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希玟 何志鵬 宋嘉婷 黃綺華
1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廣州 510120;2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護理部 510120;3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 510120
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CAUTI)是指患者在留置導尿管后或拔除導尿管48 h 內出現泌尿系統感染,是臨床常見的醫院感染類型之一[1]。CAUTI 的發生會增加患者的住院天數、住院費用,甚至增加病死率,影響患者的安全與護理質量[2]。婦產科手術中為了利于暴露手術視野,避免誤傷膀胱,需要在術前進行留置導尿管[3]。而由于女性患者尿道的解剖特點,相比男性更容易出現尿道的逆行性感染[4]。本研究通過對臨床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探討婦科術后患者發生CAUTI 的影響因素和關鍵環節,進而給出針對性的預防對策,旨在為降低CAUTI 的發生提供參考。本文回顧性分析了2017 年1 月1 日至2018 年12 月31 日廣東省中醫院婦科術后發生CAUTI的資料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資料來源 采用回顧性研究的方法,將2017 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廣東省中醫院婦科住院的手術患者信息從“杏林醫院感染監控系統”導出相關資料。納入標準:(1)年齡≥18 歲;(2)符合留置尿管條件并擬行留置尿管的手術患者;(3)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1)手術前患者有泌尿系感染或膀胱、泌尿系相關疾病;(2)相關資料不全或住院期間病死者;(3)帶尿管出院,不能判斷留置尿管時間患者。根據《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對CAUTI進行診斷[5]。
1.2 患者的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納入在廣東省中醫院婦科住院并在手術留置導尿管患者3 825 例,年齡18~86(42.31±12.44)歲;導尿管留置天數為1~51(2.07±2.63)d。134 例患者發生了CAUTI,導尿管置管總天數共7 923 d,術后患者CAUTI感染率為1.69%。
1.3 方法 首先從廣東省中醫院“杏林醫院感染監控系統”導出數據,起止時間為2017 年1 月1 日至2018 年12 月31 日。根據納入排除標準進行篩查,最終篩選出有效病例3 825例。對這些病例的相關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內容包括患者的診斷、年齡、住院天數、導尿管置管次數、留置導尿管的時間、泌尿系侵入性檢查、手術方式、手術時間、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細菌培養結果等,同時考慮患者是否有低蛋白血癥、糖尿病、貧血、惡性腫瘤等。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軟件SPSS 22.0 analyze 模塊分析,采取例(%)表示計數資料,組間對比通過χ2檢驗,對CAUTI 發生的相關要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歸模型。檢驗水準均為雙側,α=0.05。
2.1 CAUTI 發生的單因素分析 從結果可知婦科術后患者CAUTI 發生率與年齡、住院時間、手術時間、基礎疾病(糖尿病、腫瘤、貧血、低蛋白血癥)、導尿管留管時長等因素相關(均P<0.05),詳見表1。

表1 婦科手術留置導尿管患者發生尿路感染的單因素分析
2.2 婦科手術患者CAUTI 發生的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發生CAUTI 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結果中有差異的變量作為自變量,逐步擬合多因素logistic 回歸方程,結果顯示是否有尿路侵入性操作、尿管留置天數、住院天數和患者是否有惡性腫瘤均為尿路感染發生的影響因素(均P<0.05)。沒有尿路侵入性操作對尿路有保護作用(OR=5.280,95%CI:2.654~10.505,P<0.05);留置導尿管天數≤7.0 d 的患者較更長時間者發生CAUTI 的風險更低,且天數>2.0 d 時,發生CAUTI 的風險顯著增加,但當留置導尿管天數超過1周時,該因素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即導尿管留置超過1 周后,不同的留置天數發生CAUTI 的風險差異不大。住院天數超過1 周的患者表現出更高的發生CAUTI 風險(OR=0.110,95%CI:0.034~0.357,P<0.05),患有惡性腫瘤也是婦科手術留置導尿管患者發生CAUTI的危險因素。詳見表2。

表2 3 825例婦科手術患者發生尿路感染的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2.3 CAUTI 病原學檢出情況 尿常規陽性260 例,共送檢260 份,送檢率為100.00%,檢出病原菌134 份,陽性率為51.54%。共檢出病原菌136 株,革蘭陰性菌103 株,占75.74%,革蘭陽性菌24 株,占17.65%,真菌9 株,占6.62%,其中只檢出1 種病原菌93 份、檢出2 種病原菌15 份、檢出3種或以上病原菌的樣本4份,詳見表3。

表3 CAUTI病原菌檢出情況
3.1 婦科手術患者的尿路感染狀況 留置導尿既是無菌操作,也是侵入性操作,容易引起尿路感染,所占比例超過醫院感染的40.00%[6]。有研究報道顯示華南地區尿管感染率高于華中、西北和東北地區[4]。這可能與不同地區人群的體質以及不同地區氣候、溫度、醫療環境等有關。婦科手術患者為保證安全,80.00%以上患者均需留置導尿管,因此CAUTI 的發生風險較高。CAUTI 的發生使住院時間增加,醫療費用顯著增多,給患者及家屬帶來身體與精神負擔[7]。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婦科手術患者的尿路感染發生率為1.69%,仍處于較高水平。顯示134例感染患者尿樣本中的病原菌136 株,以革蘭陰性菌為主,主要為大腸埃希菌;其次是革蘭陽性菌,主要以腸球菌屬。這與相關的文獻報道[7]結果基本統一,這提示臨床醫生重視婦科手術術后CAUTI的發生是非常必要的。通過規范留置導尿管的相關操作,嚴格執行預防措施,從而降低CAUTI 的發生率,對提高醫療質量非常有意義。
3.2 婦科住院患者術后發生CAUTI 影響因素 研究結果顯示,術后患者的導尿管留置天數、住院天數、腫瘤以及泌尿系統侵入性操作作為婦科手術患者尿路感染的獨立影響因素,將其分析原因如下。(1)住院天數: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住院天數是婦科手術患者泌尿系統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這與學者江淑芳等[8]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原因為患者在住院期間活動量減少,同時飲水量也減少,影響患者的排尿量。(2)留置導尿管天數: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導尿管留置天數是婦科手術患者泌尿系統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留置導尿管天數超過10 d 的患者中,感染病例達到34.10%,這與童巧莉和陳曉麗[9]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原因為導尿管的留置時間過長,會使尿道內的防御屏障容易被破壞,降低尿道對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而尿道口周圍的微生物可沿著導尿管外壁進入尿道,增加泌尿系統感染的風險。同時,考慮留置導尿管患者的日常護理方式也可能與CAUTI的發生有關。(3)腫瘤:本次研究發現腫瘤是患者發生泌尿系統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這與陳小燕等[10]研究結論一致,分析原因為婦科腫瘤患者的手術范圍較大,術中容易損害出入膀胱的神經,一定程度影響了患者的膀胱收縮功能,延長了導尿管的留置時間,因此增加了CAUTI 發生的風險。(4)泌尿系統侵入性操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泌尿系統其他侵入性操作是導致婦科住院患者術后泌尿系感染的獨立影響因素,這與王科等[11]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原因為侵入性操作越多,刺激患者尿道黏膜,外界細菌侵入的概率便會顯著增加,導致尿路感染的機會增加。
3.3 預防尿路感染管理啟示 根據本次研究結果分析預防婦科手術患者尿路感染得到以下啟示。(1)控制導尿管留置時間: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留置時間超過1 周將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婦科尿管留置時間超過7 d的多為婦科陰式手術或宮頸癌根治術患者,術后因需等候膀胱功能恢復,需留置尿管的時間較長,增加了患者感染的概率。因此術后如何促進膀胱功能恢復,以盡早拔除尿管,縮短尿管留置時間,顯得非常重要。如給予蔥白敷神闕穴等中醫外治法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復。(2)日常護理:本研究中,留置導尿管病例統一使用0.5%碘伏溶液每天擦洗1 次,遵循從會陰部向直腸方向擦洗的原則。恰當的日常護理包括日常觀察、評估留置導尿管的必要性、清空集尿袋等,均與降低CAUTI的風險密切相關,在相關文獻中也有具體的指導建議,后續將根據推薦意見進行進一步的研究[1]。(3)基礎疾病護理:本次研究顯示糖尿病、低蛋白血癥、貧血與婦科手術患者尿路感染發生有關,因此術前將血糖、血紅蛋白、白蛋白等異常指標控制在可適范圍內再行手術,有助于尿路感染的控制。可采用中醫辨證膳食提高營養狀態,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降低術后細菌定植風險,以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4)實施全流程標準化管理:在術后留置尿管管理流程中涉及了手術醫生、護士及家屬朋友等人員,因此,實施精益全流程管理,提高全員的預防意識,實施標準化操作,能有效降低術后導尿管相關性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