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山市建斌職業技術學校 鄧先泉 中山市現代職業技術學校 何青好 廣東省農工商職業技術學校 朱逢杰
中職學校的主要目標是培養技術實用型人才,與此同時,學習基礎文化知識內容。中職文化學科的關鍵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學科,其能夠有效提升中職學生的職業素養及溝通表達能力,對于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等起到關鍵的作用。在思想政治課程教育當中,高度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所提升,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做好素質品格準備打下基礎。作為思想政治老師,一定要增強教學設計與教學思考,進而對中職學生有效的思想政治學習展開探究,投入到中職學生的全面發展之中。
中職學生文化課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創建高效課堂是使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中,激發學習潛力,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高效課堂不是高壓課堂,是按照中職學生心理特征以及職業學習內容進行具備針對性的教學引導。思想政治高效課堂重視互動性以及參與性,可以使學生自覺加強學習意識,在課堂表達與談論活動中集中注意力,伴隨著老師的教學思路有效展開思考,進而積極整理相應的知識構架與容易混淆的知識點。高效課堂并不是短時間教授全部的知識,而是真正做到帶動學生的參加熱情,促使大部分學生理解以及了解相關的知識,學生在高效課堂的氛圍中有主人翁的學習意識,學習的積極性有所提升。為了創造高效課堂,教師應當對學生有較為充分的掌握以及探究,同時對教學內容有深入的理解。通過持續的提升以及改進,老師責任意識有所加強,進而有助于保持和諧的師生關系,使中職學生感受到關心,以及使思想政治學習的主動性有所提升,并且有利于其根據自身的實際生活展開規范化的思想政治學習(林華蓉,2021)。
1.政治素質較低,師德修養較差
上好思政課,重點在于老師。思政課老師有“六要”,即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學法》《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試性)》都對中職學校教師師德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師德是師魂,是老師人格特征的詳細呈現。中職思政學科是一門和現實有著緊密聯系的系統化學科,其內容范圍較大,可分為政治、經濟、文化、道德、法律、科技等有關內容,要求思政課老師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較為廣闊的視野以及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深厚的理論基礎,可是有少數中職思政課教師師德修養、政治素質、家國情懷等較為不足,時常在教學當中草草應付,長此以往將會很難適應新時代思政教育教學的新要求(黃旭旭,2021)。
2.職業理想、幸福感與自豪感欠缺
職業理想是個人對將來職業的向往以及追求。面對思政課的新挑戰,少數中職思政課老師職業理想、幸福感以及自豪感欠缺,精神狀態較差。從社會方面來看,少數思政課老師認為,人們對職業學校老師的重視程度較差;從學校方面來看,因為重技能輕文化,思政課老師在評優評選、培育深造、職稱評定等方面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從個人方面來看,因為工資收入、物質回報、職業發展等方面不理想,思政課老師缺乏職業幸福感以及自豪感。
1.堅定政治立場,鞏固政治理論基礎
思想政治課老師擔任著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與接班人的偉大任務,任重而道遠,需要堅持政治立場、堅定理想信念,加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當中,堅信黨的政治領導,需要學會運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個人的思想素質、道德觀念、知識能力、家庭背景,正確對待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建立“舍小家,為國家”的思想理念,進而厚植家國情懷,需要全面實施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全面上好思想政治課,學會感恩,堅定身逢盛世,當不負盛世的觀念,使自身的認同感以及社會認同感有所增強,從而持續地使職業幸福感有所上升(孟家羽,2021)。
2.更新理論,提升鉆研教材的水平
思想政治課老師必須了解新課程“一個目標”“兩大板塊”“三大育人規律”“四大特色亮點”“五大學科核心素養”“六大結構”內容框架。
“一個目標”指的是以加強思想政治課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和針對性為教學目的。
“兩大模塊”指的是“4+x”基礎模塊與擴展模塊。基礎模塊指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心理健康和職業生涯、哲學以及人生、職業道德和法治四門思政必修課,在每一門必修學科當中具備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則是“4+x”,擴展模塊能夠通過各個地區,各學校按照實際的狀況而進行,了解法律和職業等內容。
“三大育人規律”指的是教育教學規律、思想政治教育規律與中職學生身心發展規律。
“四大特色亮點”則是調整學科名稱并且革新學科結構設置,凝練課程核心素養作為學科主線,探究學業質量標準并且劃分等級水平、立足本校學生實際推進教學措施革新。
“五大課程核心素養”指的是政治的認同、職業精神、法治意識、完善人格以及公共參加意識。
“六大結構”指的是學科性質以及任務、課程核心素養和學科目標、學科結構、學科內容、學業質量以及學科實施,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聯以及內在的發展規律。
思政課需要以新課標為根據,吃透課程,精選、整合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內容,通過掌握教材的知識框架,掌握每一個章節的主要知識點以及難點,實現教材內容與教學內容的有效調整。比如講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容的過程當中,需要學生認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基本知識,堅定民族復興的信心以及決心,在精準了解教材的重難點前提之上,教師需要用好、用活、用實教材,找出教材規律、教學規律,根據校本教材精心挑選所感興趣的案例,制作圖、文、聲、影并茂的課件,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與真情實感打動學生,實現教材內容向教學內容實質性的調整。
3.加強培訓,提升學習剖析水平
學習剖析指的是綜合判斷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當中的基本狀況,囊括全面剖析學生的整體狀況以及逐一剖析學生的個體不同。中職思想政治老師的學習剖析水平囊括清晰學習剖析內容、選擇學情獲取措施、剖析學情信息以及使用學情剖析結果水平。中職學生指的是在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的在校學生,年紀通常是在16到18歲,由于中職學生正處于思想活躍的階段,中職學生身心發展具備以下特征,首先,中職生思維敏捷,接受新生事物快,欠缺辯證思考的能力。其次,中職生學習成績較差(潛力生)、自暴自棄、封閉焦慮、匱乏,自信自律水平較低,沉迷網絡游戲,道德素質較弱、法制意識較為淡薄等等。最后,中職生是各種矛盾心理的整合體,存在獨立性以及依賴性、理想性與現實性、封閉性以及交往所需、求知欲望高和鑒別水平差等矛盾。這些原因造成中職學生厭學、思想波動大、逆反心理較高,對思政課不感興趣等等,所以,思政課老師只有深入掌握學情,才能使思政課教學的針對性以及時效性有所提升。中職學校需要把思想政治課老師的學習剖析水平加入到老師年度培訓內容,使老師了解課前、課中以及課后的學習剖析的措施。比如課前需要摸準學生的心智發展能力、文化基礎、思想道德和法治基礎、學習狀態、學生身心特征等,同時基于此設計教學措施。課中學習剖析,在課堂教學當中牢牢抓住互動的關鍵點、思想碰撞點以及探討切入點。課后學習剖析,通過教學反思、作業反饋、微信互動等一系列方法了解學生學習的實際效果,為設定下一個教學目的積攢學情資料(趙明梅,2020)。
4.加強訓練,提升語言表達水平
語言表達水平是思想政治課老師的基本功之一。一節相映成趣的思想政治課,老師風趣幽默的語言、聲情并茂的講解,能夠吸引學生進入知識的殿堂,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激發強烈的求知欲望。思政課老師課堂教學語言需要合理、規范、精準、生動、幽默風趣、富有感染力。思政課老師要提升課堂口頭表達的水平,重點是在熟知教材內容以及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精準掌握思政課程的知識結構以及各環節的關聯情況,積攢豐富的課程語言,形成自己的口頭表達風格。思政課老師需要通過科學的訓練措施,展開系統的口語技能訓練,精準嚴謹、合理有效地根據教育教學規律以及思政課教學規律,做到概念清晰、用詞合理,語言科學規范,并注意克服負面的生活說話習慣等,促使口語表達能力有所提升。同時,需要樂于積攢、擴展知識面,學習和了解中外前沿課程、先進科技成果精華,全面促使口語表達內涵水平得到提升,成為學生可敬、可信的良師益友。
總而言之,中職學校需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思政課老師是重點,新課標實施過程中,中職學校需要凝聚思政課老師“六要”和“四有”要求,從鞏固政治理論基礎,提升思政課老師的鉆研教材能力、學情剖析能力、組織教育教學活動能力、課堂教學語言表達能力、信息化教學能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等等,進而真正地使思想政治老師的專業素養以及教學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