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玲 胡展嫻 張 飛
(湖南科技學院 湖南永州 425199)
目前,地方高校圖書館學科化、社會化、信息化程度較低,服務形式比較單一,圖書館人員素質不高,沒有充分發揮圖書館服務于教學、科研、育人等功能,不利于地方高校“雙一流”建設。因此,對“雙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圖書館應對策略進行深入系統研究,改變其目前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其“雙一流”建設的作用,是地方高校圖書館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具有重要理論和應用意義。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為了學校發展,大量引進高職稱、高學歷人才,圖書館常常成為高層次人才的家屬安置場所。此外,因工作調動的領導家屬、學校部門崗位聘任不適合的人員也常常被安置到圖書館,造成圖書館人員學歷普遍較低,基本為非圖書館專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如2015年西北地區榆林學院圖書館共20人,其中專科及以下12人,工人2人,本科5人,碩士3人,圖書館專業共3人[1][2][3]。這種人員隊伍往往只能維持圖書館傳統的日常借閱工作,難以滿足目前信息化快速發展對圖書館的需求,難以滿足圖書館服務于學校“雙一流”建設中的人才培養、科研與教學的需要。地方高校圖書館是學校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的重要學術性機構,圖書館人才是提高其服務能力的關鍵。因此,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應該采取多種途徑,建立起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
學校領導應高度認識到圖書館人才隊伍對學校“雙一流”建設的重要性,改變圖書館是家屬安置和轉崗分流人員聚集地的錯誤做法,制定利于圖書館專業人才引進的措施和政策,花大力氣,有計劃地引入圖書館專業學術帶頭人和專業技術人才。
根據圖書館各專業人員服務要求,對圖書館人員定期進行相關學科知識、計算機、網絡信息采集、網絡咨詢、外語等技術培訓;不定期外派人員到別的圖書館進行交流學習,有針對性地選拔年輕人員外出進修、培訓,鼓勵圖書館人員通過自考、在職或全脫產攻讀圖書館相關專業本科或研究生,接受圖書館相關專業的技術業務學習。通過這些措施,全面提高圖書館人員素質。
完善圖書館管理制度,明確圖書館工作人員為“雙一流”建設的科研、教學服務,為教師、學生及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責任,建立崗位與目標責任制,建立起全方位服務考核制與績效管理制度,對圖書館人員的服務意識、工作能力、理論水平、工作業績進行全過程、全方位考核,根據考核結果確定個人績效;采取公平、公正,按崗付酬,優勝劣汰,競爭上崗的用人機制,責、權、利對等,注重業績和貢獻,以給圖書館工作人員適當的壓力;采取多種方式,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能力和素質進行考核,如不定期進行理論考試、舉辦圖書館技能大賽、評選優秀書庫、服務之星等,對成績好的人員給予榮譽與物質獎勵,并納入個人績效考核。通過這些措施,提高圖書館人員工作、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
為滿足學校“雙一流”建設需要,地方高校圖書館應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改進服務工作,實現圖書館服務的信息化、學科化和社會化[4]。
目前,地方高校圖書館資源利用率低,大學四年,很多學生都不知道圖書館有哪些館藏資料,甚至都不知道有CNKI中國學術期刊庫,更不要說去使用了。因此,地方高校圖書館可采用講座,微信、微博、QQ群等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專門、系統的培訓,對館藏資源進行全方位的宣傳,以使學生更好地利用館藏資源,提高館藏資源的利用率[5]。
1.設立圖書館網站、微信、微博、QQ群等網上信息服務平臺,及時收集師生急需圖書,及時發布圖書館新書信息,以更好地滿足師生對圖書資源的需求。寒假、暑假期間,通過這些平臺及時收集師生相關需求,及時開放圖書館,及時為師生提供相關文獻資料。
2.建立教師信息庫,對教師情況進行詳細介紹并及時更新,該信息庫對全校師生學生開放,以解決教師課題申報團隊問題,學生進行各種比賽的導師選擇問題。
3.設立專門的教學板塊,收集校級、省級、國家級精品課程視頻資料,教師教學比賽視頻資料,教師教學課件,本校學生比賽作品,合作企業施工視頻和工程案例資料,國家級、省級競賽項目情況,各種專業考試題庫和視頻資料以及相關網站鏈接,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比賽提供支持。
4.設立專門科研服務平臺和學科館員,解決科研問題。在圖書館設立網站、微信、QQ群等科研平臺,及時收集師生、合作企業論文查重、科技查新、SCI、EI收錄證明、學術資源等要求,并及時提供相應服務。通過學科館員,了解師生及企業科研需求,及時為師生合作企業提供準確的學科信息資源,及時發布學科前沿動態,學科學術會議信息、學科最新研究成果等。
5.建立特色學科資源平臺。在圖書館網站創建專門的特色學科網站、展示學校特色學科研究成果,教學成果,服務地方研究成果,以及學生競賽成果;收集特色學科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發展前沿及相關資源鏈接,更好地服務于學校“雙一流”建設。
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大學圖書館應采取多種途徑,充分發揮出文化育人的作用。
1.營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環境
圖書館館內色調應采用米黃等歡快色調,圖書館內圖書應擺放美觀整齊,光線應良好,空氣應流通,應保持安靜,給人以愉悅感。圖書館內走道、大廳、閱覽室應擺放花草,墻壁可設置名人畫像、警句格言、名人語錄以及各種美術作品,設立咖啡吧等,以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陶冶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審美素質。圖書館工作人員應以學生利益中心,兢兢業業、埋頭苦干,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服務應周到、細致、認真,服務應做到主動熱情、文明禮貌,給學生樹立做事、做人的榜樣,使學生在溫暖愉快的環境中逐漸完善自己的理想人格。
2.營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空間
館內應配備飲水機、沙發等,設立學習研討中心、多媒體教室、打造便捷舒適的交流、學習環境。
3.舉辦各種活動,陶冶學生情操
經常舉辦專家講座、學術論壇、書畫展活動、學校先進人物宣傳活動,國內先進人物宣傳活動,優秀歷史人物介紹活動、為學生提供新知識、新思想,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愛黨愛國、吃苦耐勞、勇于拼搏、勇于奉獻、敢為人先等優良品質。
4.采取多種形式豐富學生文化生活
通過多媒體教室或網站給學生播放經典影視作品、科普視頻、百家講壇,培養學生人文知識。舉辦“讀書節”“讀書之星”“學習之星”“道德之星”等評選活動,舉辦各類征文大賽等各類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人文和道德修養。
“雙一流”建設能為地方高校的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和契機。在學校的“雙一流”建設中,圖書館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關系到學校“雙一流”建設的成敗。地方高校圖書館應針對“雙一流”建設的要求,采取各種應對措施,解決好圖書館人員素質和服務等兩個核心問題,為學校的“雙一流”建設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