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軍 _ 首都師范大學實驗小學
可視化德育是讓學生成為德育中的主體,它拋棄單一、枯燥的說教,用更直觀、更具體、更生動、更具操作性的方式落實德育工作。
“可視化”一詞來源于英文的visualization,是指利用計算機圖形學和圖像處理技術,將數據轉換成圖像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并進行交換處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可視化德育是指采用可視化的研究思路和思維方式,突出、直觀呈現德育內容,實現知情意行整體德育過程,它從改變德育目標空泛、籠統的現象入手,采用可視化的方法,讓德育目標具體、直觀,可觸可感。
德育內容是德育目標的具體體現,是學校德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影響著學校德育的實效性。德育途徑是對學生實施德育影響的渠道,是實現學校德育目標、落實德育內容的組織形式。
德育途徑的可視化可以從課程、活動、環境等方面得到實現。課程是實現學校育人目標的重要載體,學校課程的可視化包括線下課程可視化和線上課程可視化,為實現二者一體化,學校全方位推進。活動是實現學校育人目標的重要方式,學校結合中心工作和重大節日,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增長知識,感悟成長。文化環境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學校把校園景觀作為抓手,賦予其教育價值,以此影響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
德育方法的可視化是將德育內容基于圖形圖像、音頻視頻、情景再現等形式展現,引導學生在沉浸、體驗中改變思想和行為。學校歸納出德育可視化的10種有效方法加以實施。
德育評價的可視化要點在于:評價內容及其標準可視化、評價過程可視化、評價結果可視化。德育評價可視化作為大數據環境下新生的評價體系,或將引領新一輪評價變革。
實踐證明,可視化德育能夠從學校道德教育的實際狀況出發,以學生生活世界為本源,貼近學生的真實感官,將抽象、泛化、籠統的學校德育做得“有血有肉”“可觸可感”,進一步深入學生心靈世界,讓學生在可視化的德育環境中提升道德素養,使德育成效“活靈活現”。從實施效果看,學校可視化德育喚醒了學生成長的力量,帶給了學生真實感和直觀感。
可視化德育以一種嶄新的視角,力求探索出一種新的德育模式,在實施的過程中注重植根于生活世界的沃土中,從而開放出鮮艷奪目的德育“花朵”。
學校在可視化德育方面的探索,體現了學校真正關注人的發展,力求探索出一條能夠彰顯學校德育特色、為每位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德育之路,讓學生朝氣蓬勃地走向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