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近年來,在共同富裕的偉大征程上,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主城區的秀洲區,努力建設產城高度融合、城鄉高度融合的現代化主城區,奮力打造均衡富庶發展、共同富裕典范,為共同富裕作出了全方位、多層次、廣角度的積極探索。
關鍵詞 "共同富裕;典范;秀洲探索
中國共產黨始終把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作為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2021年5月,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定題、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中央專門制定出臺《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賦予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歷史重任。秀洲區是浙江省嘉興市的主城區,堅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造性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團結帶領全區上下搶抓戰略機遇、應對復雜形勢,付出了不一般的努力,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交出了讓人民滿意的答卷,為實現共同富裕打下了堅實基礎、作出了有益探索。
一、堅持發展為要,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秀洲地區生產總值從2016年的337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573億元、年均增長6.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29億元、年均增長10%。規上工業總產值從548億元增長至959億元、年均增長12%,即將突破千億大關。現代產業體系加速構建,培育壯大數字經濟、低碳經濟、健康經濟三大新興產業,做優家居、紡織、毛衫三大傳統優勢產業,加大“畝均論英雄”改革力度,加強產業鏈招商、基金招商、社會化招商。光伏全產業鏈生態圈強勁崛起,產值達到173億元。現代服務業提速升級,嘉興現代物流園蟬聯“全國優秀物流園區”。運河灣濕地公園晉升國家濕地公園,嘉興運河文化省級旅游度假區獲批設立。現代農業蓬勃發展,獲評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先進縣,創成省級現代農業園區、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稻漁綜合種養重點區。招大育強碩果累累,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6億美元,引進世界500強、行業龍頭和超億美元等重大項目38個。隆基成為首家銷售超百億企業,臺華、福萊特、麒盛、藍特成功上市,累計獲評“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和“隱形冠軍”企業11家。滾動實施“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新增市場主體2萬家。
二、堅持開拓創新,發展活力顯著提升
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空間布局迭代升級為“三區三城三組團”。秀洲國家高新區蟬聯31家同批次新升級國家高新區評價排名第一,秀水新區列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規劃協調區,空港新區啟動謀劃。推進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成立全國首個城鄉融合發展研究院,初步探索出具有秀洲特色的“1510”城鄉融合改革實踐路徑。全面推進數字化改革,打造了“安心養”“e·聯控”等應用場景。“1+7+N”三級政務服務體系全面建成,創新打造“企業之家”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平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Ramp;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從2.56%提高到3.24%,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覆蓋率、研發機構設置率分別達到94%和83%,高新技術企業、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達到282家和799家,增長均超3倍。“一區兩城三谷多院”創新平臺體系初步形成。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充分發揮北理工、浙大、南科大等校地合作平臺作用,深化產學研融合發展,加快建設“麟湖智谷”“中國睡谷”“秀水光谷”。做優秀湖、天鵝湖科創湖區和人才生態,深化產才融合提質增量行動,創新產業基金、域外飛地引才等模式,實施“上市企業+領軍人才”等計劃,打造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國際人才蓄水池。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組建嘉秀集團、高新集團,均成功獲評AA+評級。
三、堅持雙輪驅動,城鄉面貌顯著提升
中心城市品質日新月異,秀湖板塊精彩蝶變。全力推進嘉興主城區規劃建設,有序推進“西進北延南拓東連”的城市發展戰略,以524國道作為城市外環線,將五個鎮全面納入主城區發展,完善城市空間布局。強勢“西進”,壯大秀湖板塊,打造“創新高地、智造基地、生態新城”。大力“北延”,推進秀水新區建設,打造“生態城、科學城、融合城”。積極“南拓”,構建“一園、一港、一口岸、一集散地、一站”的大樞紐格局,打造立足長三角、輻射全球的航空聯運中心和臨空商貿集散中心。借力“東連”,連通一體化示范區,接軌上海,打造省際毗鄰地區一體化合作樣板。全面改善城市設施。加快快速通道體系建設,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市域一體化交通融合,構筑“103060”交通圈。建設人民城市、公園城市,全域推進未來社區建設,加快城市有機更新,推動城市景觀提升、生態修復、產城人文景深度融合,構建“5分鐘見綠10分鐘進道”生活圈,打造特色鮮明的“新時代富春山居圖樣板區”。全面推動城鄉融合。加大城鄉融合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力度,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縮小城鄉發展差距,高水平打造融合共富新城鄉。加快實施農業“雙強行動”,打造省級種業強區和省級農業“機器換人”示范區。實施“強村富民”計劃,推廣“飛地抱團”、村集體經濟股權投資等強村富民機制,持續推進低收入農戶增收計劃。省級美麗鄉村示范鎮實現全覆蓋,建成精品線5條、特色精品村20個、新時代美麗鄉村82個,王店鎮建林村榮獲國家級美麗宜居示范村,新塍鎮潘家浜村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四、堅持全域秀美,生態質量顯著提升
成功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動,跨行政區域交接斷面保持優秀。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全域提質擴面,加快改造提升污水收集輸送管網體系。開展清新空氣示范區建設,深化高污染、高耗能企業、園區、行業和區域廢氣治理,實現細顆粒物和臭氧“雙控雙減”。推進凈土行動,全面落實土壤污染源頭預防保護措施。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提高固體廢物收運處置和資源化利用能力,實現全域“無廢”。固廢處置能力有效提升,工業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保持100%,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淘汰“低散亂污”企業(作坊)7191家,騰退低效用地11803畝,散戶噴水織機“清零”。新建提升綠道222公里,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0%,創建國家園林城鎮2個,新塍塘生態綠道成為全省最美郊野型綠道。健全河(湖)長制、田長制、林長制,完善嚴格的生態監督體系和生態考核體系,探索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推動跨區域、跨流域生態環境聯保共治,持續深化省際“五位一體”水環境聯防聯治機制。加快北部湖蕩綜合整治,加強濕地保護修復和合理利用,推進嘉興運河灣國家濕地公園建設。
五、堅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顯著提升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從2020年的4.4萬元、2.8萬元增長至2021年的6.3萬元、4.2萬元,城鄉收入比縮小至1.51:1。村均集體經濟年經常性收入、經營性收入分別達到215萬元和117萬元,分別增長14%和10%。新增城鎮就業5.1萬人。基本醫療保險戶籍人口參保率達99.7%。成立全省首家“梅里”共富基金會。開工建設區康養中心,“1+5+N+X”養老服務布點格局初步形成。新改擴建學校、幼兒園23個,增加學位1.25萬個,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走在前列,獲評省教育基本現代化區、省示范學習型城市。啟動建設區人民醫院,新改擴建醫院6個,成功創建省級健康促進區、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增長82.2%,秀洲籍運動員王懿律實現嘉興奧運金牌零突破。建成“健心客廳”10個。殘疾預防工作體系入選全國殘聯優秀工作案例。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實現“四連冠”,農村文化禮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實現全覆蓋,獲評省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示范區。全國示范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實現“滿堂紅”。穩步推進全面依法治區,“七五”普法圓滿收官。持續開展重點領域風險隱患排查整治,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連續3年成功創建省級無信訪積案縣(市、區),平安秀洲建設實現十七連冠,捧回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
六、堅持從嚴治黨,黨的建設顯著提升
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堅持“第一議題”制度,創設“秀水大講堂”,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廣大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堅定,“兩個維護”更加堅決。隆重舉辦建黨100周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創新推出“跟著總書記的足跡學黨史”,啟用王洪合革命事跡展陳館、省級國防教育基地米科軍旅園等紅色陣地,嘉興地方黨史陳列館獲評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洪合鎮獲評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全面推進基層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建成區級融媒體中心,意識形態教育陣地堡壘進一步夯實。首發《秀洲區志》,出版《中國共產黨秀洲歷史(1983-2002)》。開展“七講七比、爭先攀高”黨建高地創建行動,實施新時代基層組織先鋒工程,改造提升黨群服務中心116個。圓滿完成新一輪村社和鄉鎮換屆,打造“五敢五過硬”干部隊伍,涌現了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陸偉榮、平安中國建設先進個人劉洪英等一大批優秀黨員。縱深推進清廉秀洲建設,一體推進“四責協同”“四項監督”“三不”機制建設,九屆區委巡察工作實現全覆蓋,黨紀政務處分案件“零申訴”,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更加鞏固。全區上下凝聚了強大合力,干事創業成為秀洲大地上的最強音。
(作者系中共嘉興市秀洲區委書記)
【責任編輯: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