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應清
(江蘇省灌南縣新集中學 江蘇連云港 222513)
音樂通常作為情感的寄托被人們欣賞或吟唱,音樂可以表達喜怒哀樂,音樂還能讓人發泄、讓人緩解緊張的心情、訴說著難以表達的情感……現代社會中,人們越來越離不開音樂,人們越來越重視音樂,可是在我國初中音樂教學中卻存在一些現狀問題,阻礙了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
很多教師傳統觀念太強,還是應用“滿堂灌”的單一的教學方法來主導自己的課堂,學生處于被動學習非??菰锶狈恿?,導致學生的個性發展被湮沒,也導致課堂失去趣味。
教學時,很多教師只是單純地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并沒有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也沒有重視學生學到了多少、領悟了多少,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初中課業比較沉重,很多學生和教師都比較重視文化課程,在音樂學科往往不受重視,甚至有時候音樂課會被其他文化課占課,這都是對音樂教學不利的[1]。
信息技術是什么?多媒體、計算機、網頁、微博、抖音、微信……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把單一乏味的初中音樂教學變得多姿多彩、趣味橫生,有聲音、有圖像,創設出美妙的教學情境,豐富教學內容,帶來聽覺和視覺的音樂盛宴,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然進入學習狀態,甚至愛上音樂,挖掘學生音樂方面的才華,讓學生在今后的就業中多一些選擇;信息技術對初中音樂教學的重要意義不止于此,它不光能讓學生學習音樂方面的知識、會唱歌,能讓學生學會欣賞音樂的美,能形成音樂思維,音樂實踐能力,讓音樂融入生活等,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以及對生活的熱愛,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學生遇到問題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和解決,進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能朝著積極正面的方向發展,這對學生來說是意義重大的[2]。
首先,應該讓教師和學生都認識到音樂的重要性;其次,音樂教師應該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實施基于信息技術的初中音樂教學策略。
試問有多少人會對枯燥無味一成不變毫無新鮮感的事物感興趣呢?同理,學生對古板的音樂課堂亦是如此。而信息技術教學給學生帶來的不再是一堂毫無生氣的音樂課,利用現代的科技手段播放圖像、視頻、音樂等,像這樣有滋有味的音樂課堂又會有幾個學生不感興趣呢?信息技術能夠增加音樂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學生初次練習豎笛時,沒有經驗沒有技巧,吹得一塌糊涂,學生自己也沒有信心,枯燥的豎笛練習簡直是一種煎熬。這時候教師可以找來一些豎笛演奏的相關視頻課件,通過多媒體播放給學生觀看,這不僅能給課堂增添趣味,還能讓學生認識到豎笛是可以演奏得非常動聽的,只要勤加練習,自己同樣可以做到,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動力[3]。
初中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有限,在沒有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教師也很難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如播放流行音樂、古典音樂、民族音樂、世界名曲等,不僅需要播放音樂,還要表現出每首音樂的意境,這樣才有利于對學生理解和欣賞能力的培養。例如,《茉莉花》在教學中是比較單一的,單一的教學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盾岳蚧ā吩诿耖g流傳著很多版本,有山西民歌《茉莉花》、蘇南民歌《茉莉花》、河北民歌《茉莉花》等,教師可上百度網頁搜索或者上“酷我音樂”音樂軟件上下載,播放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讓學生欣賞和感受民歌的魅力,陶冶情操的同時,提高學生對民歌內涵的理解能力,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4]。
1.豐富教學內容
四四方方的一本音樂書所包含的音樂知識內容終究有限,可是浩瀚的音樂知識海洋是無邊無際的,它等待著學生的探索和發現,那么拓展知識的簡便易行的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合理利用到音樂教學拓展上,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教學內容。例如,欣賞小提琴獨奏《思鄉曲》時,一般就是按照教學程序聽一遍錄音,這對學生音樂的學習和音樂水平的提高似乎并沒有什么幫助。這個時候我們應該適當地豐富和拓展教學內容,問一問學生們這首小提琴獨奏《思鄉曲》可以不可以用笛子演奏呢,學生會感到好奇,繼而產生探索的興趣,教師可以從“快手”這樣的視頻軟件上找一些笛子演奏的《思鄉曲》讓學生欣賞,不僅能豐富教學內容,而且能激發學生的探索能力,讓學生認識到我們所學的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浩瀚的海洋等待我們去探索[5]。
2.情境教學模式
音樂情境的創設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燃起學習熱情,使其置身音樂情境之中感受音樂的意境,想象自己就是音樂的主人翁,感受音樂帶給自己的喜怒悲歡,通過信息技術創設音樂情境,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音樂要表達的情感,增加學生對音樂的理解,促進學生感受音樂帶來的神秘,這樣學生才能樂于學習并主動學習音樂。例如,教學《彎彎的月亮》時,如果只是簡單地教學生吟唱這首歌,學生則很難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因此難以唱出該有的味道。這時,教師需要通過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大屏幕顯示出遙遠的夜空、彎彎的月亮、小橋、小船還有童年的阿嬌,并播放劉歡老師深情款款演唱的《彎彎的月亮》,讓學生在情境之中感受這首歌的意境和表達的情感,這樣有助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想象力和理解能力等綜合能力。
3.小組合作教學
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教學任務,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則是一種重要手段,它能夠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主導者的課堂教學模式,同學之間進行探討,督促學生做學習的主人、主動學習,提高音樂水平。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分組,確保小組合作有條不紊地運行。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務,學生之間相互切磋討論并相互監督,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則需要布置一些適合小組合作的任務,如教學《我和你》時,讓男生和女生兩兩合作進行演唱,也可以多名學生演唱,學生在進行歌曲練習的時候還要練習相互之間的默契與配合,配合好了最終才可以完成教學任務,然后每組學生在進行表演時都進行視頻錄制,并把視頻傳到校園網站或論壇上,讓學生評選出最佳組合,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具有趣味,而且能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對學生今后的發展非常重要。
1.課后作業
以前信息技術不發達,人們的溝通交流受到阻礙。如今,微信、QQ等利于溝通交流的軟件讓人們的溝通交流非常便利,這些也利于我們在課后輔助音樂教學。例如,教師布置了課后作業,要求學生今晚9點前做完及時發到班級群,班級群不僅能方便教師隨時隨地批改作業,學生也可以利用班級群進行切磋討論,對于一些疑問,大家還可以向老師請教,老師看到信息后也會及時回復,利用信息技術在課后輔助音樂教學有利于大家相互交流,提高學習效率,共同促進學生音樂水平的提高。
2.課后輔導
猶如世上沒有兩片一樣的樹葉,學生之間也存在個體差異,有些學生在課上可以很好地理解消化新知,而有些學生就需要課下多做一些努力。在信息技術不發達的時代,學生的課下學習比較艱難,在信息技術發達的今天則不同,在沒有老師引導的情況下,學生也可以利用微課教學小視頻進行有效的學習。當然,這需要教師提前制作好微課教學視頻,教師可通過手機拍攝微課教學視頻,或者從社交軟件上找一些優秀的教學視頻,也可以通過微課制作軟件進行微課的制作,根據學生的需要發給學生,有了信息技術的支持,能讓教學更加形象生動,更便于學生掌握,學生在課后或者沒有老師的情況下也能夠通過看微課視頻進行自學,進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微課視頻還可以反復播放,學生可以一遍遍觀看學習,直到學會。
基于信息技術的初中音樂教學的最后一點也不能忽視,那就是教學評價,教師要對學生音樂學習情況給出合理的評價,若學生表現很好或者進步了,則要進行表揚,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加積極、更加努力;若有問題則及時指出并給予激勵,告訴學生這些都是有一個過程的,幫助學生建立信心,并提出合理建議,幫助學生不斷進步。另外是總結性評價,通過客觀的評價總結,教師可從中得到反饋,發現自己教學策略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教師可及時作出糾正和改善,為下一步進行基于信息技術的初中音樂教學提前做好籌劃,讓學生可以得到更好的音樂教育。
基于信息技術的初中音樂教學模式探究介紹到這里就要接近尾聲了,可是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教育從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亦不可急于求成,謹記“欲速則不達”的道理,除了要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和教學水平,對學生一定要多一點細心、耐心和責任心,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相信,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可以取得優異的教學成績,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更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理解能力、探索能力等綜合能力,讓教育事業更上一層樓,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音樂人才和綜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