯證法的運用和體現。學習辯證思維方法,運用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歷史,四種辯證思維方法,培養辯證思維能力,有助于防止形而上學等問題的產生。
高校黨建工作的開展主要是圍繞以“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為主題,這也是一種哲學思維的體現,即“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在黨建工作思維體系中的體現。結合辯證思維四種方法,從全局、系統、整體、創新的角度,有利于突破黨建工作存在的現實壁壘,完善黨建工作的內容體系,推動黨建工作的創新發展。辯證思維能力在結合中國實際的實踐過程中,形成了歷史思維能力、戰略思維能力、底線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這四種思維能力對于指導高校黨建工作向縱深發展具有其重要性和實踐性。
第一,運用歷史思維能力,在高校黨建工作中體現為加強師生黨員對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的進一步學習和研究,有助于高校黨建工作在理論上堅實基礎,打牢地基。在此基礎上,不僅推動高校工作的發展,也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明確建黨初心,牢記使命,做好高校的思想建設工作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和教育環境都有著重要意義;第二,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結合具體國內外形勢,科學制定高校黨建工作的“三步走”戰略,有助于夯實黨建工作質量。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工作中提升工作成效,促進高校黨建工作的宏觀發展與微觀發展的結合,從而推進高校黨建工作整體發展;第三,提高底線思維能力,黨建工作作為高校中的常態工作,不是循環往復的“工作”,不能滋養師生黨員的“優越感”。通過提高底線思維能力,有助于提醒師生黨員不越“紅線”,守住黨員自身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并不斷牢記黨建工作的“初心”和“使命”;第四,從創新思維能力的角度來說,有助于高校黨建工作的開展更加與時俱進、富有成效。不僅在理論上創新,在實踐上也要創新,這對于高校黨建工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這不僅是突出黨建工作中的重點來促進黨建工作科學縱深發展,還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在高校黨建工作中的核心地位。辯證思維能力與高校黨建工作的結合,深入推進了高校組織學習型模式發展,還進一步推動了組織建設的加強和改進。
辯證思維能力是從實際出發,遵循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探尋主客觀間的聯系與發展。這既不是“變戲法”,也不是“詭辯論”,更不能隨著主觀臆造,憑空想象。當前,存在有些黨員為了完成指標,以假亂真,虛擬完成的情況,隨意更改實際情況的數據,通過“變戲法”“掩耳盜鈴”;還存在有些黨員為了謀取私利,貪污受賄,在黨性意識與黨員責任面前“詭辯”,脫離群眾和實際情況。
辯證思維能力是一種高級的思維能力,具有哲學性。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辯證思維能力是唯物辯證法在思維層面的體現,具有理論性和戰略性意義。在面對復雜局面時,有些黨員難以突破自我限定的原有工作格局,“故步自封”,應對不了復雜情況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而當前黨建工作需要新的血液注入,激活黨員愛黨熱情,努力做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顆螺絲釘。固守原有工作模式,是一種“飄”離地面的體現,脫離黨建工作發展方向,沒有辯證思維作為基石,容易產生形而上學等情況。
培養歷史思維,知史明理。提高高校黨建工作,不僅要基于現實中的實際情況,也要不忘“來時路”,通過了解黨的發展史,從而更好地促進黨建工作的開展。站在建黨百年時代下,我們要善于運用歷史的眼光把握歷史發展規律,認清歷史發展方向,指導實際工作的開展。
黨史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通過輔導員工作室、思政教師教學、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宣傳黨史學習教育,促進黨員對黨史的學習興趣,在視頻和暖文中感受到黨史中的“小故事,大智慧”;也可以通過黨史學習宣講,組織師生黨員共同觀看建黨百年特別欄目如《理想照耀中國》等黨的發展歷程中“帶來光芒”的黨員背后的故事;通過組織各類黨建活動,如紅歌合唱比賽、黨建知識問答比賽等活動,促進師生黨員對黨史的學習和掌握,通過豐富多彩的知識活動提高師生隊伍對黨史的學習興趣,從而在參加活動的較為輕松愉悅的過程中增強自身對黨史的深刻認識,從而堅定理想自信,堅定政治素養。這不僅是在高校黨建工作中馬克思主義主導地位的體現,也是充分發揮師生黨員在高校工作中先鋒模范作用的表現。
通過提高歷史思維能力,即學習黨史發展歷程的艱辛與不易,從而更加深刻地把握到其發展的歷史規律,認清其發展的趨勢。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總結經驗,牢記教訓。在這樣的歷史思維能力培養下,通過對黨史的深入學習與思考,從而更好地指導黨建工作。
加強戰略思維,高瞻遠矚。在理論思維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戰略思維能力,從當前和長遠的發展,考慮黨建工作的開展,做出科學的戰略判斷,制定科學的發展目標。基于當前的國內外疫情形勢,高??赏ㄟ^宣傳優秀抗疫醫務人員、國內外防控疫情舉措對比,調研了解當前具體各個國家的防疫舉措及現實嚴峻情形等等問題,渲染抗擊疫情的愛國情懷,從具體案例中激發師生黨員的愛國愛黨熱情,清晰地感受了解到祖國的有力舉措和“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宗旨,以便更好地投身到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中去。
如今,互聯網發展迅速,高校大學生使用網絡已成為日常,這不僅推動了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也給高校工作帶來了利與弊。如何正確使用網絡,使其成為推動大學生成長的平臺具有重要意義。高校的黨建工作是高校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發源地,因此,做好引導和如何正確利用網絡工作是目前高校黨建工作的“牽頭紅線”,運用戰略思維將這項長期工作做好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要在網絡平臺上大力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抗擊疫情先鋒模范事跡等,弘揚愛國文化,肅清不良輿論,凈化網絡空間,給高校大學生一個正能量的指引和健康成長空間。這也對高校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勢下,結合馬克思主義辯證思維,掌握發展規律。在學習中,根據發展規律制定有效的執行計劃和各項指標建設,迎接新時代網絡文化帶來的各項機遇和挑戰,應運而為,戰略性地有效促進高校黨建工作的開展。這也是高校黨建工作提升的途徑之一。應時而為,把握黨建工作發展的根本方向,結合全局形勢,系統的考慮問題。以戰略思維眼光去思考黨建工作的提升,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提高師生黨員的政治站位,從而推動高校黨建工作的積極開展。
堅持底線思維,居安思危。在高校黨建工作中,把握住黨指揮槍的重要站位,就把握住了思想政治建設方向。從組織權利機制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做好作風建設等工作。面對黨員貪污腐敗、坐享其成等問題,首先,要時刻提醒師生黨員堅持底線思維,不睬“紅線”,不越“禁區”,嚴防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和消極腐敗危險,時刻認識黨員突出問題的尖銳性和嚴峻性。
其次,要端正態度,積極規避風險,做好應急措施。凡事想到前面,未雨綢繆,提高政治站位,將隱患化解在萌芽處,避免問題產生質的飛躍。
再者,黨建工作的開展,要提前做好規劃,打有準備之仗,做好最壞的打算,做最大的努力,提高責任意識,做好每一件事情,堅持底線思維,是開展好黨建工作的重要保障。
鍛煉創新思維,開拓創新。在高校黨建工作中,在以往固有的黨建工作模式中,要結合當前具體形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事物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在高校黨建工作中更要在客觀規律基礎上,開拓創新的工作模式,構建有效的組織隊伍,提高黨建工作的組織力和創新力,迎合未來發展趨勢,開拓新的形勢和格局。
在此思維邏輯下,黨建工作要擺脫原有因循守舊的模式,避免形而上學的發展情況,不斷開拓新的黨建模式,如現有的“互聯網+黨建”“雙帶頭人”工作室、“三全育人”運行機制等,都是對原有黨建工作形式的創新。提高創新思維能力,針對師生黨員開展創新型黨建工作探索,促進高校黨建工作更加高效運轉。
隨著高校黨建工作的有效開展,打破傳統模式,結合馬克思主義辯證思維開展高校黨建工作成為了理論和實踐聯動的“CP”。當前,存在有些黨員為了完成指標,以假亂真,虛擬完成的情況,隨意更改實際情況的數據,通過“變戲法”“掩耳盜鈴”;還存在有些黨員為了謀取私利,貪污受賄,在黨性意識與黨員責任面前“詭辯”,脫離群眾和實際情況。在面對復雜局面時,有些黨員難以突破自我限定的原有工作格局,“故步自封”,應對不了復雜情況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而當前黨建工作需要新的血液注入,以激活黨員愛黨熱情。結合辯證思維四種方法,從全局、系統、整體、創新的角度,有利于突破黨建工作存在的現實壁壘,完善黨建工作的內容體系,推動黨建工作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