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學會/供稿
扎根遼西北致力礦山安全的優秀科技工作者周西華教授
周西華,男,1968年7月出生于安徽淮北,教授,博士生導師。1992年畢業于阜新礦業學院(現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礦山通風與安全專業,留校任教。現任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29年來,他熱愛教育事業,立德樹人,言傳身教;他刻苦鉆研業務,潛心研究礦山災害環保治理新技術;他深入礦山井下,堅守安全防線,解決安全難題;他以身正己,率先垂范,高質量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100余人;他誠實正直一身正氣,為師生創造公平公正的教學科研環境;他待學生如親人,用愛心為學生排憂解難,資助貧困生完成學業……他用點滴平凡事,書寫著煤炭艱苦專業科技教育者甘為人梯的“不平凡”。
他曾獲最美煤炭科技工作者,煤炭行業優秀科技人才,遼寧省優秀教師、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第四批“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阜新市五一勞動獎章、杰出科技工作者,葫蘆島市“愛國情 奮斗者——市優秀人才典型”,校師德標兵、教學名師、先進科技管理工作者、立德樹人先進典范等榮譽。獲省部級科技獎勵16項,省部級教學一等獎3項。多次被省、部、市、校各級電視臺、新聞、網站、報紙等媒體報道。
周西華在井下一線
新技術、新成果進課堂
作為學院書記,周西華帶領全院師生加強政治學習,思想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是黨員,信仰堅定,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他是教師,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他是書記,帶頭堅定“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他是模范,以身作則,堅持公平公正,弘揚社會正能量。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他29年如一日,站好三尺講臺,引導學生做人、成才。履行教師“傳道、授業、解惑”職責,做傳授知識的“業師”、啟迪思想的“人師”。在為人上,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培養家國情懷,奉獻祖國和人民;在專業上,他以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的安全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學好安全知識、守好安全職責;在為學上,他以嚴謹作風熏陶、帶動學生,引導學生勇于創新。
多年來,周西華堅持將思政融入課堂、科研融入教學,創設了最新科研成果、實驗、實踐、案例等相結合的研討式教學模式,建立了師生平等對話與互動合作的教學“雙主體”關系,教學效果顯著。獲遼寧省教學成果一等獎,遼寧省一流課程1門。他每年給學生上黨課、作學術報告8次以上。加強學生身體鍛煉,帶領學生實施晨跑·晨讀工程。獲校師德標兵、教學名師、教學先進個人、“三育人”先進個人。
?周西華(中)在灌注二氧化碳防滅火實驗現場
自主研發火災爆炸實驗裝置?
周西華在任學院書記后,努力為學院師生創造公平公正的環境,切實為每位教師著想,改善師生的辦公學習條件。制定政策規定前,他會先廣泛征求師生意見,確保公布后所有人都能嚴格執行。他投入科研經費100余萬元,自主研發實驗裝備8臺套,同時將所有實驗儀器設備重新維修并向全體教師開放。
他主持參加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及省部級項目16項,企業項目60余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6項。發表論文126篇,發明專利5項。
他每年有3~4個月在煤礦現場,深入遼寧、山西、內蒙、新疆等礦區井下一線,解決了煤礦瓦斯、火災等重大難題多項,保障了安全生產。
1.開展礦山多災害耦合低碳治理新技術研究。2010年來他創新研究液態CO2低碳環保治理災害新技術,形成了液態二氧化碳增抽瓦斯、降溫、惰化火區防爆及封存等一體化災害治理與環保減排相結合的新理論技術體系,有力支持了國家的“雙碳”戰略。
2.加強科研團隊和實驗室建設。2020年周西華獲批遼寧省“礦山耦合災害防控理論與技術”創新團隊。他帶領學院組建6個研究團隊,鼓勵年輕教師加入科研團隊。他帶領國家重點實驗室(與沈陽院合作)、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學科、國家一流專業、省一流學科、省創新團隊建設。
3.在國內多個學術機構任職,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在煤礦瓦斯治理與利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煤炭工業技術委員會、中國煤炭工業安全科學技術學會的瓦斯、火災、降溫委員會等10個學術組織任委員。
4.作為安全生產專家,為煤礦安全保駕護航。他先后4次參加特別重大事故國務院事故調查組,工作上科學嚴謹、實事求是,高質量地完成事故調查工作。多次參加遼寧、吉林的省煤礦安全體檢工作。
5.作為行業帶頭人,積極服務地方經濟建設。負責遼寧省安全技術與裝備產業校企聯盟;聯合帶領遼寧企業走出遼寧,到山西省承擔重大項目3項;作為遼寧省、吉林省安全生產專家及遼寧省鋼鐵產業產學研創新聯盟專家,為遼寧省44個縣區市安全副縣長、應急局長進行安全培訓。
周西華主持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除了科研,周西華還分管研究生工作,為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他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嚴格限制導師招收研究生的數量,積極開展導師培訓,從研究生招生、過程培養、論文外審、答辯等研究生培養的全過程,嚴格把關。執行制度嚴格公平、過程民主、結果公開。多年來,學院研究生論文抽查合格率一直為100%。
他對研究生實行刷臉指紋簽到考核制,按照出勤、科研貢獻、研究成果、日常工作等量化發放補助,定期進行研究生學術交流與研討。他培養的研究生成果多、質量高,榮獲校首屆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先進典范。
此外,周西華還到德國、越南等國訪學、講學,與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等國高校合作,他是學校2021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框架下中外導師聯合培養研究生的5位博士導師之一。
他組織召開“第四屆國際礦山安全學術研討會”“礦井通風與熱害防治國際學術會議”,主持第十一屆國際礦山通風大會分會、第31屆全國安全工程專業學術年會等國際、國內會議,加強了中外交流合作,擴大了國際影響。
周西華(一排中)和他的創新團隊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他以身作則,嚴格要求學生。課堂上注重講解思路和方法,啟發引導學生,把課程內容講明白、講透徹、講深刻,加強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應用,不要求學生死背硬記、從不劃考試范圍。讓最新科研成果和現場案例進課堂,效果良好。實施卓越計劃,因材施教,實行個性化培養,組建導師組,實行導師制,讓學生參與科研,培養創新思想和研究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他聯系企業實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爭取“鑫豐”等社會獎學金。他發動全院教師,聯系企業,為學生就業提供機會,學生就業率和就業層次一直很高,60%以上到全國500強企業就業,30%考取研究生。
他待學生如親人。通風94級畢業20年座談會上,他的學生蔣中林發言時特意找到他,給他深深鞠一躬,感謝周老師在其上學期間的無私資助,助其完成學業。學生畢業后,現場遇到難題,打電話向他請教,他都耐心詳盡講解,幫忙制定解決方案。他積極為貧困學生捐資助學,為特殊困難學生排憂解難。對學困生實施建檔立卡制度,有目標地專人幫扶。針對大一新生數學英語差的現象,組織老師晚自習進行有針對性地輔導,提高學習效果。他從教近三十年,遇到過學生患腦瘤、突發胃穿孔、患白血病等情況,他都積極墊付醫療費,聯系報社、發動網絡捐款等,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先后資助十余名困難生和生病學生十多萬元。
他常說,老師最大的財富就是學生,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是老師最大的快樂。老師永遠是學生的堅強后盾。
周西華(右一)主持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工作以來,周西華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2019年由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承辦的第31屆全國安全工程學術年會中的大學生創新實踐作品大賽在葫蘆島市開賽,大賽邀請了全國200多名專家學者和學生參加。會議報到的當天,他的岳父突發疾病去世,他忍住悲痛,一直堅持到第二天晚上會議結束,他才返回阜新處理岳父的后事。
29年來,周西華在教育這片沃野上耕耘不輟,努力踐行著“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標準,用實際行動“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春風桃李,丹心如故。這就是他——周西華,對教育事業絕對忠誠的優秀黨員,對學生有著深厚情懷、潛心安全研究的優秀教師,對安全科技傾盡全部精力,致力于國家煤炭安全發展的最美科技工作者。
周西華(右二)參加遼寧省高等學校一流學科建設工作匯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