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利豐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衙前鎮第一幼兒園鳳凰分園 浙江杭州 311209)
幼兒園的孩子年齡較小,一般都是3-6歲,各方面的能力都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對整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探索欲,可塑性很強。基于德育視野下,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老師要緊跟現代教育的發展理念,積極探索和創新適合本園孩子的德育教學模式,根據孩子們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方案。現代教育背景下,人們不僅關注孩子們的智力發展,也關心其德育發展,因此,幼兒園教師要加強對幼兒德育教育的重視,培養和提升幼兒的思想道德情操。
幼兒德育教育屬于狹義的德育教育內容,是指在幼兒園教學中,幼兒教師對每一位孩子進行的是非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活動,旨在培養幼兒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讓幼兒能夠在幼兒園的教育中養成良好的言行習慣,為幼兒今后的綜合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受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影響,對幼兒的德育教育不僅應局限于思想方面的教育,還可以體現在培養幼兒良好的言行習慣方面,讓孩子們能夠養成尊老愛幼、勤儉節約、講文明懂禮貌等各種好習慣,推動幼兒的優質發展與進步。
在日常的幼兒園教育中,教師很難用一個統一的標準去判定自己德育教育的效果,見解導致一些幼兒教師和家長忽視了對孩子們的德育教育,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對孩子智力能力的培養上。幼兒園孩子的年齡小,各方面的能力有限,身心發展還不健全,對一些事情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有限,經常會聽不進老師講的一些大道理,一方面是由于他們的理解能力有限,有時候不能聽明白講的德育內容,另一方面是因為老師德育教育的模式比較單一,難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對所講述的德育內容不感興趣。與此同時,受幼兒家長、幼兒園管理以及自身幼兒教育觀念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在幼兒園教育中,很多老師開展德育教育的力度不夠,大部分只是體現在對幼兒言行習慣的培養層面,對孩子深層次思想方面的德育教育力度較低,一定程度上也不能獲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幼兒園的教育是人一生接觸學校教育的最初階段,幼兒教育也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教育的整個階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人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也對幼兒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不再只是讓孩子們在幼兒園吃好、玩好就可以,期待能夠從娃娃做起,讓孩子們掌握更多的本領,養成更高的素質。因此,在幼兒園教學中,幼兒教師重視滲透德育教育,是當前教育不斷發展的必然趨勢,對幼兒一生的學習與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教育和引導幼兒從思想深層方面意識到良好思想道德情操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幫助他們更關注自身的言行舉止,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言行習慣;有利于推動幼兒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讓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優勢,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生活中更好地發揮自身的價值;有利于促使幼兒教師積極學習先進的幼兒教育觀念,將最先進的幼兒教育知識運用到自身的教學之中,推動幼兒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教育的進步,個體的思想道德素質對自身和國家的發展越來越重要,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不僅能讓自己更順利地立足于這個社會,還能創造出更多的價值。幼兒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是個體接受德育教育的初始階段,對幼兒思想道德品質的養成非常重要。對個體的德育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抓住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長機遇期,對孩子們進行高質量的德育教育[1]。因此,幼兒教師要緊跟現代教育的發展潮流,不斷更新自身的幼兒教育觀念,基于德育視野及時調整自身的幼兒園教學模式,提升幼兒德育教育的質量和效率。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國家和社會也對幼兒園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要求幼兒教師要樹立立德樹人的根本觀念,及時更新自身的幼兒教育理念,讓整個幼兒教育階段的質量獲得一個真正的質的提升。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一直是我國當前教育中的根本問題,也是幼兒教學中的永恒主題[2]。傳統的幼兒園教育中,很少有老師積極學習德育教育的相關知識,在自身的教學過程中,也較少涉及德育教學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錯過了幼兒接受教育的最初階段。因此,新時代的幼兒教育老師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情況,精心設計幼兒德育教學方案,并根據孩子們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整和優化德育教學模式,爭取抓住孩子們接受新鮮事物較強的這個階段,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的言行舉止,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言行習慣,為其今后的各項學習與發展打好基礎。
例如,小班的孩子剛剛進入幼兒園,老師不能夠按照大班或者中班的德育教學方案對他們進行德育教育。小班的幼兒剛剛離開家長的懷抱,對整個幼兒園的環境不太熟悉,會產生一些負面情緒和焦慮感,但是,他們對一些故事或者繪本有著莫名的好感。因此,在對小班孩子進行德育教育時,老師可以充分借助繪本故事,向幼兒展示一些德育教育內容,讓他們能夠在不同的繪本中感受到不同的德育教育,逐步影響其言行,養成良好的思想素養。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各級各類學校的老師在開展德育教育教學活動時,都要樹立新時代的學生觀。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能夠發展幼兒的社會屬性,有效推動幼兒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在幼兒園的德育教學中,幼兒教師要將每一位幼兒看成不斷發展的人,孩子們的身心發展也是有著各自的規律的,每一位幼兒都有著巨大的發展潛能以及獨特的發展需求,要突出幼兒的學習主體地位,尊重他們獨立發展的意義。將自身的德育教育與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融合,提升幼兒德育教育的活力和趣味,最大限度地吸引幼兒的好奇心,促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每一次的德育教學活動中[3]。幼兒園的孩子一般分為小班、中班和大班等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身心發展特點和發展需求,對德育教育的吸收能力也有所不同。基于德育視野下,幼兒園教師要認真分析每個階段孩子的特征,精心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培養幼兒參與德育教育的興趣。
例如,在對孩子進行“講文明,懂禮貌”的德育教育時,老師要根據每一個階段孩子不同的需求開展德育教學,采取他們感興趣的形式,調動孩子們參與本次德育教育的積極性,讓每一位孩子都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小班的孩子認知能力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很難了解一些理論性較強的德育教育內容,對此,老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將一些“講文明,懂禮貌”的德育故事教給他們,在講故事的時候,要注意加上適當的表情和動作,加深幼兒的理解和印象;中班孩子的肢體能力和心智發育都較小班孩子而言有了一定的進步,老師可以帶領孩子們參與一些角色扮演,讓孩子們能夠親身參與一些“講文明,懂禮貌”的“真實”情景,通過親身體驗,加深孩子們的理解,幫助他們在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多關注自身的言行舉止,逐步成為一名“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大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將一系列的故事或者身邊的事情有條不紊地表述出來,在對大班孩子進行“講文明,懂禮貌”的教育時,老師可以讓他們自己閱讀一些相關的繪本或者觀察生活中的一些具體事例,然后安排一次講故事大賽,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將相關內容準確地表述出來,以此,對大班的孩子進行“講文明,懂禮貌”的德育教育。
在現代教育背景下,幼兒園老師要加強與孩子家長之間的溝通和聯系,完善家校聯結教育機制,將幼兒園的德育教學理念傳遞給幼兒家長,爭取他們的支持和理解。孩子是未來的希望,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有一個非常光明的未來,也越來越關注對孩子的綜合教育[4]。經過多年的幼兒教育經驗發現,家庭教育對幼兒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幼兒園的德育教育中,老師與幼兒家長之間的交流,能夠幫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幼兒在家庭生活中的各種表現,及時調整自身的教學方向,并且能讓家長關注孩子的各項表現,逐步提升德育教育的質量。同時,老師在與家長進行溝通時,能夠更詳細清楚地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以優化自身的德育教學模式,輔助自己在德育教學中更高效地吸引孩子的目光,促使他們參與自身組織的各項幼兒德育教育活動,提升參與度,保障德育教學的有序進行,推動幼兒德育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綜上所述,幼兒園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奠基階段,對孩子一生的學習與發展有重要影響。基于德育視野下,幼兒教師要有效改變傳統的幼兒教學習慣,學習先進的幼兒教學觀念,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幼兒教育的整個階段。在幼兒德育教育過程中,老師要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根據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及時調整自己的德育教學模式,將幼兒德育教育與現實生活進行有機結合,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各項德育教學活動,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的幼兒德育教學效率和質量,為幼兒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