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市順德區胡寶星職業技術學校 楊家敏
教師隊伍在職業教育體系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職業教育的第一資源,在當前的職業教育改革中有著重要地位。這些年,社會大量需求各類技能型人才,技術應用型人才成為各行各業的“香餑餑”,有效推動了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怎樣才能更好推進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已經成為職業院校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之一。2019年,我國教育部門發布了《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和《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等文件,職業院校應該深刻理解各項政策的要求,深化改革,進一步探索如何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全新的時代。在職業院校中,各項改革也持續推進,但是教師隊伍建設依然還有不少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
1.職業院校師資結構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在師資隊伍建設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師資隊伍結構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包括年齡、學歷、職稱、雙師型教師占比等。其中,師資的學歷結構體現職業院校理論、科研相關的潛力;師資的職稱結構則體現職業院校學術水平、教師勝任教學的能力。所謂“雙師型”教師,是指同時具備教師系列、專業系列兩種職稱的教師,師資隊伍的“雙師型”結構關系著職業教育目標的有效實現。
由于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職業院校教師隊伍的數量也實現了迅速增長。教師隊伍的快速膨脹,導致師資結構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一是碩士以上學歷教師占比較低;二是職稱結構不合理,高級職稱教師比重偏少;三是雙師型教師占比較低。
2.職業院校教師準入資格缺乏專業實踐能力考核
職業教育較為特殊的定位使其對教師隊伍有不一樣的要求,教師不但要有相應的理論知識,同時也應該有非常出色的應用知識、實踐技能,還要與市場需求相適應,這樣才能為社會培養更多專業性的技術人才。我國職業院校的專業教師大多數來自綜合型本科院校,直接從學校到學校,相對而言有較為完善的理論知識,但是明顯缺乏足夠的實踐經驗。因為在職業院校教師任職資格中,缺少較為明確的實踐水平考核指標,部分職校教師的教學質量達不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
3.職業院校教師培訓體系缺乏強有力的雙師型教師培養機制
職業院校教師培訓體系比較注重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等方面的輔導,并沒有太多關于專業技能上的練習。教育主管部門統一安排的培訓指標和各校外派的專業培訓機會畢竟是有限的,無法覆蓋所有雙師型教師隊伍的需求。對于職業院校而言,在培養雙師型教師的過程中,需要主動籌措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對教師實踐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使雙師型教師占比不斷提升。
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要建立在明確發展方向的基礎上,通過完善專業建設、優化師資結構、調整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有效結合理論教育與實踐訓練,更好地發展學生的職業素養,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要想有效推進專業建設,最重要的就是推動專業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使教師擁有更強的專業能力。
1.專業教研改革推動教師成長
通過一系列教研活動,可以對教師專業能力進行全面的檢驗,各專業科組要善于借助此平臺讓教師快速站穩講臺,提高教學水平。職業學校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時,要制訂從熟悉講臺,到站穩講臺,進而駕馭講臺的教學水平提高規劃。同時,推動新老教師幫扶計劃,加強專業教研,院校組織開展備課、寫教案、上課、聽課和評課等研討活動,促進教師隊伍的快速成長。
教研活動可以讓教師掌握教學教案整體設計技巧,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作為職業學校的專業教師,上好課、站好講臺是基礎,公開課是鍛煉和展示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平臺,也是推動教師不斷成長的有效路徑。
2.專業技能大賽促進教師教學能力快速成長
通常所說的專業技能大賽,是指在教師輔導下學生參與的技能競賽,它在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對學校教學成果進行有效的衡量。專業技能大賽既是對選手技能的檢驗,更是教練的技能水平和教育管理方法的較量。專業技能競賽要求教練的技能水平要高人一等,教學時對一些細節問題予以高度關注,有效培養學生精湛的技能、嚴謹的風格、敏捷的思維。借助專業技能競賽的平臺,可以督促專業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不斷豐富教學經驗,從而實現快速的專業成長。
3.校企合作為教師提供更廣闊的成長空間
職業教育較為常見的辦學模式有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專業建設需要通過校企合作項目的開展,提升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技能應用水平,同時也給職業院校教師提供學習成長平臺。
首先,企業工匠走進課堂能夠促進教師的成長。為使職業學校與崗位零距離對接得以實現,我們邀請企業“工匠”走進學校課堂,組織專業教師聽課、座談和交流,掌握企業工匠的實踐技術,有效開展教改工作,使教師專業水平在交流學習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其次,企業崗位實踐強化教師隊伍的專業技術應用能力,提升教學質量。為了讓教師熟悉企業崗位職責,專業教師根據自身的專業發展狀況和企業崗位需求深入學習,學習企業的新技術、新工藝,將企業先進的技術和工藝帶回課堂,從而提高學校整體教學水平。
再次,搭建產學研發展平臺,促進教師在實際應用中提升教學水平,進一步促進教學成果轉化。產教研是職業院校進一步與市場、相關產業進行接軌的有效模式。以我校為例,機器人專業與新仕達、泰格威等知名公司共同成立機器人工作室技師工作站,本專業三分之一的專業教師參與進來,為公司帶來大量的人才、技術;模具專業與廣州杜一堂設計工作室創建寶星模具創客中心,開發了多種產品,成功申報了國家專利兩項。
4.課題研究提升教師整體教研能力
課題研究通過科學思路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全面的審視,由此對其中的問題進行思考、分析,有效推動教學活動的開展。對于教師而言,在進行課題選擇的時候,應對自己所要努力的方向進行確認,通過一系列的研究,使教育理念不斷創新。
專業教研組要注重課題研究,它是專業建設的重要途徑。在這個過程中,教研組長負責組織,注重小組和團隊合作,主動進行各級課題的申報工作,引領教師了解與專業發展有關的政策文件,深入探究專業教育教學。通過課題研究,有效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進一步提升其科研意識,使其專業能力得到有效發展,整體素質得以提升。
要想辦好職業院校,就要積極推進師資隊伍建設,有效保證其教學質量。專業建設推動職業院校教師成長的途徑值得我們不斷探索和開拓,教師站穩講臺是基石,技能大賽推動教師發展是支點,校企合作為教師提供更廣闊的成長空間是平臺,課題研究增強教研水平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