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文,薛 峰,洪浚娜,曾俊杰
(1 東莞市東南部中心醫院急診科 廣東 東莞 523728)
(2 東莞市東南部中心醫院內一區 廣東 東莞 523728)
(3 東莞市東南部中心醫院心血管中心 廣東 東莞 523728)
STEMI 被稱為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因冠狀動脈上不穩定的斑塊出現破裂、糜爛、內皮受損等情況誘發的血栓出現,致使冠狀動脈急性、連續、閉塞完全,血液供應突然降低或者中斷,從而誘發心肌細胞缺血、受損與壞死的臨床綜合征[1]。該疾病具有發病急、病情發展迅速等特點,責任醫生可搶救時間較短,患者的病死率極高。針對該疾病的治療,常采用PIC(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屬于目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療的理想方式,此方式具有時間依賴性的特點,病變血管開通速度越快,治療效果更佳理想[2]。但若進行急診介入治療推遲時長越久,患者的病死率增高7%。美國心臟病學會表明,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從入院接受治療到球囊擴張時長盡量把時間控制在1.5 h 之內[3]。因我國與其有較大的差別,需要創建合理、高效、迅速的治療通道,以此來減短患者再灌注時長。胸痛中心是利用多個治療團隊協作在有限的時間縮短患者胸痛確診時長及再灌注時長,以此提高患者的存活率[4]。鑒于此,本文就我院特定時間接受診療的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開展研究,詳細內容如下。
把2019 年1 月—2021 年6 月我院就診的48例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進行研究,按照就診的先后順序進行分組,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參照組,每組各24例。參照組中男女比例為13:11;年齡30~74 歲,平均年齡(54.32±13.14)歲。觀察組中男女比例為14:10;年齡32~78 歲,平均年齡(54.56±13.27)歲。全部患者一般年齡、性別、病例信息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選入標準:①經過各項檢查后,確認為STEMI 患者;②自愿加入研究,并簽署同意書;③具有心絞痛情況;④胸痛小于10 h;⑤撥打了120 急救電話;⑥無藥物過敏情況。排除標準:①中途退出;②藥物過敏;③嚴重肝腎等功能障礙;④妊娠期婦女。
1.2.1 參照組 參照組患者選擇常規的急診救治方式?;颊呷朐汉笙冗M行掛號,依照“三區四級”的標準去相應的診室進行就診。除需要搶救患者外,責任醫生按照常規的就診順序進行看診、了解患者病情、心電圖檢查等,確定患者患有STEMI 后,馬上聯系心內科醫師看診,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看是否需要急診PIC[5]。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選擇急診救治流程。(1)對醫院所有人員及相關科室進行培訓、演習,規范急性胸痛看診、治療的整體環節,優先搶救急性胸痛患者,可實行先搶救后收費的方式。(2)創建胸痛急診群,便于來院治療或者撥打急求電話的胸痛患者,首次醫療接觸9 min 內得到檢查報告,確認患者為STEMI 后,馬上佩戴上標記環,以此表示該患者的特殊性,及時給予患者“一包藥”、做好術前溝通等環節[6]。(3)定時召開1 月1~2 次病例探討會,其包含質量管理團隊、急性心肌梗死治療團隊及相應的輔助團隊,對救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解決,優化整個急診救治過程,并將討論的結果及患者病情發展的趨勢報告給相關部門[7]。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住院時長、射血分數、D-to-B 情況,急救處理情況。(1)并發癥,其包含心房顫動、心力衰竭、惡性心率失常。(2)D-to-B 情況,根據D-to-B 情況(進門到球囊擴張的時長)對搶救人員向患者進行搶救過程進行評估,搶救時長越短,患者的存活率越高。(3)急救處理情況,其包括心電圖時長達標、肌鈣蛋白報道時長達標、D2B 時長達標、FMC-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時長達標。
采用SPSS 21.0 統計分析軟件,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救治后,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顯著少于參照組,但差異尚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比較[n(%)]
救治后,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長、射血分數、D-to-B 情況均優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長、射血分數、D-to-B 情況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長、射血分數、D-to-B 情況比較()
救治后,觀察組患者的急救處理情況優于參照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急救處理情況比較[n=24]
冠狀動脈閉塞時間長達25 min 以上,少量的心肌會呈現壞死的情況,隨著時間的快速流逝其壞死的范圍會不斷擴大,死亡的概率會逐漸上升。為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需快速疏通梗死的冠狀動脈,確保心肌血流供應正常[8]。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顯著少于參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長、射血分數、D-to-B 情況顯著優于參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的急救處理情況優于參照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對醫院所有人員及相關科室進行演習,有利于增強醫護人員對操作流程的熟練度,縮短處理流程的時間,盡可能減少進門到球囊擴張的時長,便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9]。通過創建胸痛急診群,有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根據其實際病情進行相應的救治措施,提高急診隊伍的工作效率,提升救治效果。通過定時開病例探討會,有利于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開展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同時,針對救治流程存在的問題進行相應的解決,便于優化整個急診救治流程,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
綜上所述,對STEMI 患者運用急診救治流程的醫治方式,有利于縮短再灌注時長,減少患者的死亡情況,提高救治效果,值得在臨床廣泛應用,但本次例數較少,仍需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