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丹,辛家亮,張晨悅,田 園
(吉林大學 管理學院,長春 130022)
經濟新常態下,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競爭的日益加劇要求管理者不斷提高管理水平,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由此管理會計成為重要抓手。財政部于2014 年10 月和2016 年6 月相繼發布了《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和《管理會計基本指引》,體現了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
吉林省也積極響應國家政策。2020 年3 月24 日,吉林省財政廳出臺了《吉林省財政廳會計處2020 年工作要點》文件。文件中指出要積極推廣《管理會計應用指引》應用,開展管理會計應用實踐,繼續抓好管理會計在吉林省的推廣應用工作,為促進單位加強管理、控制成本提供先進的運營模式和管理方法。因此,此次研究以吉林省企業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了解其管理會計工具的應用現狀,發現現行管理會計工具應用和推行存在的障礙,找出管理會計工具在企業推廣改進的方法對策,為促進管理會計的蓬勃發展提出建議。
本次研究采用線上的形式發放問卷。調查對象主要是企業中的工作人員,從事的業務職能多是公司運營、技術、財務管理方面和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企業管理會計決策的主體。本次調查累計收到109份,有效問卷106份,有效率為97.24%。
在被調查的企業中,有59.62%的企業使用過管理會計工具,然而,仍有40.38%的被調查企業未曾使用管理會計工具。使用過管理會計工具的企業接近60%,占所有被調查企業的一半以上。有大約42%的企業選擇整合使用多種管理會計工具,有32%的被調查企業同時使用多種管理會計工具,但是在使用過程中不進行管理會計工具的整合,剩下大約四分之一的企業只是單一使用一種管理會計工具。不同企業在使用單一管理會計工具還是多種管理會計工具的選擇上存在明顯的差異。
對已應用管理會計工具的企業選擇使用的原因進行了調研。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人才能夠支持”,其次是“管理控制系統的協調運轉”和“質量控制需要”,較不重要的原因是“競爭對手在做”和“外部監管壓力”。以上結果說明,企業選擇使用管理會計工具還是從自身出發,為了企業進一步地發展,雖然也有一定的外部因素,比如監管壓力、競爭壓力等,但都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對公司未使用管理會計工具的原因進行了調查后,有近六成被調查者認為缺少高層推動和缺少專業性的指導是最主要原因。其次,管理會計工具含義尚不清楚、管理會計人才缺失也是管理會計工具難以推進的原因。同時,企業難以推行的原因也包括部門間協調困難等。
針對管理會計工具的應用特點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表明,企業管理會計工具的應用主要是由會計部門和會計人員負責實施,約17%的企業有專門的管理會計工具實施機構,只有不到20%的企業有外部專家指導。同時,管理會計工具的直接引進以及與自創工具的結合存在不足,有約42%的企業選擇直接引進與內部自創工具相結合。其次,有29%的企業是由主要領導親自實施的,體現出企業對管理會計工具應用的重視。
針對管理會計工具應用存在的主要障礙進行調查發現:缺少專業指導在所有問題中最嚴重,部門間協調困難次之;基于管理會計工具的情境特征,管理會計工具含義模糊和企業文化差異也是比較重要的障礙。
在調查公司是否有專門從事管理會計工作的人員后發現,有68.75%的企業有專門從事管理會計工作的人員。可以看出,大多數企業都意識到了管理會計的重要性,并設置了專門的崗位。但有超過50%的企業認為管理會計人員對管理會計知識的掌握程度一般甚至覺得不好。
對不同層次的管理者對于管理會計工具的應用障礙的認知情況進行分析,調查結果如表1 所示。各層次管理者一致認為企業文化差異、部門間協調困難和缺少專業性指導是管理會計工具的應用障礙之一。

(1)傳統“記賬”觀念根深蒂固。管理會計工具的實施需要相應的組織架構、管理制度以及基礎設施的配合。高管對財務信息的需求與重視并未在財會部門的職能與地位上體現出來,高管對管理會計認識的缺位將直接導致管理會計需求不足。
(2)管理會計屬于交叉學科自身難度大。管理會計是管理學與會計學的融合,具有交叉學科的特點,因此對于絕大多數財務會計單一知識背景的現有財會人員來說,知識的掌握上難度大。另外,缺乏可以廣泛借鑒的操作性經驗,這是管理會計在財務管理體系無法充分發揮出主體地位的原因之一。
(3)管理會計工具應用的內外驅動不足。調查結果顯示,多數企業應用管理會計工具受業務的單一驅動,但在多重驅動中,管理會計工具的應用多受業務驅動和創新驅動,而領導驅動和政策驅動不足。在管理會計工具應用的驅動部門方面,主要驅動部門是財務部,驅動力較為單一,從而不利于管理會計工具在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推進。
(4)缺乏管理會計工具整合的有效性。由于缺乏對這些工具之間的差異性和互補性的深入了解,企業在實際情況下應用這些工具時,不了解這些管理會計工具發揮作用的區域既有交叉又有重合,導致功能重復或功能缺失。
一方面,企業可以與科研院校或高校合作,高校選擇性地開設管理會計專業或者針對財會專業的學生開設管理會計相關課程,培養學生的基礎能力。另一方面,企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開展管理會計培訓工作,并在培訓中借鑒國外管理會計應用的成功案例,逐步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能力,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管理會計人才隊伍。
企業應當深入分析管理會計的理論基礎和相關要求和市場中管理會計的發展趨勢,使企業管理層人員能夠認識到管理會計應用的重要性。第一,企業管理層人員要加強對管理會計的重視,從而帶動所有員工參與管理會計工作。第二,企業管理層人員在落實管理會計工作過程中,要深入研究管理會計的職能以及其作用優勢。
國內企業在引進管理會計理論之后,需要結合國情和政策對管理會計理論進行改進優化,立足基本國情,構建特色管理會計工具體系,確保管理會計體系能夠符合國內企業需求。而且企業在應用管理會計理論開展具體工作時,可以將理論充分運用到實際。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如云計算、大數據等被各個企業運用在經營管理中,全面提升了企業的管理效率和質量,加快了企業的轉型和升級,所以企業在應用管理會計工具過程中應當重視管理會計工具的創新與改革,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加強內部信息化建設,加快管理會計工具獲取企業經營數據的速度。
本文立足于管理會計工具在吉林省的實際應用現狀,深入研究管理會計工具在應用中存在的障礙,并針對現有障礙分析原因,提出可行性的建議優化管理會計工具的應用。
調查發現,人才能夠支持、管理控制系統的協調運轉以及質量控制需要是企業選擇使用管理會計工具的主要原因。盡管不同企業在使用單一管理會計工具還是多種管理會計工具的選擇上存在明顯的差異,但整合使用多種管理會計工具才是未來管理會計工具使用的發展趨勢。企業未使用管理會計工具的主要原因是缺少高層推動和專業性的指導、管理會計人才缺失、部門間協調困難。
管理會計工具的主要應用障礙在于,缺少專業指導在所有障礙和部門間協調困難。對管理會計工具應用障礙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傳統“記賬”觀念根深蒂固,管理會計學習難度大,管理會計工具應用的內外驅動不足等等都是管理會計工具應用障礙產生的原因。
因此,未來政府和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有針對性地優化管理會計工具的應用。第一,加快管理會計職業化建設以培養高素質管理會計人才隊伍。第二,完善管理會計工具應用基礎環境。第三,加強管理會計理論與實際的聯系。第四,推進管理會計工具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