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蔓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師大一中 四川成都 610000)
德育是保證初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在初中階段,學生很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且這一階段的學生往往都處于青春期。盡管這一階段的初中學生自我意識正在飛速成長,但由于學生缺乏閱歷,所以會導致學生會對事物進行錯誤判斷。如果無法在這一階段給予學生合理的德育教育,學生可能會因為錯誤思想影響未來的發展。
人文情懷是德育教育中的一部分,但是在以往的教學過程當中,部分教師并不重視這一點,導致部分學生缺乏人文情懷。人文情懷本質上是人對自我尊嚴、價值、人生的一種關懷,缺乏這部分意識,可能會導致學生出現性格中的偏激或者道德上的缺陷。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就可以較為有效地解決這一點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以此為基礎展開初中德育建設,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1]。
優秀傳統文化包羅萬象,蘊含著各個方面的知識,所以在初中教學當中,教師利用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的時候,可以充分發揮傳統優秀文化的優勢,以各個方面的知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在德育教學中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還可以通過傳統優秀文化提高綜合素養。
德育雖然對初中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非常重要,但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由于初中學生對待德育的態度不同,所以德育教育面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會嚴重阻礙初中德育教育的建設。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期,在這一階段學生會擁有非常強烈的叛逆心理。這種叛逆心理會導致學生自我意識強烈,可是由于初中學生限制于自身閱歷,在做出選擇的時候往往只想要突出自己并不考慮所做選擇的對錯,這就影響了德育教學。在德育教學中,一旦面對的學生存在叛逆心理,那就會導致這部分學生出現對德育觀念不認同的情況。甚至這部分學生還會故意做出一些與德育理念相互違背的內容,這樣不僅會導致初中學生無法理解傳統優秀文化,如果無法對這部分學生進行正確引導,甚至還有可能導致學生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2]。
傳統優秀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想要融入課堂并不容易,因為部分學生在學傳統優秀文化的時候會產生錯誤理解,他們認為傳統文化都屬于糟粕,不適合現代人學習。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下,即便是初中教師想要利用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進行德育,也會出現傳統優秀文化人文精神難以融入課堂教學的問題。
初中學生雖然擁有了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但是這并不代表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對自我進行有效約束。在利用德育針對學生的思想道德進行教學的時候,由于部分學生缺乏自我約束能力,所以即便是在課堂當中學習了優秀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也很難將其中的德育內容用于現實生活中的自我約束。而且由于初中學生對德育內容的理解較淺,學生所處的環境當中如果沒有帶頭人主動利用優秀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進行自我道德約束,就限制了德育課堂的開展效果。
德育本身是一種針對學生思想的教育,通過培養學生的道德觀、人生觀與價值觀來提高學生個人的道德優秀。這樣就直接造成了德育課堂在展開教學的時候會重視理論內容。在初中階段,部分學生并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學習這部分理論內容的時候,很容易喪失對德育的興趣。不僅如此,由于部分教師在展開以優秀傳統文化人文精神為主的課堂的時候,不注重利用現代事例,所以可能導致部分學生無法信服,這也會限制德育課堂的質量[3]。
優秀傳統文化人文精神在初中德育建設當中雖然面臨著一定問題,但是教師只要掌握一定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并將現代化教學手段與德育進行融合,這樣就可以提高德育課堂的質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德育觀念。
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學生往往不會認同家長或者教師的理念,他們更愿意相信自己與同齡人之間的判斷。所以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教師如果貿然展開德育課堂,那么很容易引發學生的反感。因此,教師需要充分利用青春叛逆期的特點,鼓勵初中學生以自主學習德育內容,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德育理念。展開自主辯論的方式就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對德育內容進行主動學習,教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可以以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這樣學生就會主動對優秀傳統文化人文精神為基礎進行學習。在深入了解這些內容并與同學展開辯論之后,學生就可以養成正確的德育理念[4]。
例如,教師可以借助蘇武的故事,引導學生展開辯論。蘇武的故事本身就是優秀傳統文化中人文精神的一部分,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討論蘇武的做法是否正確。初中學生會以此為基礎對歷史內容進行詳細了解,然后與同學之間展開辯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會了解到蘇武的氣節并由此聯想到自己。這樣德育內容就可以深入學生的內心,以此實現德育建設。不僅如此,通過這樣的辯論,教師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樹立正確的愛國觀念。
優秀傳統文化雖然可以非常有效地幫助初中學生樹立正確樹立德育觀念,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難以有效融入成為了阻礙優秀傳統文化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教師需要利用情境創設的方式加強學生的代入感,在德育課堂中應用情境創設可以幫助優秀傳統文化與德育課堂進行融合。
情境創設是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這種教學手段的核心就是在課堂當中還原情境,學生融入情境當中后就可以加代入感,對所學內容作出判斷,進而實現高效學習。這種教學手段非常適合德育課堂,在提高學生代入感的過程中就可以深入理解德育理念。例如,教師可以選擇能夠體現優秀傳統文化人文精神的片段,然后通過情境創設教學法對片段進行還原。還原之后,教師可以指定學生扮演情境當中的人物,感受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德育理念。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就可以深入理解德育教學的內容,樹立正確的德育理念,這對初中德育建設有很大幫助。
德育是對學生思想道德進行的一種教育,需要學生具備一定自我約束能力??刹糠謱W生缺乏自我約束能力,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學生德育理念的形成。因此,教師可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建設德育課堂,學生可以實現互相約束,這可為學生的德育學習提供了巨大的幫助[5]。
小組合作是一種以共同學習為基礎的現代化教學手段,這種教學手段是以小組為核心,然后由小組對所學的內容進行共同探討,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在以優秀傳統文化人文精神為基礎的教學當中,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小組合作進行教學,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當中,就可以互相督促,深入學習德育并將德育理念應用到生活當中。例如,教師可以在以優秀傳統文化人文精神為基礎的德育課堂建設當中,指定初中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引導學生對所學的德育理念進行探討。探討結束之后,教師還可以指正學生的錯誤想法并鼓勵學生將所學的內容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以此踐行德育理念。當然,教師還可以以身作則,做學生在生活中的帶頭人,這樣就可以帶領學生深入理解德育理念,盡可能避免學生因為缺乏帶頭人而忽視德育理念的情況。
單純的理論內容會影響優秀傳統文化人文精神在初中德育建設中的效果,學生也會對單純的理論內容失去興趣,甚至出現反感和不認同德育教學的情況。因此,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教師就需要在利用優秀傳統文化人文精神對學生進行教學的同時,融入現代實例。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對德育教育的興趣。不僅如此,在現代事例的融入當中,學生也可以選擇自己的榜樣,然后在行為上向榜樣靠攏,以此樹立正確的德育理念。
在融入現代事例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入生活化教學的概念,這種概念是由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陶行知先生主張從生活中學,這種教學主張為現代教學提供了思路。例如,在以優秀傳統文化人文精神為基礎展開德育的時候,教師也可以融入實時案例,借用一些生活中常見或者剛剛發生的事例對學生進行引導與教學,這樣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德育觀念,為建設初中德育教學提供幫助。
德育建設對初中階段的學生非常重要,在初中德育建設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優秀傳統文化人文精神,發揮優秀傳統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優勢,以此作為基礎對學生展開德育教學,有效完成初中教學階段德育建設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