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 石新樂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鄉在發展方面體現出了不均衡、農村發展不充分,這些都是我們不可爭辯的事實,十九大以來我國對“三農”問題相當重視,也提出了健全城鄉綜合發展的體制和政策。比如,第二輪的土地承包,我們已經向后延長30年,這也就給老百姓吃了一顆定心丸。進入新時期關鍵階段,我們要正視農業現代化的一些重要問題,如城鎮化過程中的問題、陷入土地現代化陷阱等都對農村經濟發展形成制約。我們應該正視農業發展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做到主觀與客觀相一致,以從實際出發為原則,完善農村治理轉型政策,體現以黨中央為核心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心。
改革開放以來,雖然農村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明顯的成就,但由于歷史的種種原因,鄉村的發展在很多地區存在著不平衡、資源利用率低下、公共設施制度不完善、產業升級比較緩慢等問題。隨著我國基本矛盾的轉變,統籌城鄉的發展、增強農民的獲得感逐步成為黨和政府關心的熱點問題,也成為解決“三農”問題、奔赴小康社會的關鍵一步。鄉村振興戰略就是在錯綜復雜的背景之下產生的,我們所有的目標都是為了增加農村人口的收入,這樣可以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也可以為農村贏得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國正處在快速發展階段,城鎮化不僅是人的城鎮化,同時也是土地的城鎮化。快速城市化意味著城市擴張,在城市建設用地的制度上,我們采取了增減掛鉤制度,這是土地資源部于2008年就出臺的一項政策,他允許地方政府減少農村宅基地,來獲取相應的城市指標。但有的地方政府急功近利,沒有按實際情況來辦事,只是為了拆掉農村的土坯房,以此來增加城鎮建設用地,這樣與我們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不能以損害農民的利益來支持城市的建設發展,這也不利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無法保障農民財產權益。
我國城市常居人口大約有10億,農村居住人口大約4億,農村人口的數量依然很大,在將來的一段時間里,農村依然是我國現代化的穩定器,因此,面對城市化發展不斷推進,呈現出的景象就是農村衰落,這將是阻礙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因素。
鄉村的沒落是整個社會的難題,也是世界問題。縱觀全世界的城鄉發展,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在城市化建設中都要面對這樣一個難題。可以說,農村的衰落和城鎮化發展有密切的關系,城市化的發展必然會導致農村人涌向城市,農村人口大大減少,這樣就形成了很大一部分農村地區以代際分工為基礎的半工半耕小農模式。以發達國家來說,高樓林立的大城市,與衰落的農村景象形成鮮明對比,而發展中國家伴隨大量人員進城,鄉村人員驟減,城市化貧民窟不斷擴大,農村的衰敗也將成為難以避免的問題。
面對鄉村衰落的現實,全球各國都采取了積極的措施應對。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都通過單一的輸入形式來調整農業發展、增加農民的收入。隨著城市吸引了不少年輕人,最終還是無法扭轉鄉村衰落的局勢。作為中國的鄰居,相對來說發展較快的日本和韓國在城鎮化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同樣看到鄉村衰落的問題,實施“新鄉村運動”,為以后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基礎。按照世界銀行標準,2014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7500美元,進入中等收入國家中上水平,我國能否向有些專家學者預測的那樣在2025年左右跨入高收入階段,從而向全面現代化目標發展,很大的因素取決于“三農”問題的解決。
從發展情況來看,我國現代化的推進必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順應時代發展的。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一系列保障農村和農業發展的方法和策略,進行了全方位的規劃,其中一方面要培養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工作隊伍,培養新型農民和鄉村人才,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加大開放,引進人才,用一些政策來留住人才。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國農業發展的新篇章。黨的十九大報告高度重視農業農村發展,以全新的視角和更開闊的視野對未來中國農業農村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第一,我們要切實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讓農民積極參與農村建設,實現鄉村振興。鄉村振興項目不僅能惠及千千萬萬農民,更能讓農民真正成為參與者,貢獻一份力量。堅持鄉村振興,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要不斷完善機制,優化資源的合理配置。
第二,要充分結合地方的資源優勢,對一二三產業進行融合,打造地方特色的資源名片。同時加快農業的改革,構建現代農業體系,發展多種經營模式,要加大力度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此外,要逐步完善對農業的支持和多方面的扶持,調整農業的補貼方式。
第三,建設生態文明體系,這樣可以加快農村的振興,十九大報告中也指出實現生態文明體系的改革,努力建設美麗的新中國,因此在農村發展中,我們要重視生態治理問題,這樣可以在新時期建設美麗鄉村。人民更加渴望美好的生活,鄉村文明建設迫在眉睫,城鄉之間的發展不平衡不僅體現在收入上,而且也體現在基礎設施方面,因此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促進鄉村振興。尤其是在城鎮化加速的過程中,更要在運行機制、人員配置、資源分配等方面不斷進行完善。
第四,實施鄉村振興要重視土地問題。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同時也是發展農業需要的基本生產要素。目前農村土地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財產收入的不合理,土地增值的收入部分用于農民、農村、農業的不足。因此,現在是解決土地增值的時候,解決農村土地“怎樣用、怎么用好”的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做好農村土地這篇文章,要從維護農民利益著手,合理公平地利用土地收益,增加農民收入。
沒有鄉村振興和現代化的發展基礎就不會有國家的現代化,要大力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變生活條件,因地制宜地結合鄉村資源,走出一條振興之路,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