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雅俊
(珠海市婦幼保健院麻醉科,廣東 珠海 519001)
腹股溝疝是普外科常見病癥,一般首選手術治療,且隨著當前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腹腔鏡疝囊高位結扎術得到廣泛應用,對于小兒腹股溝疝選擇小兒腹腔鏡疝囊高位結扎術進行治療,可促進患兒盡快康復,改善患兒預后,但受患兒年齡制約,對麻醉缺乏較高的耐受性[1]。丙泊酚為臨床上常用麻醉藥物,其屬于一種新型快速、短效的靜脈麻醉藥,但小兒腹腔鏡右側疝囊高位結扎術中需要一定的麻醉深度,丙泊酚在麻醉誘導期間可能出現局部疼痛,患兒不耐受,影響效果[2]。七氟醚通過面罩吸入氣體的方式維持麻醉,患兒比較容易接受,較為安靜,且患兒呼吸道分泌物較少,其具有術后蘇醒較快,安全性較高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兒科外科手術中;瑞芬太尼為臨床常用鎮痛藥物,其療效確切、藥效強、起效迅速、劑量小、容易控制,安全可靠[3]。本研究旨在探討小兒腹腔鏡右側疝囊高位結扎術中應用七氟醚聯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珠海市婦幼保健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受腹腔鏡下右側疝囊高位結扎術治療的腹股溝疝患兒5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5例。對照組中男患兒19例,女患兒6例;年齡7 個月 ~12 歲,平均(6.61±2.80)歲;插管時間 6~19 s,平均(12.28±1.34) s。研究組中男患兒19例,女患兒6例;年齡7個月 ~11歲,平均(5.81±2.02)歲;氣管插管時間5~17 s,平均(12.31±1.28) s。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組間可進行對比。納入標準:符合《小兒腹股溝斜疝的診斷與治療體會》[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符合手術體征者;單側腹股溝斜疝者;心、肝、腎等重要器官不存在病變者等。排除標準:術前2周使用過影響凝血功能、血小板和纖溶系統藥物者;凝血功能存在異常者;伴有精神性疾病者;對所用麻醉藥物過敏者等。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且患兒法定監護人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麻醉方法
1.2.1 麻醉誘導 入室前30 min,以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河南潤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0324,規格:1 mL∶0.5 mg)0.01 mg/kg體質量肌肉注射。入室后,對患兒的血氧飽和度(SpO2)、呼吸頻率(RR)、心率(HR)、平均動脈壓(MAP)、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PETCO2)進行監測。麻醉誘導選擇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4171,規格:1 mL∶50 μg)2 μg/kg體質量,丙泊酚中 /長鏈脂肪乳注射液(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為H20133248,規格:20 mL∶200 mg)3 mg/kg體質量,注射用苯磺順阿曲庫銨[上藥東英(江蘇)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927,規格:5 mg]0.15 mg/kg體質量,依次靜推,面罩加壓給氧1 min后進行氣管插管。在機械通氣的過程中維持RR為16~20次/min,PETCO2為35~40 mmHg(1 mmHg=0.133 kPa),且不在圍麻醉期追加注射用苯磺順阿曲庫銨。
1.2.2 麻醉維持 對照組患兒按照6~10 mg/kg體質量持續靜注丙泊酚,研究組患兒選擇吸入用七氟烷(上海恒瑞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0172,規格:120 mL/瓶)按照2.0~3.5 MAC/h持續吸入,手術結束前的15 min七氟醚或丙泊酚麻醉藥物的用量應適當減少,手術完成前5 min,適當增大通氣量,以期快速排出患兒體內和呼吸回路中的七氟烷。兩組患兒入睡后均置入喉罩,選擇正壓間歇通氣的方法,控制潮氣量(VT)為10 mL/kg體質量,RR為18~24 次 /min,PETCO2為 27~38 mmHg。兩組患兒手術過程中均選擇瑞芬太尼持續輸注鎮痛,控制其輸入劑量為0.1~0.2 μg/(kg·min)。手術結束待患兒能自主呼吸后,對其采用輔助呼吸。如果患兒的VT達到8 mL/kg體質量,且SpO2超過96%,對喉罩不耐受時應摘除喉罩,等患兒完全蘇醒。
1.3 觀察指標 ①對兩組患兒蘇醒期躁動情況進行評分,患兒睡覺,對呼喚無反應評定為0分;患兒清醒比較安靜評定為1分;患兒哭鬧需安撫評定為2分;患兒煩躁不安、哭鬧嚴重,不能安撫評定為3分;患兒煩躁,需強行進行按壓才能控制評定為4分;0分表示患兒鎮靜或處于麻醉狀態,1分表示患兒處于清醒狀態,2~4分表示患兒處于焦躁狀態[5]。統計兩組患兒躁動發生情況與躁動時間>15 min的患兒占比。②血流動力學。用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檢測兩組患兒入室時(T0)、氣腹建立時(T1)、氣腹建立10 min后(T2)、術畢放氣(T3)、放氣后5 min(T4)時的RR、HR、MAP、PETCO2指標水平。③比較兩組患兒家屬滿意度,根據自制滿意度量表評分,主要分為非常滿意(81~100分)、滿意(60~80分)和不滿意(60分以下)等標準。④比較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包括呼吸抑制、惡心嘔吐等癥狀。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表示,行χ2檢驗。以P<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蘇醒期的躁動情況 研究組患兒蘇醒期躁動評分及躁動發生率、躁動時間>15 min的患兒比例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蘇醒躁動情況比較
2.2 血流動力學 T0~T4對照組患兒 RR、HR、MAP、PETCO2指標水平波動較大,而研究組患兒RR、HR、MAP、PETCO2指標水平波動較小;T1~T3時研究組患兒RR、HR、MAP、PETCO2指標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0.05);T4時兩組上述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兒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s)
注:與 T0時比,*P < 0.05;與 T1時比,#P < 0.05;與 T2時比,△P < 0.05;與 T3時比,▲P < 0.05。RR:呼吸頻率;HR:心率;MAP:平均動脈壓;PETCO2: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1 mmHg=0.133 kPa。
組別 例數RR(次/min)T0 T1 T2 T3 T4對照組 25 22.95±2.03 21.62±1.71* 25.36±2.45*# 22.46±1.78△ 20.49±1.16*#△▲研究組 25 23.43±2.18 20.42±1.37* 23.08±1.83# 20.51±1.16*△ 21.05±1.08*△t值 0.806 2.738 3.728 4.589 1.76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HR(次/min)T0 T1 T2 T3 T4對照組 25 116.86±13.92 105.83±6.38* 110.46±6.78*# 108.25±8.67*# 98.80±5.20*#△▲研究組 25 122.04±7.61 98.43±8.68* 102.38±5.35*# 98.86±5.42*△ 99.25±5.33*△t值 1.633 3.435 4.678 4.592 0.30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MAP(mmHg)T0 T1 T2 T3 T4對照組 25 86.40±5.93 76.87±3.46* 79.88±6.06*# 76.91±4.42*△ 72.98±3.30*#△▲研究組 25 87.15±5.26 73.91±3.16* 70.23±5.08*# 73.64±3.19*△ 73.68±4.09*△t值 0.473 3.158 6.102 2.999 0.66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PETCO2(mmHg)T0 T1 T2 T3 T4對照組 25 45.40±6.91 63.00±7.90* 65.95±9.02*# 55.60±10.00*#△ 47.71±7.92#△▲研究組 25 45.92±7.23 52.42±8.31* 55.20±10.15*# 47.02±7.81#△ 46.82±7.41#△t值 0.260 4.614 3.958 3.381 0.410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3 患兒家屬的滿意度 兩組患兒家屬總滿意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家屬滿意度比較[例(%)]
2.4 不良反應 麻醉后對照組患兒發生呼吸抑制1例,惡心嘔吐1例,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8.00%(2/25);研究組患兒未發生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0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 0.521,P> 0.05)。
小兒麻醉過程中對麻醉深度和麻醉質量要求較高,既需要保證患兒的麻醉深度,還要保障患兒在預定時間內蘇醒,為患兒提供安全保障,因此應非常重視麻醉藥物的選擇,合理選擇麻醉藥物和控制藥物濃度對小兒麻醉有重要的意義。
丙泊酚是通過靜脈給藥,可快速起效,持續時間也較短,而且還能發揮有效的鎮靜、催眠作用,但該藥物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交感神經,使患兒的HR減慢,血壓降低。丙泊酚主要是通過肝、腎進行代謝,因為小兒的肝腎功能發育都不完善,所以麻醉程度較深,對其術后恢復不利[6]。七氟醚是一種帶有香味無色的新型吸入麻醉藥物,沒有刺激性,可快速進行麻醉誘導和蘇醒,且呼吸道也不會因此而產生刺激,并且其不會通過肝腎進行代謝,更加適用于小兒麻醉;同時七氟醚屬于一種鹵素類的吸入麻醉藥,可快速起效,并且能較快恢復,可快速實現麻醉誘導和維持,極易調節,在當前小兒吸入麻醉中效果突出[7]。瑞芬太尼作為一種μ型阿片受體激動劑,服用后可快速達到血 -?腦平衡的作用,鎮痛作用較強,且能較快地在組織和血液中被水解,不會導致藥物在機體內產生蓄積,術后患兒可快速恢復自主呼吸[8-9]。本研究中,研究組患兒蘇醒期躁動評分、躁動發生率、躁動時間>15 min的比例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患兒家屬滿意度與術后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提示小兒腹腔鏡右側疝囊高位結扎術中選擇七氟醚聯合瑞芬太尼吸入麻醉方法可合理加深麻醉深度,有效降低小兒全麻蘇醒期躁動發生率,患兒家屬也比較滿意,預后效果較好。
麻醉維持階段,由于麻醉藥物的用量較大且受術中持續麻醉的影響,對患兒的呼吸形成抑制,而七氟醚只有0.63的血氣分配系數,能夠有效抑制氣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應激反應,減少氣管插管引起的HR增加過快,穩定血流動力學水平[10]。本研究中,T1~T3時研究組患兒血流動力學指標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小兒腹腔鏡右側疝囊高位結扎術中選擇七氟醚聯合瑞芬太尼吸入麻醉方法可合理加深麻醉深度,同時有效穩定血流動力學水平。麻醉過程中需注意,瑞芬太尼的不良反應和鎮痛作用會隨著劑量的增加而使患兒出現依賴性,因為患兒的個體差異不同,所以臨床在應用時應根據手術的刺激程度和患兒的實際情況對輸注的速度做出合理的調整。
綜上,小兒腹腔鏡右側疝囊高位結扎術中選擇七氟醚聯合瑞芬太尼吸入麻醉方法可合理加深麻醉深度,同時有效穩定血流動力學水平,降低小兒全麻蘇醒期躁動發生率,患兒家屬也比較滿意,預后效果較好,促進患兒較快恢復,可在臨床手術麻醉中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