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濱 蔣磊磊 _ 首都師范大學實驗小學
智慧校園“建什么、如何建、如何用”一直是困擾學校的難題。學校以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需求為導向,通過信息化平臺建設和資源應用,拓展了學生學習的空間,初步形成了智慧校園育人新生態。
現有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學的需求,開發數字校園管理平臺已經成為未來發展趨勢。數字校園管理平臺實現了數字校園管理的互聯互動,不僅可以提高校園管理效率,同時也能夠實現校園數據化管理,為校園實現全面信息化教育打好基礎。
智慧校園是面向師生、面向教學、面向管理的信息化校園建設,應該以人為本,由教學的主體需求產生,由現代化信息手段支撐,將教學需求與信息化手段相結合。
線上線下混合的學習方式已經逐漸深入到教育教學的各個領域,為有效推進這一新型的教育教學方式,學校根據需求優化信息化網絡應用環境,建設快捷、安全、環保的校園無線網絡,并與原有的校園有線網絡完全融合,統一管理、統一認證,營造綠色的網絡空間。在教室中,采用由高清智能觸控一體機、高清實物展臺等組成的智慧教學系統,教師可以借助觸控一體機實現圖文并茂、情景交融的電化教學、視聽教學、共享教學等。在學校大數據支撐下,以移動通訊網絡為基礎,整合校園網絡,集辦公、教師學生考勤、測溫、教務管理、學生信息管理、即時通訊、網絡教學等于一體。同時,支持信息查詢與收集、校園信息發布,實現內外信息有效傳遞和支持。
運用物聯網技術打造平安校園,學校采用無線感知身份認證技術,自動記錄學生進出校時間,并推送短信到家長手機,讓家長即時知曉孩子進出校園情況。
在應用前期設計的系統管理功能、后勤管理功能、學生管理功能、教務管理功能、辦公自動化管理功能時,學校對各個功能的設計過程和實現過程進行記錄和調整,通過功能測試和性能測試,驗證了數字校園管理平臺的各項功能符合最初的設計要求。
學校構建的數字校園管理平臺為學生與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提供有利環境,豐富了數字化教學資源,有利于提高教師與學生的數字化應用水平與信息素養,推動教師更新教學理念、變革教學方法、管理方式,從而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智慧校園管理平臺包含大量的學生基本信息、學生考試成績信息和家長信息,這些數據都屬于個人保密信息,如果存在安全問題,將會造成較大的社會影響。因此,需要結合當前加密方式,進一步提升智慧校園管理平臺的安全性,為智慧校園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