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春,何玉珍,陳 雅,陳 然
(粵北人民醫院婦科 廣東 韶關 512000)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對健康的需求逐漸提高,很多醫院都在不斷發展擴大,對醫療衛生的人才需求不斷增加。護理是醫療行為的重要組成部分,護士因素在醫療風險控制中起到關鍵性作用[1]。隨著醫院的快速發展,為儲備護理力量,滿足臨床需求,新招大批新入職護士,新入職護士由于臨床經驗缺乏,工作能力不足,對醫院的流程和制度不熟悉,給臨床護理安全帶來潛在風險[2],因此做好對新入職護士的帶教及培訓變得尤為重要。本研究旨在評估教育護士角色在新入職護士帶教培訓中相對于常規帶教的優勢,對醫院發展教育護士這一角色在帶教培訓中的優勢提供支持依據。
選取2020 年粵北人民醫院新入職的80 名護士,所有選擇的新入職護士均為應屆畢業生。年齡20~25 歲,其中12 名為本科畢業生,68 名為大專畢業生。所有新入職的護士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 名,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新入職護士分組后在臨床科室選擇各自團隊的帶教老師,試驗組由教育護士團隊老師帶教,對照組由常規護士團隊老師帶教,每個團隊設1 名組長作為總帶教老師。所有新入職護士均采用一對一帶教,帶教內容為醫院要求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基礎理論知識、臨床技能操作以及醫院工作流程及制度。各帶教組均需各自按時按量完成醫院大綱要求的項目,包括入科宣教、科室工作流程學習、臨床主要疾病基本診療及護理基礎知識、疑難病例討論、操作培訓以及定期的集中學習。對照組應用常規護士老師帶教模式,新入職護士按帶教老師排班上班,由負責的帶教老師就相關知識及操作技能進行帶教,臨床中教學,由常規團隊中總帶教老師定期組織完成醫院要求的相關任務。試驗組由教育護士團隊采用新穎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帶教培訓,主要內容如下:(1)培訓前準備:先由總帶教老師組織召開新入職護士培訓會議,評估被帶教學員的現狀及學習需求目標,再根據各臨床??铺厣贫ㄏ鄳o理教學培訓計劃。(2)培訓過程:新入職護士跟從帶教老師在臨床實地學習。老師采取多種教學培訓方法組織培訓,如:①多媒體理論教學:通過PPT、視頻、圖片等形式進行某種疾病的相關知識講解,簡單形象,讓新入職護士更容易理解;②情景模擬教學:選擇專科某一應急場景作為情景演練內容,內容涉及病情評估、安全管理、應急能力、團隊合作、??浦R,專業技能等,通過扮演不同醫療角色提升新入職及輪轉護士護理技巧及應急能力;③案例教學:針對常見或特殊疾病、疑難病癥等選擇相應的臨床病例,進行案例分析,組織討論等,并讓每為培訓學員闡述自己對病例處理措施等方面的想法,由帶教老師引導討論方向。并對每位護士的觀點進行總結和評價。④翻轉課堂: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將正常的課堂作為學生消化新知識的場所,課堂之外作為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空間,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引導學生思考。
兩組新入職護士分別帶教6 月后以醫院統一組織的夜班準入考試為觀察終點,觀察指標包括夜班準入考試成績及滿意度調查問卷,夜班準入考試包括理論考試及操作考試(理論考試為醫院統一試卷,操作考試由醫院組織統一考官,滿分各100 分),理論考試成績與操作考試成績均80 分以上者(含80 分)為通過夜班準入考試。滿意度調查包括患者、醫生對新入職護士滿意度以及新入職護士對帶教老師滿意度,(由護理部組織人員采用不記名方式對受調查者發放調查問卷,滿意度滿分100 分)。
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夜班準入成績考試結果顯示,試驗組的新入職護士理論考試成績及操作考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組新入職護士,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1)。夜班準入考試的通過率試驗組為全部通過,通過率100.00%,對照組有2 名沒有通過,通過率95.00%(P>0.05)。見表1。

表1 兩組新入職護士的考試成績結果對比
滿意度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試驗組的新入職護士其患者滿意度及醫生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新入職護士,試驗組新入職護士對帶教老師的滿意度也顯著高于對照組新入職護士,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2。
表2 兩組新入職護士的滿意度調查表結果對比(,分)

表2 兩組新入職護士的滿意度調查表結果對比(,分)
護士作為醫療行為的重要部分,其專業技術水平將會直接影響護理效果,影響醫療結局,護士也是醫療行為中最長時間面對患者的群體,其好壞直接影響患者的醫療體驗。醫院的發展需要不斷引進護理人才,增加人才儲備,但新入職的護士需要規范有效的帶教及培訓,才能更好更快的適應臨床工作,降低臨床醫療風險的發生。新入職護士進入到臨床護理工作后,帶教老師往往都需要進行一對一的理論、操作、流程規范以及溝通能力等的指導和教育。帶教老師的自身能力、專業水平、師德師風以及帶教方法將會直接影響新入職護士的學習效果,因此,選好帶教老師十分重要。常規的帶教及培訓老師多為高年資護士,學歷層次多元化并偏低,大多未經過統一的教育教學規范培訓,帶教缺乏系統性且水平不一[3],一般帶教及培訓只是將自己的理論知識及臨床經驗機械的灌注給新入職護士,甚至有些帶教老師只是讓新入職護士協助其完成臨床工作,機械的完成其交代的臨床工作,減輕其工作負擔,不能很好的調動新入職護士的學習樂趣及積極性,使其知識掌握的不夠扎實,不能獨立思考問題,甚至有逆反心理。針對這種問題,現在很多研究者以及醫院都在開拓的新的方法,來有效的培訓新入職護士的臨床能力,很多醫院設置教育護士崗位對新入職護士進行培訓,據報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4]。教育護士是醫院設置的一種崗位,或者說是一種醫院師資人才庫,平時正常的參與臨床的工作,有教學任務時在培訓教學中擔任重要的角色,他們自身需進行系統的教學培訓,并前往國內著名的教學醫院進行進修學習交流,掌握多種教學方式方法,可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帶教培訓,如翻轉課堂,PBL 教學,全景式教學等[5-7],大大提高了新入職護士的學習積極性及學習樂趣。教育護士不僅負責臨床的知識業務帶教,更注重人文關懷教育,可以給患者帶去更好的服務體驗,與同事融洽的相處,所以教育護士團隊帶教的新入職護士患者滿意度、醫生滿意度以及新入職護士對自己帶教老師的滿意度均優于常規護士帶教。
綜上所述,教育護士角色的設立,可作為帶教培訓新入職護士的有效方法,作為一種維持與拓展護士能力、提升護士素質的重要途徑,為醫院新入職護士提升業務水平提供有力保障,其也可拓展到平時的實習生帶教,低年資護士的培訓,增加醫院的護理技術軟實力,為維護和增進國民健康提供護理人才保障[8]。