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敏
(四川省雙流藝體中學 四川成都 610203)
課堂導入教學的根本的目的是改造低效的課堂教學,從而實現高中課堂的高效性,為了實現這種課堂教學目標,教師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抓住課堂教學改革的機會,及時轉變教學觀念,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化學教學中,從而引導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思考和探究,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促進高中化學課堂教 學效果進一步提高。
打造高效課堂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也是對學生進行素質化教育的關鍵。高效課堂主要指以下兩方面的內容:站在教師的角度,是教師需要抓住課堂教學的主線內容,分清課堂教學的層次和步驟,進一步做到層次分明、思路清晰,這樣學生在課堂上聽起來也比較清楚明了,能夠很容易地掌握課堂需要學習到的內容。站在學生的角度,學生只有掌握了基礎的課堂理論知識,才能進行自主學習和問題探究,在教師的課堂講述基礎之上,掌握基礎知識,從而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化學學科素養。通過課堂教學的導入提高教學效率,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從而構建高效的化學課堂[1]。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高中教學過程中,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重要的環節,化學教師更要注重起來。豐富有趣的課前導入教學能極大地吸引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也能夠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對化學知識進行研究和探索,進一步提高學習的有效性。不僅如此,教師在設計新的課堂教學內容時,應當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興趣愛好、課堂化學教學的實際情況等,同時對課前導入教學計劃進行更新和完善,并融入新課程教學理念,從而設計出符合高中學生化學學習特點的課程導入教學計劃,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高中化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也是一門基于實驗教學的學科,很多理論知識及化學規律都需要通過具體的化學實驗來驗證,從而得到結論。也正因為這樣,教師在進行課前導入教學時,需要創設趣味性的化學實驗,同時,在演示化學實驗的過程中,教師也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動手實驗,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探索過程中,不斷發現化學實驗的規律和變化,從而增強學生對高中化學的學習興趣。這種課程導入教學,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判斷性思維能力,從而吸引學生在化學中積極進行探索和求知,為進一步打造高中化學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2]。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學課本中,學習《金屬的化學物質》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究金屬鈉與氧氣發生反應的具體實驗情況。剛開始上課的時候,教師需要進行精心設計,通過增強實驗研究的趣味性來吸引學生的探究欲望,可以先取出一塊兒金屬鈉,放在空氣中,等待一段時間,金屬鈉的表面就會出現白色的粉末,然后試著引導學生對金屬鈉表面上白色的粉末進行研究和分析;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將一小塊兒金屬鈉放在酒精中燃燒,然后認真觀察金屬鈉發生的具體現象。這種課堂實驗方式,也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好奇心理,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了解到化學學習的奧秘,也能讓學生對高中化學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為打造高效的化學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打造高效的高中化學課堂,還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思維,從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高中化學的課堂學習中。這就要求高中化學教師在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課堂實踐教學,通過開展課堂教學互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形成互動式的化學課堂。不僅如此,在高中化學課堂中加入互動形式的教學,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也能夠提高高中化學教學質量,化學實踐互動可以引導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和溝通,可以引導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分享學習過程。課堂上的實驗互動教學,能夠極大地增強學生對高中化學學習的熱愛,從而打造活躍的高中化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化學思維、促進課堂學習效果的提高。高中化學互動教學方式能夠充分體現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從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探究問題,改變傳統化學課堂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大大增強高中化學教學的實效性。因此,教師應將現代化的互動式高中化學課堂與學生的自主探究相結合,從而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主體意識,增強學生的化學思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高中化學課堂中[3]。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學課本中,學習“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乙酸制備乙酸乙酯的實驗時,可以根據乙酸的相關性質和化學變化,提出一系列的相關問題,引發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并跟學生一起完成課堂實驗,對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各種疑難問題,教師也要耐心指導和解答,這樣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之下,也能夠積極主動地對化學課本知識進行研究和探尋,通過自己的努力尋找到問題的最佳答案,進而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探究化學的奧秘,提高課堂學習質量和效果。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主要是指學生在化學教師的引導之下,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利用與生活相關的化學例子,或者積極參與各種化學教學活動等,從而學習到相關的化學知識。同時,教師也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境,創設不同的化學情境,吸引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這種創設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情境的方式,能夠更容易地激發學生主動地融入到實際生活中,學習到有用的化學知識,這也能讓學生意識到,化學知識就存在實際生活中,從而聯系實際生活,學習化學知識,認識到學習化學的價值和作用。不僅如此,教師也需要對化學課本進行認真的研讀和分析,找到與生活情境相關的理論知識,這樣構建的知識體系是具有情境性的,當學生開始學習這方面的化學知識的時候,就更加容易接受、理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化學學習中,如果化學知識脫離了實際生活,學生就會覺得學習起來枯燥乏味,教師也很難完成后面教學課程,同時,會抑制學生的化學學習積極性,不利于開發學生的化學思維。也正因為這樣,教師應適當地在課堂中引入相關的生活情境,這樣才能夠吸引學生,使其帶著好奇心理,在課堂上學習到新的知識,從而提高化學學習效果和質量[4]。
例如,學習人教版高中化學中“油脂”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要帶領學生探索油脂的性質。油脂在我們實際生活中非常常見,如平常家里做飯用的油,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油是浮于水面還是溶于水中的?接著引導學生通過使用化學實驗儀器模擬生活實驗,這種聯系生活創設情境教學的方式,有利于幫助學生驗證自己的想法,進而通過具體的實驗驗證,得出最終的實驗結果,從而構建高效的高中化學課堂。
教師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播放一個簡短的視頻,將每節課的重點展現給學生。同時,教師需要結合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從而吸引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這樣也能在課堂上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5]。
例如,學習人教版高中化學中“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首先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關于美食的視頻,然后給學生具體介紹這些美食里所包含的具體化學元素,以及每種食物對人體健康有什么作用等。這種視頻教學的方式,能夠極大地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生的課堂注意力,積極與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互動。同時,化學實驗中有一些氣體是對人體有害的,這種化學實驗也無法進行現場展示,在這種情況之下,教師可以通過微視頻的方式,給學生觀看具體的實驗教學步驟,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也為打造高效化學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極大地提高化學效果,降低教師的課堂教學難度。
總而言之,要想打造高效的高中化學課堂,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教師要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并根據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及年齡特點,對化學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進而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提取化學知識,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將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從而驗證自己的化學想法,增強學生的課堂學習參與感,最終打造出高效的高中化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