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燕
(廈門仙閣幼兒園 福建廈門 36100)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說過:“唯有通過觀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內在需要和個別差異,以決定如何協調環境,并采取應有的態度來配合幼兒成長的需要。”因此,行為觀察尤為重要。教師只有通過觀察幼兒的行為、了解幼兒的內心需要,分析幼兒發展水平,才能有效支持和推進幼兒的發展。自然角是對幼兒進行科學啟蒙教育的重要區域,其活動時間靈活、觀察對象真實。幼兒自然角探究活動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獲得新經驗的過程。教師應該如何在自然角活動中支持幼兒探究能力的發展?《指南》和《綱要》明確表示: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因此,教師應在觀察、理解、分析幼兒行為的基礎上,追隨幼兒探究的腳步,不斷支持、推動幼兒深入、持續地學習和探索,使自然角真正成為幼兒自主探究的樂園,使幼兒額獲得情感、態度、能力等各方面的發展[1][2]。
任何一項教育只有以幼兒為主體,遵從幼兒的意愿,重視幼兒的主動參與才能發揮其最大的教育功能。自然角的創設也應如此,因為那是屬于他們自己的天地。在自然角的創設中,在內容的選擇上即要種植什么、栽培什么、飼養什么,在材料的投放上即需要哪些工具、哪些盆栽等,在形式的運用上即獨自種植還是兩兩合作或小組式進行等方面,都應以幼兒的意愿作為出發點,由幼兒自主選擇,這樣才能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到自然角的活動中。因此,在自然角創設初期,教師要廣泛地征求和聽取他們的意見和想法,在認真聽取幼兒的想法和意見的同時,要分析判斷他們想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以及他們未曾想到的其他方面。畢竟幼兒經驗有限,此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在不斷追問的過程中,引發幼兒進一步思考,并幫助他們逐步完善自然角創設藍圖。
片段一:
開學了,大班小朋友開始討論自然角要種什么。有的說“種黃豆”,有的說“種花生”。有小朋友反駁:“黃豆、花生,我們之前都種過了?!闭敶蠹也恢酪N什么的時候。謝一然小朋友說:“那我們來種瓜吧!”“種什么瓜呢?”大家說了好多種瓜,最后集中在種黃瓜還是種南瓜和西瓜的問題上。老師提議:“既然大家意見不是很統一,那我們來個投票選舉吧?”大家異口同聲說:“好!”于是,請王若奇、黃小茜兩個小朋友一起簡單畫了西瓜、南瓜、黃瓜的畫,分別貼在表格上。小朋友們通過投票,最后黃瓜以票數最多勝出,此時小朋友已經沉浸在種黃瓜的喜悅中,似乎忘記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見沒有小朋友提出疑問,老師趁熱打鐵拋出問題:“種植黃瓜需要哪些材料?去哪里搜集?”小朋友們又開始你一言我一語討論開了。葉其嘉說:“需要種子,我回家問問我奶奶,看看有沒有黃瓜的種子?!秉S頡羽接著說:“還需要盆和泥土。”“我家里有營養土,我爸就有?!庇喙秸f道。“還需要噴壺?!薄靶枰$P子”“還要放大鏡”……最后全班小朋友都表示回家找一找這些材料。見前面的問題基本解決了,老師又接著問:“你們想獨自種黃瓜還是要兩個人一起合作,或者小組進行?”小朋友們的想法各不同,為尊重他們的意愿并滿足不同小朋友的需求,老師引導小朋友們自己尋找伙伴合作或協商組建小組進行種植,最后大家通過自愿組合,并進行了詳細的分工。
片段中,教師作為一個傾聽者和觀察者,認真傾聽幼兒的想法,在幼兒討論陷入瓶頸或無法繼續探究的時候,教師及時給予一個建議或拋出一系列問題,引發幼兒進一步思考,幫助幼兒在互動中慢慢完善構思,最后讓幼兒形成方案并自己去建構和創設自然角。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積極參與,主動探索,不僅提升了協商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幼兒的任務意識,發展了幼兒的思維能力,讓自然角的創設站在了一定的高度的起點上。
《綱要》指出:“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弊匀唤请m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學習窗口,但其中所蘊含的知識容量卻是無限量的。教師要善于觀察幼兒的言行舉止,追隨幼兒探究的腳步,及時捕捉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有價值的內容并生成新的活動內容,給予幼兒更多的支持,讓自然角探究更加有深度。
片段二:
在小朋友們的照料下,黃瓜開花結果了,小朋友們高興極了。徐嘉善和銳江吃完午餐正興高采烈地欣賞著自己的黃瓜。銳江說:“我的黃瓜長得比你長?!毙旒紊品瘩g道:“誰說的,我的比較長”正當他們爭論不下的時候,陳佳穎小朋友走過來說:“你們用尺子量一量就知道了?!薄皼]有尺子怎么辦?”“那就用繩子。”說著他們兩個去美術區找了一根繩子開始測量黃瓜的長度。這下引發了其他小朋友也來爭先恐后要給自己的黃瓜量“身高”。有的用木棍,有的用吸管,有的找來了毛根……大家用各種方式來測量。在測量過程中,每個小朋友測量的方法不一樣,因此大家測出的結果也不一樣。“到底誰的黃瓜比較長?”大家還是沒有結果,最后還只是憑借肉眼來觀察判斷。老師在一旁觀察了小朋友們的測量方法,發現了問題的根源。于是,生成了數學活動——測量,通過集中學習,小朋友們了解并掌握了測量的正確方法,并將正確的測量方法運用到測量黃瓜的身上。接下來的自然角活動中,小朋友們不僅給黃瓜量了“身高”,還量了“腰圍”,定期給黃瓜做測量并記錄,觀察黃瓜的生長情況。
在上面的案例中,教師在幼兒行為觀察分析中捕捉到了有價值的問題,并了解到他們知識經驗的不足和他們的需求,及時生成新的活動,彌補他們不足的知識經驗,支持他們更深入地進行自然角的探究活動。
《綱要》要求我們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自然角活動中,幼兒在探索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為尋求答案,他們需要通過多種渠道獲取相關答案。因此,教師需要在觀察幼兒的基礎上因勢利導,引導他們通過各種途徑獲得資源和幫助,促進自然角活動的探究。
1.“環境”資源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要讓學校的每一塊墻壁都會說話。幼兒園的環境優美,操場、走廊、樓梯拐角到處都是綠植、果樹和鮮花,種類繁多,形姿優美,熱鬧非凡,堪稱小小“植物園”,這為幼兒的自然科學探索活動提供了非常豐富的物質資源。幼兒在自然角探究中了解了四季豆會沿著竹竿纏繞著向上爬的特點,他們對此也對爬藤植物產生了好奇:還有哪些植物也會纏繞著向上爬?此時,為滿足幼兒探索的需要,教師可引導幼兒到校園里尋找爬藤植物并進行觀察記錄,了解更多的爬藤知識。
2.“人文”資源
《綱要》指出:“幼兒同伴群體及幼兒園教師集體是寶貴的教育資源,應充分發揮這一資源的作用?!笔紫?,在幼兒群體中,有的幼兒知識面廣,能力強,教師可進行正確的引導,充分發揮他們的榜樣示范作用,讓他們的言行舉止去影響和帶動其他小朋友一起學習和探索,這種伙伴之間的學習自然又非常有效,能促進幼兒之間的交流、討論、互動,有助于發展他們協商、合作和探究能力。其次,在教師群體中還有很多深藏不露的“高手”,在自然角活動中,幼兒遇到問題或者難題的時候,如土豆應該怎么種,如何讓絲瓜長得又快又好等,在大家都不能解決的情況下,教師可引導他們向有經驗的生活老師、保安或者校醫尋求幫助,便會很快獲得答案,既快又便捷,同時能拓寬幼兒探究的思維和思路,培養他們好奇好問的學習品質[2]。
幼兒園的資源是有限的,而來自家長的支持是最便利,最直接的。因此,在自然角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家長資源是一個能夠持續發揮重要作用的有效資源。在自然角創設初期,根據家長職業特點、興趣愛好等為協助幼兒一起收集材料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如種子、盆、營養土、工具材料、有關的書籍、資料等。在自然角探究過程中,充分發揮家長人多智慧多的優勢,特別是一些年長的爺爺奶奶,他們廣博的見識和豐富的經驗就是非常寶貴的隱形資源,邀請他們來為幼兒做一個相關的介紹、演示或者進行定期的管理小提示等等,不僅能支持和幫助幼兒一起解決自然角管理中的各種問題,還能增進幼兒和家長之間的親子關系,大大豐富幼兒各方面的知識[3][4]。
班級的自然角僅是大自然中的一個小小的縮影,更多的科學奧秘存在于美麗的大自然之中。教師應鼓勵幼兒走進大自然,去探索更多的秘密。比如,在探索葉子的秘密活動中,教師引導家長帶著幼兒植物園去實地考察,了解各種各樣的葉子;在研究火龍果的生長過程中,引導幼兒去參觀火龍果果園,滿足幼兒探索的需求。這些拓展活動能夠彌補班級自然角探究活動深度、廣度不足的缺陷。
自然角孕育著大自然的生命,在與大自然生命的互動中,自然角的探究活動充滿著溫馨與活力,因為它時刻牽動著孩子們內心的情感世界。當發現嫩芽從泥土里鉆出來、發現葉子沿著架子爬藤、發現花兒悄悄綻放……孩子們都興奮不已。最后,在自己辛苦照料下植物結出了串串果實,多么令人欣喜!在驚喜之余,自然角的探究活動并沒有戛然而止,教師在觀察幼兒行為的基礎上及時抓住契機,在成功感和喜悅感爆棚的同時引導幼兒學會感恩和回饋,讓自然角探究活動在有溫度的情感回饋中畫上美麗的句號,這樣的探究顯得更加有意義和生動。
片段三:
在孩子們的照料下,黃瓜終于豐收了。看到摘下來的黃瓜,孩子們高興得合不攏嘴,開始討論怎么吃黃瓜。有的說要涼拌黃瓜,有的說黃瓜煮湯,還有的說要炒黃瓜……見大家似乎沒有要分享的想法,老師問道:“這么多黃瓜,你們有想要和誰分享嗎?”徐嘉善小朋友想了一下,馬上說道:“我們要拿一根黃瓜與朱醫生分享,因為當時是朱醫生幫助我們提出了驅蟲的好建議并提供了環保酵素,才讓黃瓜長得特別好?!痹囓敖又f:“我們還要感謝大溫叔叔,是大溫叔叔幫助我們一起搭架子?!边@下,大家又打開了話匣子,紛紛表示還要跟園長老師、小朋友們分享。“可是黃瓜的數量有限,要怎么分享比較合理呢?”老師又提出了一個難題。大家又開始討論起怎么分配黃瓜。通過商量,結果是:對幫助最大的送一根黃瓜,如朱醫生、大溫叔叔,剩下的黃瓜做成涼拌黃瓜再和其他老師小朋友分享。于是,孩子們選了2位小朋友代表班級去給朱醫生和大溫叔叔送黃瓜,并表示感謝。
在以上的案例中,難能可貴的是自然角豐收了而探究活動并沒有止步,以黃瓜為載體繼續探索如何分配黃瓜,最后落腳在“感恩、回饋”即幼兒的情感、態度層面上,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再一次深入幼兒的心靈,也為幼兒自然角的探究活動增添了一筆有溫度的色彩。
蒙臺梭利認為,兒童如果被置于一個有利于他們自然發展的環境中,使他們能按自己的需要、發展的節奏和速度來行動,他們就會顯現出驚人的特性和智慧。因此,教師應在行為觀察的基礎上,追隨幼兒的腳步,挖掘有價值的教育點,支持幼兒探索和學習,自然角中的課程故事將會不斷生成和上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